分享

"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为啥农户把田地免费给人耕种?

 乡居小菜 2020-12-31

田地是农村里人们种植各种作物的土地,可以产稻米、玉米、蔬菜等各种农产品可以吃、卖,而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部分人外出打工个几年攒些钱买车、建房子、供孩子读书等,这在农村很常见,而出去打工,土地没人种植了,不舍得把田地丟荒的农户就算不要租金也把土地免费给村里人或者亲戚种植;俗语有云“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那既然这样,土地丟荒几年再重新去耕种不行吗,为什么要免费给别人种植呢?下面来说几点:

  

一、理解“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的意思

肥田、瘦田是对农田肥沃情况的一种描述,而能够称得上是肥田的田地,不单是因为土壤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丰富、肥力相对好,而且土壤的松软透气保肥保水度等多方面的土壤特性也相对好;农田之所以成为肥田,除了本身土质影响,农户每年的种植施肥管理影响也很大,常施腐熟的家禽牲畜粪肥、草木灰、腐叶土等农家肥,土壤腐殖质多、土质变好、土层松软深厚,就算比较长时间不耕土,土壤还是比较松软,而且土质变好之后,土壤本身保肥保水性能好,不耕种期间,肥力流失下降偏慢,有“肥田三年不瘦”的说法不奇怪,虽然稍夸张点。

"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为啥农户把田地免费给人耕种?

  

至于瘦田的话,土壤本身不够好, 而施肥养地又不是短时间内一两年、两三年可以完成的,即“瘦田三年不肥”,而是靠长时间的坚持,农田土壤才会渐渐变好,若不坚持好好施肥养地,土壤比较缺少肥力,而且土层薄、肥、水容易流失减少,平时耕种上更要加强施肥、松土培土、灌水排水等管理管理,农作物才生长更好;稍长时间不耕种,土层容易变实、板结、干燥,土层肥力差,跟野外荒地没多大差别。

当然了,“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只是比较相对的说法,随着外界各方面环境的影响,长时间不耕种、丟荒对肥田、瘦田都是不利的,下面接着说。

  

二、农村的田地丟荒后经历了什么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注意过农村丟荒的田地没有?乡居小菜生活在农村,没少见到;丟荒后的田地没人管,长杂草、杂树很正常,而本身杂草杂树生长也需要水分养分,土壤肥力被逐渐消耗掉,肥田也不例外,只不过相对来说,流失得慢一些罢了;此外,杂草杂树随着生长茂盛,其根系也是比较发达的,分布范围广,而且有些根系扎得很深,根系有固土防流失的作用,没人除草、耕土,土壤逐渐变得结实,加上其他农户常年放养水牛、羊吃草踩蹋、堆放建房子用的建筑材料等影响,土壤变得更实了,就算下了雨湿润过后走在上面没下陷,像走水泥路般,几年后再耕土重新种地,得先好好清除满地的杂草杂树,此外耕土耙土整理几遍才能种植,很费时间,种植之后平时得勤施肥、松土等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

  

三、常年有人耕种的土地有什么好?

而常年有人耕种的土地,且不说人家有没有好好施肥养地(当然了,想人家好好养地不可能了,因为种植的土地多了,管理也粗放,人家自家的土地都没好好养地,更何况是别人的土地了),就说平时的耕种吧,农户先是要耕地耙碎细些才播种,后续随着作物的生长需要松土追肥、培土、除草等等,土地得到一定的管理,杂草没那么多,而且土壤没那么难耕,几年后你把土地要回来自己种植时,不用那么费时间去整理就能耕种,这比把土地丟荒了成为各杂草随便生长、其他农户放养家禽牲畜、堆放乱七八糟杂物的地方好。

  

而且说实在的,截止到现在,我国农户搞种植,施用化肥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种植上各种农家肥+化肥一起施用很常见,农村里的肥田变得很少见了,土壤不够好,要是再丟荒个几年,到时候再耕种,更有得折腾;因此农村里有农户把田地免费给人耕种不奇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