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喘家,作桂枝汤,

 学中医书馆 2021-01-02

星期天晚上八点课程通知

第二十条原文解读,“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虽只有十二个字,但字字见斤,此条文虽短,但是他的承前与启后的意义比较深远,他又延伸出来的无字之文呢?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作为经典著奠基之作中的文字,在医圣的精雕细琢之下,才能最后的定型,我们不可以见到字少句短而轻易的滑过,更况读到到《金匮要略》时,更是即要且略,医圣的所具有的文笔特点,就是“韵不高而用思精”,他就象“汗青”二字一样,是我们前人心血的结晶。

这里有新旧二疾,新疾属于太阳病篇,旧疾则属于痰饮病篇的伏笔,更况沿着太阳病与太阴病相对性的深入展开时,我们才能发现清代大医家陈修园所曰论中的:“存津液,甘守阳”真正的临床意义是那里?

YY房间号(43511818)欢迎志同道合朋友们的光临与指点。                     2014年6月20日星期五

 

 

 

第二十条原文解读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佳。

金鉴上前面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佳。因为我们是尊从刘渡舟教授1982年1月版的条文延引下来的,当然刘老也是用的明赵开美本的流行版本。所以今天仍选择和尊敬刘渡舟前辈,所传承下来版本中的条文而解读之。

这里的喘家,是指素有宿疾之患,家:就是专家,专指喘咳痰喘之类的病种,家也是名词不达意的范畴,但在论中的家呢?确非同一般,自古读伤寒论者,均未对涉及到家字的解释,实属撼事,也正因为阳明病中用了家字,才拯救了中医国学的中处于最危机的关健时刻,这为大多数中医朋友们所不了解,当我们读到位阳明病篇时会作专字专篇进行讲解的,这里后话,这里只作提醒的是“家”者,是指的一个很大的范围副词,包括之广,面积之大,层次之深,涉及之远,又非用“家”字是不能概括的。所以阳明病中的“胃家实”,这里的“喘家”者,均是指范围的广泛性与波动性的病态观。

这个喘家呢?也就是内经所曰的:“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概念。这里的咳无非是省略了“喘”或“痰”字,所以“家”字呢?范围之广大,病态所涉及到诸病之中,所以三字曰:“急病火,怪病痰”,湖北中医学院的朱曾伯教授写了一本书专门论痰,书名就叫《中医痰病学》,后世也有百病崇痰之论。

从作桂枝汤法来看,说明病因病机呢?仍属于表阳处于释,不能固敛的状态,这个表阳的释放呢?也递属于正阳之气,正处于随卫阳而减弱,或称为进行性加速的过程。这个过程呢?受风阳之邪气,耗损的却是阴与阳中的载体“津液”阳无辛而不化,气无甘而不缓,辛润通气以达阳,甘味载阳以秉津。

桂枝汤法是站在邪气的背后,即太阴所产生的营卫之谷气而言,使表阳持有本之炳,调和于表阳,使表由悍而转柔,也即内所曰:阳气者,柔则养筋,静则养神的概念。

表阳病牵出里阴症,里阴症以滞表阳的升发通透之性,这里正是延伸大小青龙汤等方症的伏笔法。这里是以阴滞阳,以阳碍阴,在归属中不正是阳卫阴营的概念吗?

风阳表邪处于悍而释放状态,则属于桂枝汤法调而和之的概念,阴寒表邪气处于悍的收敛状态,则属于麻黄汤法的开而达之的概念。论中就是根据表阳中邪气形成量的多少,把麻桂二方进行或增,或减而运用之的,以符合临床的需求。

这就进一步佑证了三阳是合一分三的概念,太阳病是里阳病的初期阶段,是属于里阳病,用阳处于发热与恶寒并见的表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发热是正气,恶寒是邪气,正气处于被邪气所调动的阶段,正邪之气呢?均处于表中之表阳,是里阳递增出来的第三个阳性病具体部位与阶段,即表阳中的太阳病。

也因为表阳病,是里阳病的分属,或者称为阶段,当然这个喘家呢?也有可能是作麻黄汤,加厚朴杏仁子,或麻黄射干汤为佳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白虎加苍术汤,麻黄加苍术汤,越婢汤,麻桂汤为佳的。等等,这均是允许的

表阳病者,是合一分三的,这个表阳病者,是里阳的分支机构,属于阶段性的第三阳病,只不过邪气处于三阳中的那个量的多与少而定下病性的,这个病性是可以出现在三阳中的任何一阳之中,所以三阳称表阳病,是与里阴相对应的。

三阳中的太阳是相对于三阴中的太阴,三阳中的阳明相对于三阴中的少阴,三阳中的少阳与三阴中的厥阴相对应,三阴病者,亦是里阴的分支机构,亦无非也是根据邪气形成量的多少而划分三个不同阶段。

这就产生了太阳病中的桂枝汤方症,是可以产生桂枝加桂汤方症,桂枝新加汤方症,同样的波及到论中所说的“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痛急痛,先与小建汤,不尔,与小柴胡汤,”以及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汤者,等等,这均是桂枝汤方症的延伸变化,有的变化较为明显,有的变化产为隐晦而已,但是他与三阴中的太阴相呼应,以体现出体阴与用阳,以及体与用阳的广义性,是无处不在的总概念。

这个桂枝汤加厚朴与杏仁呢?正是属于广义桂枝汤与广义阴阳学说的再次体现,是属于其体阴与所用之阳的治疗范畴,体阴在太阴而用则在三阳中的太阳,加入厚朴与杏仁呢?正是以利桂枝汤方药在调的营卫时,载有阴体中的营气,即太阴之谷气,就象临床中的麻黄加术汤,白虎加术汤,以利用阳之腾达,以利邪气的宣发通透。

正是求其对体阴中的凝滞得以温运濡降,素宿疾之痰咳喘息者,给以有力的通透与润降,即有形之邪气随三阴中的太阴而温运,无形中的阳气呢?随桂枝汤而腾,所以论中所说的:“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与桂枝汤如上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

这也是对太阳相对的太阴进行了一次从源头上的净化与理解之,太阴得以温运,太阴所聚的水湿,就不会产生痰浊,即不会阻滞升降出入之路,也不会再次虚乏后天所生产的谷气,这就对《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病篇,打下了深深的伏笔,也可以这样的认为,《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篇者,均是《伤寒论》的内容,是属于后世人为的将其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部分的,分之成为历史上的撼事,合之则还圣典振撼,这就是历史与古藉的残缺。

即是残缺中的撼事,那么桂林本伤寒中的秘传本,要求论中的条文与方药进行的,密不可分,疏不可漏,只能是参考一二而已了。在历史的潮流中,也就不足为奇之。

同时我们也应当知道,论中的条文越短,其内容的含量就会更加的有深度与广度。不可以一读而过,失去整体解读与临床相结合的深远意义

此即有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新病,也素有喘咳之宿疾,新病导致宿疾,宿疾加重新病。出现标本与缓急之病。故论中仍制桂枝汤法,即桂枝汤加入厚朴杏子者,为最佳节的配伍方法。即用桂枝汤固敛表阳之释放,使正汗止,邪汗驱,津液之源得以恢复其本能,因为津液者,聚则为痰,行则为津液,陈修园先生说的“存津液,甘守阳”六字呢,可是论中的秘点,再加入厚朴苦温,以宽舒中枢之滞郁,杏子苦温,以肃润上焦之气,上焦若羽,非轻不举,中焦若衡阳,非平不治,太阳与太阴形成的中枢之大气有凭,乾阳离火中虚,上承桂枝汤法轻扬上达以出表,中随太阴之温运在衡升降出入之所用。

杏仁与厚朴温运太阴之气,太阴之气得以温运,浊阴得以运化,清阳得以升发,有形之痰饮得以温运和化,以和里阴,正合《金匮要略》所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概念,无形之阳气得以升发以助表阳。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入厚朴二两,杏子五十个,余依桂枝汤法。

病人素喘又临寒,痰湿不断乏津源。

桂枝汤法调阳悍,汗血水津自收敛。

太阳在表须温暧,太阴在里莫虚寒。

三与三者有极端,天地上下相对观。

桂枝汤法东风添,发陈之际绿嫩鲜。

阳秉乾时离中燃,阴赋坤坎龙雷潜。

更加杏仁滑润煎,直通幽门上下宽。

厚朴降浊非一般,更把六腑通降转。

营与谷气太阴变,卫与气机太阳悍。

标本之疾皆得蠲,痰饮被驱愈咳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