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wyt老灰兔 2021-01-02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历法——农历。

由于我国古代是农业国家,和公历不同,农历把一年的时间分为了二十四节气,农民就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播种、收获,所以这二十四节气对于古代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帮助。那么这个二十四节气是到底谁发明的?平年和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农历,整个发明过程比较复杂,应该是众多古人智慧的结晶,但是被精细化整理出来的人应该是颛顼和祖冲之。中国人至今还保留着跟着节气生活的习惯,尤其是农耕更是如此,什么节气种什么,吃什么、穿什么也都有明确的讲法。

一般大家都公认,我们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由颛顼发明的。可能有人还不认识颛顼(zhuanxu)这两个字,(zhuan)颛的意思是圆头胖脑,(xu)顼是饰品的意思,所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头戴玉的人。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属于“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颛顼生于弱水,生活在穷桑,后封地于高阳,后来称帝。他废除鸟官制,建立五官制,并把少昊创立的八卦历废除,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创立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共十二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其实我国古代的历法并不是纯阴历的,而是采用阴阳历。阴阳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55天。

而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365.2422天相差约十天二十一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古人很重视置闰,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如果单论二十四节气来历,我们敢于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不应是只有一个人的发明,是集体的经验智慧完善后总结而得。闰年比较精确算准之功归功于祖冲之是对的。而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

如今河南嵩山脚大还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就是最好佐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实地考察一番。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书行小程序

精选练字好物, 购买享超大优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