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情怀|伯乐对儿子的宽容教育 文/陈香莲

 岚山诗话 2021-01-03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伯乐对儿子的宽容教育
新会睦洲 陈香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然而事与愿违者多数,为何呢?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苛刻,缺少宽容和理解。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伯乐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吧!

众首周知,伯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的真名叫孙名阳,他以相马出名,据说他只要绕马走一圈,就能知道马的好坏。伯乐年老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书叫《相马经》。在这本书里,他详细地介绍了千里马的体型特征:额头应该怎么样,眼睛应该怎么样,身架怎么样,蹄子怎么样,毛色怎么样……,他的儿子花了不少时间把千里马的额头、眼睛、身架、蹄子、毛色等特征都背得滚瓜烂熟,准备去寻找千里马,有一天他高兴地对伯乐说:“我找到千里马了,我找到千里马了…”他父亲问他找到的千里马在哪里,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癞蛤蟆来。你猜伯乐怎么说。他笑着对儿子说:“你找来的这匹“马”喜欢蹦跳,可驾不了车呀” 按理说,一般的父母 会对自己孩子的笨拙的脑袋大骂出口:你怎么这么笨呀,这哪里是马,这是癞蛤蟆呀。这时候孩子会有多么伤心呀,就好像在热锅上泼了一瓢冷水,刚才发现新事物的高兴劲突然结冰了。可是一般的父母不会体会到这样伤孩子心的危害,以后孩子再也不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新事物了。他们怕再次受到父母的嘲笑,这样做也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了。聪明的伯乐多么会保护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尽管自己的孩子犯的错误是多么低级,他也一样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还幽默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找来的这匹“马”喜欢蹦跳,可驾不了车呀”。他对儿子的错误不但不批评,还认同:你找的这匹“马”喜欢蹦跳。可见多么的宽容。我们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分苛刻,容不得自己的孩子犯一点错误,哪怕是不伤大雅的错误。我们要学习伯乐对孩子的宽容态度。对孩子多点宽容,少点责骂。

     作者简介:陈香莲,笔名雨渔儿,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文联会员。1998年英语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虽然为了谋生学习了日语,英语,但还是不忘初心,为了一个文学梦想,利用空余时间不懈努力写作,有几篇文章见于省级杂志,多篇作品发表于多家网络平台。写有许多杂文、散文和小说《金娃娃》、《柳暗花明》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