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67) 家长的教育能力不仅仅是能辅导孩子的作业 日前,关于“陪读吼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网上帖子大多是家长的吐槽,但孩子们对此到底怎么想? 一家出版社突发奇想,向不少小学生征集了关于“吼娃”的感想,下面是其中一则: “我妈妈的心情像天气似的有好有坏,举个例子,我朗读声音轻了,妈妈就会在旁边‘响点,响点,再响点!’要是我没改正,她的声音就会由轻到响,最终,暴跳如雷,屋顶都要掀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变得心软如云,开始给我慢慢地讲解题目了。” 当然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到网上查看,孩子们的“真心话”让不少家长直言“太温暖,笑了又哭了”。
当下,很多家长都把对孩子的教育狭隘成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个好分数、好名次就是孩子教育的全部。在这种偏面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以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文化科的辅导,因此,有条件的家长就自己在家给孩子补习功课,无条件的家长就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商等方面的教育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有文化素养,并不代表着就有教育素养。那种认为“小学那点知识,作业辅导我还是能够胜任的”的想法正是教育素养缺失的表现。孰不知,辅导家庭作业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等基本教育素养。如果一名家长,缺失了教育素养,就会导致教育方法的不恰当、甚至错误,比如“吼”。 其实,孩子的成长,学业仅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孩子的成长除“身体与健康”这个“硬件”外,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品质、孩子的习惯等这些“心理和情商”这个“软件”更是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和未来。而这个“软件”的“编写”,学校不再是主角,家长才是“主写手”。家庭环境,家长的行为、举止、品质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回家后,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更要与孩子进进沟通,走进孩子心灵,关心孩子想什么,知道孩子想干什么,通过共同家务,外出旅游、居家购物、走亲访友、帮助他人、公益慈善等活动,不但培养孩子融入社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更拉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提升了孩子的情商,帮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问,如何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孩子未来发展的走向。 因此,孩子的学习、习惯、品德不是家长“吼”出来的,家长的“吼”,即便吼对了孩子的作业,但也会吼丢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进而吼掉孩子的创新创造力,使天才的孩子变得平庸起来。 因此,每位家长,不要把辅导孩子作业当成家教的全部,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要知晓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本原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育子能力。如此,方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家长,才不再会出现“吼娃”现象!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