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巧稚:被誉为万婴之母的她,又是柔情似水的女汉子

 佳易博览 2021-01-05
作者:山佳
 
上周,同事小刘的表妹剖腹产,生下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作为表姐的小刘,鞍前马后,一路照应,好在母子平安。七天过去,小刘的表妹,顺利出院。
 
而隔壁病房的产妇,就没这么幸运了,她也是剖腹产,这不眼瞅着要出院了,却发现刀口压根就没缝上。得,还需要再住七天,否则伤口发炎,人命关天,可不是闹着玩滴。
 
生娃,是女人的鬼门关。当过妈的人,一听到这消息,感同身受。遇见手艺潮的大夫,真想给他两撇子,什么水平?
 
由此,想到一位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大夫,她一生未婚未育,却亲手接生了五万名婴儿,她既是降落到人间的天使,还是柔情似水的女汉子。
 


01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厦门鼓浪屿,属牛的女娃。从她的经历看,真是妇产科事业的孺子牛,一生辛劳,真没白瞎了这个属相。
 
在她出生时,林母已经四十多岁了,可谓老蚌生珠。巧稚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当时,大姐已经出嫁。
 
林父很喜欢这个小女儿,认为她的眼睛有灵气,于是为她取名“巧稚”,意思灵巧而又天真。
 
在巧稚五岁时,林母因患宫颈癌去世。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巧稚很幸运,她有一位对她疼爱有加的好父亲。
 
林父林良英是一名基督教徒,在新加坡受过高等教育,后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在他的教导下,小小的巧稚,就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十岁那年,巧稚进入厦门女子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她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高中时,老师卡琳小姐深深吸引着巧稚。卡琳,是一位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她博学多识,谦卑柔和,常常带着巧稚去拜访教会中的信徒家庭。
 
在卡琳老师身上,巧稚总能看到爱之光。在她内心,卡琳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用光照耀引导着自己的孩子。就是从那时起,巧稚立志也要奉献自己,去彰显上帝的荣光。
 
最让巧稚难忘的是,有次卡琳老师握住她的手,不禁感慨道:“这真是一双外科医生精巧的手啊!”
 
顿时,巧稚的心动了,当年母亲因生病而过早离世,一直是她心中的痛。如果以后能当大夫,能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02
 
都说,无巧不成书,正逢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在林父及卡琳老师的鼓励下,巧稚来到了上海参加考试。
 
那是1921年7月,正是盛夏季节,酷暑难耐。而与巧稚同行的女伴余琼英,就因中暑晕倒在考场。
 
应该说,这是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而成为一名医生,一直是巧稚的理想。
 
但巧稚发现女伴昏倒后,想都没想,立刻站起身来,与另一女生将琼英抬到阴凉处,并为她找来人丹,服用下去。
 
琼英转危为安,这样,巧稚才放心地回到考场,继续答题。
可是,还未等全部答完,考试结束。
 
本来这次招生,就是僧多粥少,来了150人,却只招收25人。
 
巧稚深知,要想被协和录取,希望不大。但她还是坚定,不论是琼英还是其他人遇到危险,我都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手,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要知道,巧稚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女汉子的性格,从那时起,就已见端倪。
 
人算不如天算,一个月后,巧稚竟接到了协和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巧稚的所作所为,都落在了监考官的眼里。于是,他在巧稚的试卷后,又加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她抢救小伙伴的经过。
 
对此,协和综合评判——
首先,巧稚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应感谢老爸,为她打下的童子功;
 
其次,面对突发事件,巧稚沉着冷静,由此可见,她具备医生的基本素养;
 
再次,巧稚的前几项科目,成绩相当优异。
 
是金子总会发光滴,就这样,有着金子一般心灵的巧稚,迈进了协和的大门。
 
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巧稚学业有成,又留在协和,成为一名妇产科大夫。
 
虽说,巧稚未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但每一个由她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着她的英名签名,“林巧稚的孩子”。
 
柔情似水的巧稚,由衷地感叹:“我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03
 
1948年12月,新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拜访各路名人,意思是兄弟我走马上任,大家请多多关照,一同来把首都这宝地搞好。
 
记得,小时看影片《陈毅市长》,陈毅元帅总爱摇着大蒲扇,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天,彭真来到协和,想拜见一下久负盛名的林大夫。正常情况下,父母官来此,东道主总会给三分薄面,寒暄一下。
 
可在巧稚这里,彭真还是吃了闭门羹。有护士出来解释,林大夫说很抱歉,病人实在太多,她无法分身。
 
好在,彭真很是理解。当年,因北京城区规划,梁思成与彭真发生争执。后来,彭真说道:“你越跟我争,我越喜欢你!”
 
由此可见,彭真也是性情中人。
 
没见到林大夫这事,让彭真夫人张洁清知道了,于是,她想帮帮自己的夫君。前段日子,她刚在协和生完孩子,这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巧稚来到家中。如此这般,彭真才算见到了林巧稚的真面目。
 
这样,彭真唯一的千金傅彦(彭真,原名姓傅),也认识了协和的林阿姨。
 


1966年,文革爆发,彭真被打倒,他与妻子两人,被关进了监狱。傅彦,被下放到河南农村。
 
1974年,傅彦患上血崩症,由一农村大嫂把她带回北京。有医生建议傅彦切除子宫,在何去何从之际,傅彦向林阿姨打电话求助。
 
没有丝毫犹豫,巧稚将傅彦接到家中,为她检查止血。第二天,又为傅彦做了全面检查,最后确诊“子宫功能性出血”。巧稚亲自安排傅彦住院,并精心治疗,同时安慰她说:“别怕,你还年轻,慢慢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来,作为黑帮公主的傅彦,因父母落难早已尝遍了人情寒凉。向林大夫求助,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电话。

但林阿姨的所作所为,让内心冰冻多时的傅彦,顿感春天般温暖。
 
可是,为傅彦治病一事,巧稚却受到了批判。有人说,她对黑帮女儿关心,是政治立场问题,阶级感情出现了问题。
 
而巧稚却回答:给病人下政治结论,这不是医生应做的事。我只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只对我的病人负责,无论她是谁……
 
俗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帮你,是人情;不帮,是本分。但在巧稚这里,众生平等,我只愿尽我的最大努力,使我的患者得到救助。
 


人品,是生命的通行证,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人品更是心灵最后的港湾。
 
巧稚,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汉子,敢当敢当。
 
1983年4月22日,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遗嘱中,她将毕生积蓄三万元,捐给医院的托儿所,并提出,要将骨灰撒在故乡的大海中。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
幸福,并不在于只拥有金钱,而在于取得成就时的快乐,在于创造性努力的激动之中。工作的快乐和道德感,并不一定就会淹没于对过眼云烟的利润的疯狂追逐中。
 


82岁的巧稚,走了;她就像降临在人间的天使一样,为她的诸多患者带去了生命之光。
 
巧稚的墓志铭,这样写着——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品德是无法伪造的,也无法像衣服一样随兴地穿上或脱下来丢在一旁。就像木头的纹路源自树木的中心,品德的成长与发育也需要时间和滋养。也因此,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自身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毫不留情地决定我们的命运。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的最高逻辑和法则。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