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Q常有,孔乙己不常有 | 白水·早茶夜读224

 早茶夜读 2021-01-05

224丨孔乙己

白水金句

这道理是个很拙的道理,

长衫穿得不对味儿,

谁还管怎么喝酒、喝什么酒呢。


阿Q常有,孔乙己不常有

文/ 白水

大家好。

欢迎收听早茶夜读。

我是白水。

从今晚开始,早茶夜读将每月共同学习一位民国小说家的四篇小说,每周对一篇小说进行多人多角度挖掘和讨论(很正经的样子,哈哈)。

这也是阅读邻居“小说民国”的一部分。(点击蓝字)

第一位是鲁迅,是按年岁排的;第一篇要聊的是《孔乙己》。

它不是很长,印象里大概两千五六百字的样子,三千是一定打得住的。义务教育阶段,做过的“补前情”“续下文”之类的作业,应与此不无关系,——老师那时就已经觉得它短了。

另一点印象是,那时大家都很爱演孔乙己,尤其熟悉“排出九大文钱”“回字有四种写法”“多乎哉,不多也”这些,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不太用的。

己亥春节,在网上兜兜转转,看了梁秉坤改编《孔乙己》与古榕导演、王洛勇主演的《孔乙己正传》。后一部,我并没有看完,正传很长;前一部是短的,可总觉得孔乙己不是这样子的,像不像不重要。

后来看凤梨发给的文本(人民文学二零零五年的《鲁迅全集》的第一卷),发现了下面这个注释:

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    1919年3月26日记

泼秽水、人身攻击一类,我是不知道的,但这一段最前的两个句号的内容,很有趣。“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非那时那地的孔乙己,不会是那时那地的孔乙己,孔乙己自己也没办法;有孔乙己存在的空间,是很不同无孔乙己存在的空间的,这是其他人也没办法的事。这道理是个很拙的道理,长衫穿得不对味儿,谁还管怎么喝酒、喝什么酒呢。

能衔枝条的鸟,要单取一片小叶子,从容起来像风过池塘,而鸟知道,它要做到美,还需要准确。“请读者看看”,大概是有一点得意的因子的。

也许,鲁迅的话,不按直按字面理解,但《孔乙己》不妨当作篇“记一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的课堂练习,只是孔乙己很特别,而写它的人,眼准,手狠,心稳。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阿Q正传

下期主题

孔乙己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