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寿只服武当派,武当七侠的寿礼很特殊,让人敬佩

 侠客说 2021-01-05

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写过一次非常有个性的祝寿,即杨过为郭襄祝寿。

我们总是说“一见杨过误终身”,但是看了杨过为郭襄准备的寿礼,我们就以看出为什么那些妙龄少女会在杨过面前沦陷,实在是因为杨过做的事情太吸引女性了。

不过杨过为郭襄祝寿,金庸先生固然是浓墨重彩的描写,让我们读起来精彩纷呈,但侠客君觉得金庸先生笔下另一武林高手的寿礼更为别致。在小说中,金庸先生不过了了数笔,就让我们中人着实敬佩。

侠客君要说的就是武当七侠为张三丰准备的寿礼,准确的说,那还不是精心准备的寿礼,而是武当七侠日常江湖生涯的一部分。

在《倚天屠龙记》第三章“宝刀百炼生玄光”里,金庸先生写了当时正逢张三丰九十大寿,俞岱岩到福建诛杀了一个戕害良民、无恶不作的剧盗之后,赶回武当山,结果就在路上出了事情。

然后,小说只用了几十个字描写了张三丰八十大寿,宋远桥送给张三丰的寿礼。“我八十岁生日那天,你救了一个投井寡妇的性命,那好得很啊!”

因为俞岱岩和张翠山迟迟未归,众人等的心焦,宋远桥还对张三丰说:“师父常教训我们要积德行善,今日你老人家千秋大喜,两个师弟干一件侠义之事,那才是最好不过的寿仪啊。”

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原来在张三丰十年一次的大寿之期,武当七侠居然还在外扶危济困,那么他们的日常江湖生活肯定就如宋远桥所说,是积德行善、行侠仗义。我们也可以看到,俞岱岩这一次身受重伤,其根本原因也是他在外面多管了“闲事”,从那个叫德成了老汉手里拿了屠龙刀。

杨过在郭襄十六岁生日那天率领江湖群雄伏击蒙古兵马,并烧蒙古大军粮草和火药库,此举成就了他的“侠之大者”,但是和张三丰将武当七侠行侠仗义作为自己的寿礼相比,张三丰的寿礼显然更接地气。

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点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的主题,其实哪一位“侠之大者”又不是从“为民”这种小事慢慢成长起来的呢?

而且“为国”的大侠非常高大上,没有一件件“为民”行侠仗义的小事,谁又能成为那种强大号召力的大侠呢?况且,升斗小民谁又不是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情。

所以,说起祝寿,武当七侠送张三丰的寿礼更让人敬佩!至于杨过送郭襄的贺礼,看着是他在向他的郭伯父在汇报十六年的“工作成绩”!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