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千事儿|高翔·早茶夜读774

 早茶夜读 2021-01-05

774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南京千事儿

文/ 高翔
30+,整个的商人,半个作家和诗人

━━━

这题目来自“千汪事”。

本月群友聊天,突然有一君子说,没时间写文章不怕的,来个语音输入。又有一君子说,不知道写什么也不怕,索性按照最近写汪曾祺的“千汪事”体例,补缀成文,想起来就觉得不错。

001

曾经去南京看“总统府”,糊里糊涂,觉得很好。后来读书多了,糊涂人读书一多,就容易混,忘了哪个文章里说过,总统府最混搭,什么孙中山、蒋中正、曾国藩,都搅和在一起,再加上远近的那个民国街区,让人生厌。刻薄的话总是容易令人牢记的,过几年再去看总统府,这话萦绕不去,看完之后,稀里糊涂,还是觉得很好。

002

2002年我曾住月牙湖邻近的时任女友家,步行到后标营路瑞金路结合处的公交站坐车,去单位。站台附近有一对老年盲人,一操琴一放歌。心下恻然,给了一些银子,时任女友说:这对老人很出名,比你有钱多了。

003

后来搬到瑞金路小区,该时任女友仍来看过,从瑞金路的解放路路口,往东走,路南有很多特价书店,那时候最响亮的口号是“五元一本”,带着她买了很多。后来分手,就全撂在她家。

004

2005年,买了后标营路上,某个名字里有后标营的小区,五楼,东西很短,南北很长,不过也算得上南北通透,北边是厨房,从不做饭,经常拉着时任女友居高临下看南航的学生打球。看完打球,睡觉。睡完觉了,继续看打球。

005

夫子庙附近的建康路,2000-05年间也有很多特价书店。垃圾很多,比如蝇头小字版本的二十四史,现在想来颇令人恶。不过只要耐心寻找,还是能觅到几家不错的书店,最常见的价格也是“五元一本”。年龄在35+、已是某文化单位领导的时任女友陪我买书,气喘吁吁帮我拿着,不以为苦。现在想来,不知道她看着当时二十出头的时任男友,买这些书,有什么感受。我很臊得慌。尤其想到我连陪美丽女性逛街买东西,都有生理上的不适,就更加臊得慌。

别人看夫子庙,会想起科举,会想起秦淮风光带,而我只会想起她。一开始的十年,会想起她气喘吁吁的汗,出了很多汗却仍然不减美丽的典型御姐脸。后来我也到了她那个年纪,就懂了更多。

006

和前节的女友认识,也很南京。当时徽京有个网站,西祠胡同,常在上边灌水,睥睨八方,一来二去,就认识她了。夏天,热,她说,不然你来看我吧,我来合肥出差。那时候我正上大二,龙精虎猛一条汉子,连夜坐绿皮火车到合肥,从合肥火车站打了我人生第一趟出租车,到某大酒店她房间门口。

当天上午,她本来安排的会,也请假了没去开。我们中午退房,下午坐从合肥到南京的大巴去南京,路上就我们二人,车如同包车,我趴着睡在她的大腿上,进了南京。这是个隐喻么?我不知道。

007

曾在棉鞋营小区住过一段时间,时任女友在江苏省戏剧学校上班,经常练功。从学校走到小区,经城佐村、绣花巷、马路街,大约十分钟到我住处。那时候我做了一段很穷的自由撰稿人,甚至需要家里接济。该女友先是喊我去她学校吃饭,我比较懒,不乐意去,她就每天中午带着饭到我这边来吃。吃完再带着空饭盒回去,有时候睡个觉,有时候不睡觉。直到现在,看到“棉鞋”二字的时候,都想起她吃完饭之后,合上的饭盒,手指很白。

008

过了一些年,我打算在南京买一套大房子,雨花区,大平层,单价很便宜,4万5,总价1080万以上吧,据说我们外地户口只能贷一半的房款。

某前任女友看朋友圈,知道我来南京网签,邀我一起吃饭。没答应。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经历太过丰富,难免有超载超重之危。虽然我知道她只是非常友善地问一句,你好么。不过有的人心眼浅,已然到了极限,不可再多加一根鹅毛。

那时候我在西祠胡同聊天。她起了个网名叫某某,在“王小波门下走狗”版块发些文字。我新起了个网名,叫某某的女友,一来二去,就在一起了。我们一起去过随园,说过一些当时很真诚现在想来也坦然,不必要自嘲的话。曾经打算把《随园食单》里的菜,合作演绎出来。南师大随园校区里乱逛,她说某某池子里有女生自杀过,声音里没有怕。

最后一次是在南京大学附近的先锋书店,里头的大十字架很酷,有一些文创产品不错,一张明信片,上面印了辛波斯卡的诗。隔着明信片,看到一对男女紧紧握着的手,不是一般情侣牵手的随意和自然,能看出其中的紧握力度。我用肘捣捣她,示意她看,中间有文创产品,看不到对面情侣的脸,也无意看脸。她若有所思。从书店出来,她说,猪头,我抱抱你。我让她抱了,她格外大力,似乎只有如此大力才能拯救地球,稍微一松气就会宇宙毁灭。满两眼的泪一鼻子鼻涕都流在我脖颈里。

009

有一次从广州坐飞机到南京,有一个徒弟,带着他女友,加女友的闺蜜一起请我吃饭。地方叫瓦库,然后和这两位女士加了微信。过了半个月,和该闺蜜深夜聊天,说,我想和你睡觉,睡很多很多次。当时她回了什么,我也忘了,也是浓情蜜意吧。第二天再和她说话,被她删了。

五年后,她又重新加回我,第一句话是,我把你删了,你居然一直没删我,一直留着。我说,是。

010

上文女生出差到常州,忘了是我主动还是她主动,我也去了和她住在一个酒店。天宁寺边,常州中学,路边有书报亭,我买了一本《常州地名》。书报亭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语言中有一种要被拆迁带来的茫然无措。右走是天宁寺,时间是高考结束后没多久,路边挂着金榜题名的标语。

近处看着,很好。走到酒店附近一回头,天宁寺塔的头顶,金光灿烂,如同癞痢头上汩汩冒着黄水的斗大恶疮。

011

曾因为某个南京女生写过一首诗,

世界
在身后
抱着他
满足地
吞食着
他的记忆
 
如一个
刚刚
完成
工作
陷入
熟睡的
妓女

本次11条,也差不多了。每个城市在我的心中,都是不同气质的女性,南京亦然。无论到哪里,她们的脸总看着我,温柔或者冷酷,气质不变。

最后,感谢“白水太白”。


今晚二条

州戏与契弟:

跟鲁迅金庸学广州话

章太炎先生当然有误
鲁迅先生也未必全对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如何设计一个新首都?| 行业“冥”灯,老脸往哪儿“哥”| 每一次码人,都觉得是要收钱| 首都的偶像包袱| “首都计划,让南京吃够了老本”| 无力的卧谈:南京到底适不适合做首都| 谁不想有一个《首都计划》| 侵略者如何收集一座城市的情报| 莫非是个中国人?| 过渡与回潮:不中不西,又中又西| 造廓以守民:看首都计划如何“讲政治”| 首都不分南北,停车都是很难| 理念是困惑的,也是妥协的| 汉口:幸运时,它是一座孤岛| 还都南京,重庆是否会衰退?| 还都南京,重庆是否会衰退?| “首都计划”都是自说自划| 首都的路灯及其灯下黑| 首都不是拿来爱的,南京才是| 把有需求的住宅区都建成学区| 没实现的计划有大影响| “首都计划”的“纠缠”| 南京:如何想象一座城市| “首都”南京,你总是那么忧郁|提起南京,绕不过去的是“苏南”| 王孙怒赞金陵城| 亲子象棋与楚汉相争| 规划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 和孩子一起读城:苏州| 道之道,两个首都的对照|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