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 读城记2020 让我们继续幸存,一起读书 ━━━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魔菇。 2020年的余额仅四天,我年度KPI列表里还有需“补裤裆”的部分,比如读邻的“读城计划”,11月的还没写完,又得为12月的100元饷银含泪奋笔。 这一年,有点唏嘘。但对在读邻的状态,我基本满意。因为很充实,读邻是我日常生活之外的桃花源,偶尔也约等于充电站。 我们读书的方式恍如校园课堂,这种主题阅读和共读,以及给予一点点压力的方式很健康,也一定程度给人带来阅读和写作的专注。从观望,到参与,到群体认同,于我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渐入佳境的过程。线上读书,贴合信息时代社群聚集的特点,线下读书,则有回归古典“围炉夜话”的感受。某种角度,今年的读邻也是幸运的,从“流浪”状态找到了宾至如归的空间,神隐的斯多格书乡散发着熟悉的读易洞气质——我个人虽然错过了曾经的盛况,但很高兴老读邻们找回珍贵的亲切感。 今年我拥有一份相对精准的书单,这首先突破了信息茧房的禁锢。如洞主提及,“驱逐恐惧”,已然走出了第一步,跳出畏难情绪,寻求方法,让人俨然拥有一把宝剑,是否能仗剑天涯,取决于如何修炼内功,而持续读书,真的是太好太好的方式了。 谈谈今年让我最有感触的几本书吧: 第一本:《建筑的永恒之道》 中英文对照着读,一边读一边感受到颤栗的美,于我而言,这本具有万花筒般的魔力,应该列为有生以来需反复阅读的图书书单。它教会我们辨别本质,建筑是亚历山大的主题,也是他理解万物的载体,书中有他获得自由的秘密: “它是摆脱了内部矛盾的一种微妙的自由。自身同一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特质,分裂的系统则缺乏这种特质。系统若忠实于自己的内在之力,就具有这种特质,若不忠实于自己的内在之力,便不具有这一特质。系统自身和谐时,便具有这种特质,系统自身混乱时,便缺乏这种特质。” 我喜欢这段话,因此依样画瓢,努力寻找自己的方法并践行,结果还不错。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以妈妈作为观察对象,将小城生活对邂逅的需求作为开题,写完这篇文章,我感觉更理解家人和生我养我的地方了。 第二本:《首都计划》 这本书让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一座城市,看它如何“发生”,如何生长。具体操作是规划和建造,背后逻辑是如何从一个想法开始,成立项目组,提出实施方案,如何前置化梳理相关的财务、法律、政务、文化、基建等路径。虽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南京并没有如愿变成一个理想首都,但这本书的存在的确给人很大启发,也引人追思,更是上佳的城市历史研究素材。 比较遗憾的是我没去过南京,我对这座城市没有必须去的理由,因而阴差阳错擦肩而过无数次;今年读城后则想着,相比纸上谈兵,去过现场感受会深切得多,也能写出更好的作业吧。我喜欢魏毅写的“灯下黑”,一个小小的题眼,却关系整个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他写得很有意思。在总结会上我提到,如果我们是一个专门研究城市规划的小团队,大家分领基建层面的不同课题,或许能够读得更扎实,当然,这可能会掉进一个大坑,毕竟我们读的是城,理想状态是要跳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 第三本:《肉体与石头》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精读程度居于所有必读书之首,遗憾的是桑内特的知识结构太庞大了,光靠读一本书无法透彻理解,需要更多积累,更多旁证。 我想找个好的切口去写作业,最后却勉强从医学角度进行了平行的时间轴梳理,结果比较平庸。但过程我很开心,因为试图读这本书,试图更创新地去输出本身就是突破,虽败犹荣,这也是驱逐恐惧的具体体现之一吧。因为《肉体与石头》,我也读了相关的医学类科普图书,勉强地平行“研究”,那是一种非常饱满和愉快的状态,我期待以后能多次和这样的状态相遇。 第四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这本书让我感到中美之间城市发展的巨大时间差,美国从那么早就开始关切到人的活动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观照。其冲击和我和当年读《寂静的春天》差不多,人类虽存在客观的族群差异,思维和创造世界的方式却有很多呼应之处,比如同样豪横过,蠢过,壮丽过,走过同样的弯路,补着一样的牢。对于街区和公共空间的互动等等,书中给出很多诊断和解决办法,放在今日中国似乎也一样有点适用性,当然也有政策、技术和意识壁垒等。我们拥有同样的城市,得了一样的病,却需要施用不同的药。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城市的命运存在着许多随机性,从而产生幸或不幸,高级或低效,荒芜或可持续。 分享了几本书,关于写作业,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劲松一文。 今年读了很多和北京相关的书,但落笔时,最舒服的状态是跳开书本去切实地研究一个课题。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人没法出门,就有反刍过往经历和记忆的机会,翻开之前陪孩子做作业留下的劲松素材,我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不错的题目。文章写成后也发给相关人士看了看,得到过一些好评,我想可能只是因为切题。要成为一项更扎实的研究,需要更多实地调研,更精准的材料支撑,如果能用几个月,甚至以年计的时间来做,应该会更好。 今年北京被我们“读”得最多,阐释得也很多。就我个人20年的北京生活,这是一个很难一口气描述,一两篇文章总结的课题。个体和城市之间是充满张力的关系,有冲突,有归属感,有背叛感,有身份认同,也有内在尴尬。我时而满意,时而也看到很多无法解决的犹如黑洞般的现实。我很爱这座城市,兼具满足与吐槽,正是这种动态矛盾中,我建构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们读北京,关涉其前世今生,城市规划与文化脉络,故事与传奇,感性与智性,褒扬与批判,这个阅读可能会一直持续,并延伸到方方面面,我很期待。 读邻之外,也分享两本对我这一年很有意义的书。 一是《基因传》。 人在面对大事件,尤其是剧烈的变化时,一时很懵,我在懵之后积极地找寻一些方式,让自己不至于云里雾里,这无意切到了第二次线下读书会的主题“幸存者”——这种幸存是寻找自己内心的理性与逻辑。通过书籍,我对“无常”的理解不再抽象,而是可以量化的,了解事物运行的本质和人体的规律后,病毒或疾病就没那么可怖了。你可能会更顺从,更谦卑,并生发一种困境中向光的力量。怕什么呢,人类从生存开始就不断被洗牌,截止现在,没有什么比新冠肺炎更能让人切身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在,我们只是更剧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而已。 第二本书是《时间的秩序》。 虽然读不懂相关公式,但不妨碍我喜欢量子物理。这本书实在太有意思了,科学向和哲学向可能没有泾渭之分。作者韦罗利小心地照顾着普通读者的理解能力,但是在物理原理的诠释上会有一点门槛,当你翻过物理原理的大山时,哲学问题却又纷至沓来。人类对时间的探明,起于直觉,归于直觉。它既能被公式论证,又被人类的语言描述限制。 时间存在,但它表现为存在只是熵增的毫无规律的过程;我们感知到时间,是因为“我”的视角的结果,其背后是热平衡态作用下的科学依据。时间也不存在,因为我们就是整个过程、事件、复合物,这些过程连结成记忆,我们是时间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何跳出这个维度,以偶发之躯去描述无法触及,甚至不存在的宏大呢? “是我们这些大脑基本上由记忆和预见构成的生物而言,时间就是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我们身份的来源。” 物理学家越是推测,也越非那么坚定,他引领我们穿透物理的层层迷雾去探究时间的本质,但他更怀持敬畏之心,因为“我们受制于自身的弱点,更受制于自身的语法。”而这本书最后一章,关于死亡的思考,关于“时间之花”,关于美与庄严,更近于诗,就是诗之大觉。 读完这本书,我有了重新的时间认知。它既是一种物理存在,也取决于“我”的感知。如果从读科普书能感受到什么道理,那就是,我们需要一点唐吉坷德式的勇气,努力减少墒增,努力保持内心的完整性,保持热量不被损耗,也许,因此你才是属于你的时间的朋友。 最后,感谢大家这一年来的陪伴。让我们继续幸存,一起读书,愉快玩耍。 今晚二条 书物是何物? 中国书物撷英展明日苏州开幕 遥祝成功往期 TAN 回顾 大禹是羌族人?沙汀的墓搬到了北川?| 喜欢什么,就沉下去了解| 我们是一家,怎么成三家人了?| 自从开始读城,每次旅行都是久别重逢| 读城这一年的几个“最”| 我和这个世界,我和你| 没心没肺的隔膜| “植物人”“读城”手记| 千古明君养成指南| 复盘:我的夜读2020| 躺平时,要甩甩手| 藏在心底的厄里斯魔镜| 2020的作业拖到2021再补| 读城这一年| “读城”与读诚,“读法”与读法| 尝试,变或不变,都挺好| 好在,还是坚持下来了| 不给稿费,开天窗还要罚款的组织| 积累了关于city的知识,能减少作为citizen的困惑吗?| 年画与地图| 读城,缘分未断| 当下的人,当下的生活绕不过去| 我与读邻的一场约会| 愁城坐困读书忘忧|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