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学归来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放学归来

作者:李广生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吹了会口琴,心里总是不踏实。我知道,这是“教育人生”还没有写的缘故。四年了,她一直陪着我,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与其说是我每天更新她,不如说是她每天更新我。她强迫我,但我心甘情愿的被她强迫,每天思考一些问题,并把这些思考用文字表达出来。有时候觉得这是一份苦役,而且毫无意义,但有时候,或是更多的时候,又能从中感受到许多的甜蜜。人到中年,心里还有这么一份不切实际的牵挂,也是很不错的。在这里的胡思乱想替代了在别处的胡思乱想,用这种虚度掩盖另一种虚度。对意义的追寻其实并没有意义。

写下上面的这些字,大脑就像一饮而尽后的酒杯,空空如也,再怎么倒也滴不出任何东西。按照某些作家的观点,此时应该停笔,绝不可以勉强、生拉硬扯。强扭的瓜不甜,靠挤压出来的文字也好不到哪去。而我的习惯是点上一棵烟,深吸一口,默默的思索一会儿。具体思考什么,其实自己也说不清,因此不如说等待,等待与某种可以称之为灵感的东西不期而遇。等待是一件最不靠谱的事情,时间长短不定,等来等不来也不一定,而且等来的也许不是你想等的,而你想等的却怎么等也等不来。耐心其实算不上美德,虽然很多人把它视为修养,但在我看来,那是对自己的宽恕。我坚信有自由意志的存在,是因为我坚信,即便一无所有,我还拥有耐心。

楼下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在教室里关了一天,这短暂的时光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从楼上望去,一片绿,夏天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孩子们在绿树丛中奔跑,踩着滑板车风驰电掣,呼叫声、笑声,在楼宇间回荡,这就是童年。照看孩子的老人坐在一边,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两三个聚在一起,这是另一种人生。夕阳让高楼的一侧反射出明亮的光,而且越来越亮,光影下的树更绿、草更青,下班后匆匆回家的人也多了起来。只有在这个时候,在初夏的旁晚,无忧无虑的童年、无欲无求的老年和劳碌奔波的中年,才同时出现在楼下。不久之后,光亮就会消失,他们都将回到那个相互封闭的空间,孩子写作业、老人看电视、中年人玩手机。这就是生活。

我之所以感谢“教育人生”,因为她让我对平淡如水的生活多了一份敏感,甚至多了一份超脱。在每日与她对话的过程中,在对那些琐碎的简直不值一提的小事的专注感受中,我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存在,不是以生理或物质为坐标的存在。人是最容易被俘获或驯服的动物,因为人有一种其他动物不具备的能力,那就是自我的俘获或驯服。老虎不会给自己制造一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但人会,而且还会给自己制造一个很漂亮的笼子,坚固程度一定要超过关老虎的笼子。

果不其然,那片光消失了。当我写到这里,再次抬眼望过去时,那闪着金光的楼体的一侧,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天也昏暗了,不用看,太阳落山了,或是被另一座楼挡住了。 孩子的喊叫声反而更加热闹,一个频率极高的童声直接穿透玻璃落在我的案前,那是个年龄更小的孩子,也许跟我的女儿年龄仿佛。忽然想起一件事,要不要为女儿准备一份礼物,或是邀请朋友们为她祝福?

终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发布,不由得有些愧疚。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既没有明确的愧疚的理由,也没有具体的愧疚的对象,只是愧疚。我耐心等待,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抵抗愧疚。人真的很有意思。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