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走随心 | 寻迹耶路撒冷, 最感伤的国歌, 最灰冷的哭墙, 最耀眼的圆顶清真寺

 澳中商圈 2021-01-06

己亥盛夏 ,万物竞发。脱繁冗而西行,随师寻迹中东。

以色列、犹太人,仍世界妇孺皆知。暴力、战争;冲突、杀戮;上帝、智慧;飘泊、坚韧仍与其形影相依。怀揣几分忐忑与神秘,踏上这块圣地。

天下城邦,

无外乎

依川海而绵长 ,

聚帝王而荣耀;

倚峻山而风华,

合阴阳而居众。

惟有耶路撒冷,

居巴以之间,

城无山川之秀、草木润腴;

也无风花雪夜、水盈风清。

却得天地之宠,上帝之爱,三教同源,万方共仰。

飞机准时降落特拉维夫,海关大厅灰白色调带着冷艳,安静略显零乱的出关人群云淡风清。无广告、无画像,惟见"Wellcome to Israel"和"Dare to dream"的标语。简约中带着干炼,透着胸怀。

迎接我们的是位山东籍女导演,她在北京结识了现在的以色列丈夫,便带着孩子居住这里。汽车堵在进城的路上,花草绿树像犹太民族一样倔犟地扎在干旱而沙化的土地上,成片而不成林,相依而不独处。我的思绪迅速定格在多年的疑惑中,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话题。我们将目光锁定法师,恨不得一股脑从他智慧的大脑中,获取关于这个国度的知识,只见法师眼眉轻轻一挑,深沉地背诵出以色列国歌

藏于我心深处的,

是犹太人的灵魂。

朝向东方故国的,

是凝望着锡安的眼睛。

纵然两千年颠沛流离,

希望仍未幻去,

锡安与耶路撒冷,

啊,我们会以自由之身重归故里。

我惊讶于他的渊博,不曾想耶路撒冷之旅以这种形式打开。多么优美而感伤的歌词,没有怒吼、没有喧泄;没有上帝、没有苍天;只有土地与自由。我打开随身音箱,生平第一次在国歌的家乡聆听犹太人的心声。旋律舒缓而悠扬,带着眼泪与宁静,透着悲凉与哀婉,诉说犹太民族的苦难,流溢人类和平的希望。说实话,我被感染了,眼里闪着泪花…

记得第一次聆听澳大利亚国歌是四年前参加儿子小学的活动。同样也被深深感动,但情绪是明亮的,感觉那是个富有广袤大地、丰盛资源,没有悲伤的国度发出的声音。阳光、自豪、奋进、向上,优美中带着激昂,没有历史的忧伤,多么不一样的民族,我们难道不为这美好家园而骄傲?一国之歌,则一国之史,一国之殇,一国之梦。建国者总是聚民族之气、抒历史之情,搜精华之词,谱动人之曲。国歌,完全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全民族的感情与希冀。

下榻在离耶路撒冷老城不远的小饭店。借着西逝的夕阳漫步略窄的街道,微型的街心区,年青人弹着吉他、拉着琴,随意间唱出美妙的合声;几位美丽的女兵,穿着军服,挎着枪等待着晚餐。各种品牌商店门前都有一尊精美雕塑,如果你喜欢,可以打电话给艺术家。我们转进一家烟酒商店,里面摆满以色列的各式葡萄酒,没发现法国、澳洲葡萄酒的踪迹。沮丧中带着几分兴奋,终于第一次品尝到被上帝亲吻过的美酒。

晚餐落坐在距老城一街之隔的开放式酒楼,我们兴奋地从各个角度凝望东边的老城。此时的晚霞像艺术家手中的色彩,将西边的围墙抹成金色 ,三教圣迹顿时透亮起来,仿佛随着这暮色从城中走了出来……

最耀眼的莫过于圆顶清真寺,金顶折射着夕光,溢出一种神的力量。这块伊斯兰信徒的圣地和犹太人、基督徒心中的圣殿山,在各种厮杀与争斗中饱经沧桑。弥赛亚、耶稣、穆罕默德显灵在同一块土地,希冀所有民族能融为一体,但现实与信仰似乎难以找到交集,这里流淌着血泪般的神圣。

最灰冷的是哭墙,长长的斜晖试图撒满墙面,让犹太人在光与暗中诉说绵延的苦难。这座最终毁于罗马人的第二圣殿残存下来的西墙,是犹太教的第一圣地。无论犹太人流落到世界哪个角落,这都是他们精神生命的归宿。

最挺拔的圣墓教堂,尖耸着争夺那泛红的晚霞。这座复活大堂在公元四世纪,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圣海伦娜下令建于耶稣蒙难之小山包上,耶稣基督托胎人形来拯救世界,在此遇难、安葬、复活。千百年的洗礼,教派纷争,但终究是基督教的圣殿。

望着这落日下珍珠般的耶路撒冷旧城,心中已无大小,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三大宗教的母地。它离天堂最近,离世俗最远。打造了犹太民族的脊梁 ,开启了犹太民族的智慧。

夜深,我们围坐在茶几旁,法师问我:耶路撒冷之神圣,催生了太多的艺术作品,西方哪位音乐家将这凝固而空灵的信仰表达最好?我想,巴洛克时期英籍德国天才作曲家享德尔可担此殊荣。我依然打开音箱,选择了享德尔仅用一个月时间创作的伟大作品清唱剧《弥赛亚》。

这部音乐圣经以流水般的音符涓涌着旧约、新约的神意,灵修与思考的乐曲直击人类灵魂。独创的音乐有着令人惊叹的穿透力,华丽而高尚。亨德尔极尽咏叹调的丰富与豪奢,辅之于动听的华饰和拖腔旋律,抒发深邃的情感。简朴深厚的合唱与坚实有力的和声在主复调上交替流动,仿佛就是来自天籁圣主的声音。它风靡于世,滋润于心。不朽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唤起过英王,拯救过无数心灵,它像福音的种子撒播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在音乐中寻找这块神奇的土地,夜晚宁静中的悠扬旋律诠释了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那么契合,那么祥和。

耶路撒冷,你这和平之城,似乎早已插上了那歌声的翅膀……

撰文:任晓剑

照片提供:倩娃儿

戳这里👇查看前文

笔走随心 | 有一种色彩, 叫作“摩洛哥”,造就了全世界最美的梦

笔走随心 | 梦幻之旅系列 有一种色彩 叫作“摩洛哥”

此篇文章刊登于《澳中商圈》2019年7月刊,悠闲假日 LEISURELY HOLIDAY,P20-P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