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萌周记29:澳洲四个第一的华裔市长和今日的后生可畏

 澳中商圈 2021-01-06


今年10月维州各个市级政府市长和议员竞选如火如荼,尤其突出的风景是华人参选异常热烈,初步估计有20多名候选人。仅仅墨尔本市政府就有8位华人参选:久经沙场的Jennifer Yang杨千慧上届以微弱选票败选,这届再度挑战市长竞选;曾获得维州杰出青年的Wesa Chau邹慧心和新面孔Gricol Yang则竞选副市长;18位候选人中有3位华裔,应该是首次。而59位竞选市议员中还有5位华裔面孔,他们是2008年就担任市议员Kevin Louey雷示人,上一届议员Philip Le Liu 刘乐,新面孔Serena Lu Jiang姜碌,Jason Chang,Dashi Zhang,这样整个墨尔本市政府竞选中就有8位华裔背景,当然,其他市政府包括著名的Boxhill的白马市,据说也有6位。

参选人数首次如此众多足以说明三点,第一:华人自身参政热情的高涨。第二:英语能力和参政的经验整体的提升。第三华裔移民数量的增加,影响了主流对于华裔选票的极大重视。由此也说明,澳洲华人参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向成熟发展
为此首先我们要全面认识澳洲的政治体系。澳洲有三级政府:联邦政府,省(州)政府和地方市政府。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外交,社会保障,医疗,移民,国防以及税收;省(州)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治安,教育,医院以及道路交通;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城市规划,城市设施建设以及有关小区服务等。目前的华人从政,大部分都集中在市议会一级。

华人移民澳大利亚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海外华人,无论在澳美欧,还是东南亚,大多经历了从三“刀”(菜刀、裁缝刀、理发刀),再到三“师”(律师、医师、专业技师)的变化,而现在正迈向更高阶段的三“家”(资本家、科学家、企业家)在这漫长岁月中,一个成熟的华人社会逐步形成,华人的社会地位、参政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留学生人数和背后经济实力的的增加,华人积极参政的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更是掀开了澳大利亚历史上华人参政的新篇章。
在市议会层面,由于涉及的选民人数较少且华裔选民比例较高,所以,获选的华裔市议员不仅来自包括工党及自由党等澳洲的主流政党,也有来自较小的政党,甚至是独立候选人。这些华裔参选人在各市议会的成功当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华人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为华人进一步参与各省(州)及联邦政治进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这里挂一漏万,仅仅选择性地回顾一下以往的四个第一的华裔市长。

看点

01


林氏父女同为达尔文市“首位”华裔市长


1984年艾力克·林(Alec Fong Lim )首次竞选上达尔文市市长,是全澳有史以来第一位首府级城市华裔市长而更令人感叹的是,他的女儿,卡特丽娜·林(Katrina Fong Lim)在2012年成为达尔文市历史上首位华裔女性市长。1990年9月,艾力克因中风去世。时任北领地首席部长马歇尔·佩伦(Marshall Perron)认为,艾力克·林是澳大利亚最成功的多元文化社区的标志,在其从政生涯中是达尔文市最优秀的对外使者。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艾力克去世后,为纪念这位达尔文市的首任华裔市长,该地区的一个选区被命名为林选区。

图片来自ABC News)


看点

02


黄国鑫:从中国移民澳洲的首位华人市长


上面艾力克·林可以说是第一位黄皮肤的华裔市长,但他是第4代移民,出生在澳洲,不会讲汉语,也没有华人的生活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2000年5月从中国大陆四川经过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的黄国鑫当上南澳阿德雷德市长后,澳大利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首位华人市长。

黄国鑫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当年华人在阿德莱德只有2%,但仅仅依靠华人的选票黄国鑫是不能成功的他总结,成功的要素有三:本事、人事、天时。”很多人担心华人参政会不会受到歧视,以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会。虽然确实有少数人有种族歧视,增加你参政的难度,但这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才能,是不是华人并不重要,大部分选举人教育素质比较高,也很理性,他们选你最主要的还是看你的本事,能否胜任。”


看点

03


苏震西:墨尔本首次推行全民普选所产生的市长


来自中国香港的华人苏震西(John So)先生为2001年墨尔本首次推行全民普选所产生的市长,当时华人选票在选举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所以他的当选完全是其政治能力获得主流社会认同的结果。同时他不仅连任两届的市长,更和来自其它国家的676位市长角逐,成功当选为“全球最佳市长”

苏震西被视为“一个新移民成功的故事”、“体现了澳洲梦想”。苏震西17岁到澳洲留学,在墨尔本的大学取得理学士和教育文凭后,在当地中学教了8年书,1976年开始在唐人街做餐馆生意,凭连锁式饭店“龙舫酒楼”在当地打响名声。由于感到当地华侨遇到困难不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苏震西便开始从政。1991年,苏震西成功竞选市议员并连任多届。他后来2001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当市长期间为墨尔本市容增添了很多色彩,包括免费观光电车就是那个时候设立的。那个时候的墨尔本真心是黄金时代,每次去都愿意多呆一会儿,我也曾去过他家,非常典雅有品位。

当2006年墨尔本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后,苏震西的人气升上新高,竟有乐队自发地创作了歌曲《约翰,是我的兄弟》到处传唱,那时候我们华人发自内心地为他骄傲。“兄弟”这是多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华人的认同,简直更像一幅全世界民族大融合的美景。


看点

04


悉尼市政府的华裔面孔

1991年9月,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曾筱龙当选为悉尼副市长。从1991年至1999年期间连任两届悉尼副市长。他是第一位被选入悉尼市议会的华裔人士

邬延祥曾于1995年成功当选纽省艾士菲市首位华裔独立议员,在任期间他对当地华人社区颇有建树,并积累了很多地方政府管理经验。邬延祥后任公民互助会会长,并是世纪勋章得主。2004年他被澳洲民主党选拔为该党进军悉尼市议会的首席候选人,率领其它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悉尼市长及市议员。

当然这些年联邦和州议员也涌现了很多华裔面孔,还有大量的各个市政府华裔市长和市议员的诞生,这里面不能一一列举了。


看点

05


后生可畏——未来华人参政力量


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被隔离了更有时间了,维州市政府参选的华人第一次如此众多,而著名华人居住区白马市在今年增加一个区,分成了11个小选区,每个选区选出1位市议员,由总共11位市议员组成新一届市议会。据我所知的就有6个华人参与竞选,他们是马贺安,雷明志,吴敏文,刘昱婷,苏丹,李珊珊。那么其他市政府还有Glen Eira市的张丽,Stella Yee,参选Manningham的Sophia Sun,参选云登市的Larry Zhao,Jasmine Hill, 参选Kingston的Jacky Sun等。

首先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庆贺,无论这其中是否有诸多不成熟的因素,从大方向看,绝对是好事情,我们华人还是应该大力支持。在澳洲华人参政道路一定曲折的,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这中间自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微信群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某些人带着功利的目的,是为了捞名气;有的认为某某不够资格,走到主流给华人丢脸;有人认为华人参选太多,反而分散华人的选票,华人应该团结起来推举一个有实力的华人候选人。比如有悉尼市议会选举时,知名华人何健刚与曾筱龙同时参选,为了不分散了力量,在竞选时何健刚主动退让……当然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水至清则无鱼,华人参政过程中肯定也是参差不齐,有勇气站出来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就首先值得称赞。多包容,多保护华人参政的积极性,是我们华人应该共同维护的人文环境

选民,无论是澳洲人,还是华人,我相信大家的素质都是很高的,无论是候选人还是选民,自然明白,我们首先是一个澳洲人,然后是华裔背景,选票的考量除了候选人的综合能力,参政经验,社会责任心,还有他背后的政党,竞选纲领以及每个候选人的三观当然这里不乏有不了解情况糊里糊涂画选票的,但是提高华人选民的认识这也是在华人参政整个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选民一定要重视自己手中的权力,认真考量,这样选举上来了的华裔也一定是能代表华人的形象,为华人增光添彩,比如上面几个首位的市长,真金不怕火炼,无论各方面怎么质疑,一直是澳洲华裔移民历史上的里程碑。

最后祝愿我们此次候选人们,无论胜负,我们都为你们的勇敢,社会责任心和挑战精神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