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屠夫”马斯克:没有人比我更懂“割韭菜” | 汽智

 汽车有智慧 2021-01-06
对于特斯拉老车主们来说,降价早就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特斯拉就会传出降价的消息。毕竟,没有人比马斯克更懂如何在中国市场“割韭菜”。
日前,特斯拉Model S车型的售价再次下调,降幅达到2.3万元。其中,长续航版本的售价,由原来的75.69万元下调至73.39万元,高性能版本的售价,由原先的85.69万元下调至83.3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价格的下调,距离13天前的Model 3的降价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如此频繁的降价,也难免引来各方的“口诛讨伐”。


频繁降价惹来消费者维权
前不久特斯拉与拼多多的“互撕”大战,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了解,当时拼多多自掏腰包补贴后,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还达到251800元。
但是,10月1日降价后的官方价格竟然直接跌破25万大关,来到了249900元。此外,续航里程还从445公里提升至468公里。这种“加量还减价”的政策,实在让许多刚提完车的老车主心碎一地。
而与此同时,还有车主反映,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刻意隐瞒车辆即将降价的事实,并诱导和欺骗消费者提前提车。
维权车主表示,其在今年9月19日交付订购Model 3的定金,而后在网络上看到有关文章提示月底或者国庆期间降价并增加配置,但在其向销售询问此事,销售告知没有此事并诱导其价格没变动,车主便在25日完成提车。但仅仅过了一周时间,该车价格就下调超2万元,随即引发车主不满并维权。
对此,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回应,特斯拉的直营模式使价格体现变得公开透明,消费者会在第一时间获知价格变化信息,我们的确实是希望消费者能拥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很显然,特斯拉方面的回应并未提及要如何补偿国庆前提车的车主,很难令维权车主满意。长此以往,将难免在一定程度地对用户维系、品牌形象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同样是降价,为何新势力就是“割韭菜”?
其实,对于新车售价降低,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一众造车新势力这里,就总能激起用户不满的情绪。此前,小鹏汽车也因为降价事件,陷入到维权风波。那么,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对此,汽车有智慧采访到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他表示,传统车企的产品降价一般是通过经销商来进行的,产品价格普遍存在一定的折扣与弹性,因此降价这件事,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感觉。
的确,反观新势力,他们在产品方面的降价往往来的比较直接,而这种过于刚性的降价方式,相对来说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些反感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车企降价是优惠,而造车新势力降价反而给人一种“割韭菜”的既视感。


为冲刺50万的年销量目标 “背水一战”
选择降价的同时还要承受非议,这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那特斯拉还为何要频繁降价呢?事实上,特斯拉近期的降价策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冲刺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2019年,特斯拉全年累计交付了36.75万辆,同比增长50%。具体到细分车型, Model S、Model X两款车在2019年一共生产了17,933辆,交付量为19,450辆,而Model 3一共生产了86,958辆,交付量为92,550辆占总交付量的83%。
基于2019年的业绩,今年年初,特斯拉制定了50年辆的年度销量目标,但谁也没料到年初突发了新冠疫情。受此影响,车市进一步呈现下滑态势,特斯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截至9月30日,特斯拉交付新车数量为31.84万辆,离年终目标还差18.16万辆。
要想成功完成年销量目标,这就意味着特斯拉要在剩下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实现环比近14%的增长,这对任何一家电动车企来说都是不易实现的数字,哪怕是特斯拉。
诚如近日马斯克写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提到的:“能否达成年度目标,本年度的第四个季度至关重要,大家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产能与销量。”降价,成了特斯拉力求完成年度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频繁降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野心。马斯克曾在采访时说过:“我不知道什么是放弃,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我死去。”因此,为了在第四季度结束之前完成年度目标,马斯克不得不试图通过降价等方式“背水一战”。
采写 | 唐倩
编辑 | 敬远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商务微信:Amarantine113
联系邮箱:wangning8801@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