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层和顶层真的不能买吗

 现在出发不算晚 2021-01-06

对于初次购房的刚需朋友来说,挑选房子除了容积率、绿化、楼、间距、红线、内外不利因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点,那就是楼层。现在小区大致分为三类,高层小区也是现在的主流产品,多层小区除了老小区,现在新建的一般都是在郊区,还有一种叫高层加洋房的配置,也叫高低配,或者叫伪洋房。像这种伪洋房的容积率一般是在二到三之间,很多首次购房的朋友会问,那到底高层住的舒服呢还是多层次的舒服?那其实关于这点,关键是你个人的喜好,那一般来说,高层的视野比较开阔,心情烦闷的时候站在阳台上看一看远方,心情瞬间会好很多。高层呢,通风大,到了夏天你开了南北窗,对流风强劲,晚上还会有丝丝凉意,可以说不开空调也很凉快,而且这个高层蚊虫也比较少。那另外高层一般会比这个多层采光要更好一些,日照时间长,有的高层可以保持到冬天,全天都可以达到这个太阳的日照。而且从这个建筑质量上来看,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筑标准会高于多层。那当然多层有它的这个优势的地方,比如多层的得房率会比高层的多一些。高层需要很多的公摊面积,比如说这个消防电梯、电梯、等候厅等等,多层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公摊。从房屋的结构上来看,多层也比高层要好一些。一般来说,多层是坐北朝南,可以很容易的做到南北通风,室内使用的面积比较大,房型也会更加的合理。而高层现在刚需产品的一般是两梯三户或者是两梯四户。中间两户不容易做到南北通透,其实两边的边户朝阳面也会比这个多层要差一些。而另外现在产品多层或者高层都会配电梯,所以从这点来看都差不多。只不过一旦停电,多层是很容易就爬上去了,但是这高层爬上去就很辛苦了。那如果说您特别看重户型结构呢,那不妨你选择多层,如果说你特别在意通风和采光,而且能够做到这个极目远眺的话,那你不妨选择高层,在这一块儿,真的没有太多的个人建议,那一切的就看您自己的偏好。但是有一点对于刚需朋友来说,主要还是看你手里的钱,尤其是第一套住房,因为你没有底仓的支撑,那几乎全是靠自己的积蓄,还有父母的钱。而大多数会选择高层,那相对来说高层的性价变得会更高一些。最近有很多粉丝私信不懂如何来挑选楼层,那咱今天就告诉你如何来挑选楼层。长期来看,不管是多层还是高层。从大多数人一张嘴就会说,不要选底层,不要选顶层,底层采光差、潮湿重、蚊虫多、环境脏,顶楼夏天太热容易漏水,生活常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家先不要抱怨这么多,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大家说的这些情况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经济学的本身就是取舍和交换,一楼和顶楼当然有很多诸多不利的因素,那完全可以用赠送面积和折扣价格来抵消这些不利的因素。所以记住这句话,一楼送花园送地下室能买,顶楼又隔热,有挑高送,复式送露台能买。那如果没有赠送面积有折扣也可以啊。那不管是一楼还是顶楼,只要在价格上能够比中间层少百分之十以上,都值得考虑。那如果说你对楼层没有特殊的癖好,同时资金还紧张的话,那你就大胆的去买底层或者顶楼,放心住,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在二手市场,不管是底楼还是顶楼呢,售价未必会低于其他楼层,那当然还要看你会卖不会卖,买房有技巧,卖房当然更有技巧。那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了,我一不要赠送,二不要折扣,但是我就是不要这个底层和顶层,那该怎么选到底几楼住的最舒服?各位记住了,无电梯的多层大家常说的是金三银四,也就是三楼和四楼是比较舒服的。选择高层的话,如果你买房资金充裕,可以选择中高层,视野好,或者说除了顶层越高越好,那总得来说如何选择楼层?还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情况,一是考虑到资金,二是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情况。那比如说家里有老人的,应该就选择低楼层,因为高层对于老人来说出行不便,万一停电了爬楼梯。这就麻烦了。那当然现在停电的几率很小,不像我们小时候,停电就是家常便饭。那对于年轻来说,楼层不妨选高一点的,遮挡少、采光好,而且受到外界干扰的因素也小,自然景观也比较好,所以真的没有哪个楼层是最佳楼层,只和自己的自身需求有关。那如果说你所在的小区某一个楼层卖不出去,那只能说这个楼盘的条件太差,接盘侠太少,而不是楼层的因素。另外一点就是打算买二层和三层的朋友要注意了,如果一层是商业用房的话,需要注意的是商业的门头构造会不会影响到你的采光,那还有一点就是噪音的影响啊,当然这个可以装这个隔音窗。那另外还有就是开发商现在为了外立面好看,会做外面的腰线,腰线也容易造成楼层的阳光的遮挡,这一点往往在这个开发商的风险提示当中,会有需要我们自己认真的阅读。那当然这些都不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房子最最需要我们关注的真的不是房子的品质,而是房子下面这块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