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14:艺兰在四季交替中等待

 第一香笔记 2021-01-07

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话:小孩子想过年,大人望做田。这是不同年龄人希望与等待的真实写照。人们对未来的等待总是感觉那么地美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还是在干大集体,儿时家中太穷苦,平时饭都吃不饱,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可想而知。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人们终于等到了渴望已久的新政策,慢慢地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有了点起色,自己可以搞农副业了,养点家禽家畜,种些瓜果蔬菜等。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人们的生活在勤劳中得到了改善。这个时候作为孩童时代的我是多么盼望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亲戚,因为过节与来亲戚父母才会弄好吃的来招待,这个时候自然就要沾点光了。然而,对于余粮不足的家庭来说,大人们感觉是过劫,年底要清欠,还要备年货走亲戚,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个时候还有这么一句话在流传:有钱的人过年,无钱的人过关。

小孩子想着过年有新衣服穿,还可以收到大人给的几毛压岁钱,当然像这样的等待自是十分地美好。而家中的大人则不同了,不仅要把家庭的基本生活运转好,还要有余存过年,否则那就是怎么才能过关的问题了。愁都愁死了,何来的快乐?因此,大人们总是在盼望来年风调雨顺靠勤劳来增加收获。这就是小孩与大人们处在位置不同,对生活的期许与等待亦大不相同。

艺兰者一样在四季交替中等待着那份美好的到来,从请种到种植,从配料到选盆,甚至于对栽培环境的营造,都是怀揣着梦想与满满的期许。从一个小芽的钻出盆面看起,欣赏细微特征如红彩尖与小米粒状白峰,再大一点看新芽上的彩、沙、晕乃至筋纹粗、细、疏、朗分布,是呈细密如麻状,还是稀稀拉拉粗而通顶。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当今兰界在鉴别鉴赏存在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对赤壳素当麻壳素在错误表达。麻:是指密密麻麻,细密如麻之意。形容筋纹细而密度大断续较多,故麻壳素不以筋纹通顶与否之说,更不是指苞衣壳的显色,而是筋纹形态的一种表述。相反,如筋纹粗疏朗通顶,其意则是稀稀拉拉粗而通顶,出好花的概率较高,像春兰中经典荷瓣的苞衣壳上的筋纹显现。在原兰花鉴别鉴赏的基础上开拓发展创新的理念是对的,这符合事物发展观的要求,但是把老标准用来歪解就错了,长久下去就会误导大众把方向给带偏了。

如今流行的彩素彩虹素一词就是不错,让人一听就十分明了并知道是被赤壳素囊括其中。这是在正确的基础上去发展,这才有壮大的可能,而不是靠噱头或篡改原意来实现标新立异。麻,是兰花苞衣壳上筋纹密度的形容,而非指色彩。关于麻壳素的正确解读古兰谱上都有清晰的说明,用心的兰友都可以查证得到。现转录沈渊如 沈荫椿《兰花》论麻:苞叶上不通梢达顶的短筋,称麻。麻之粗细、长短不匀,排列比较紧密,这种俗为麻络,如相互之间空阔稀疏,又布满异彩沙晕,往往多出奇瓣或异种素心瓣。麻由于颜色各异,可分为青麻、红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据花苞出土时间早,分为深与浅之分。当然,这是本文的题外话就此略过,改天再详细论述。

像春兰、春剑、莲瓣等1-2朵花的兰种,在新芽刚钻出盆面的几天里最容易辨别出是否出绿素,当然,对赤壳素无效。对多花兰新芽也不准。多花兰品种的纯绿新芽并不代表会出绿素花,故有蕙拐子与多花拐子之说。多花品种花苞则重彩与沙晕、筋纹的识别。

叶芽在等待中最快时以每天3毫米的速度在继续长大,依然会透露出生物密码信息,例如,脚壳的紧裹与松散、内扣等特征都有说法的。展叶后叶片形态也是可观可赏的,像鼻龙开阔,叶尾承露如汤勺,缘齿粗细与否。叶面、叶尖形态,叶质糯润与厚硬。叶色可分淡绿、深绿或有无泽等。

在叶芽、花芽生长等待的过程中,对传统铭品的生物特征加深认知,对未知的新花与赌草也是一个印证与学习的机会。对精品、极品等传世新品的诸多期许中在四季交替中给予无限美好的等待,这就是艺兰人的乐趣所在。20210106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是春兰荷瓣的株形叶态与花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