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淳安余氏:下洲(万荣公一)

 淳安老家千岛湖 2021-01-07

下洲余氏存谱

1、《遂安萝蔓世家下洲余氏族谱》

(清)余诰主修,余明宣等编修。清道光二年至三年(1822-1823)尚忠堂木活字本,二 册。存卷一、五。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下洲余氏宗谱。

始祖:万荣,字立贵,行四白。唐末自遂安萝蔓塘迁居下洲永宁庄。

卷首凡例、首事列名、各堂谱首(宗庆、集义、五有、流光、永德、永本、永宁、永福、鼎义、世义、世英、德星、德和、义荣、嘉义、和义、永义、义宣、永居),卷一谱序(陈资善、毛一公、裔孙西、林维翰、周景柱、后裔奎、文蔚,以及儒洪、松林、油坂等各宗旧序)、正德、万历、乾隆修谱名讳,宗约、祭文、下洲里居图及景诗、项家源、辛年塘里居图记、祠堂记(鼓公永宁庄记、永本堂、世英堂、义荣堂记,鏋公迁居挥扬记)、余詠表、引证书目、氏原及源流派别考等,卷五奏议、寿文、墓志铭等。

上海图书馆 藏,网站上传谱头。

2、《遂安萝蔓世家下洲余氏族谱》

八卷。余登穀主修。1947年尚忠堂木活字本,十六册,书名据卷端题。书签、版心题萝蔓世家下洲余氏宗谱。书名页题余氏宗谱。卷一谱序、凡例、家训、宗约、祭祀、里居图、八景诗、祠堂记、世系考、复姓表、纪年考、古世系图等。卷二至卷六世系,卷七敕命、奏疏奏议、贺文、寿文、行述、祭文、坟图、墓志、像赞等,卷八列传、节传、多佃、跋等。

慈溪市励双杰收藏

3、《遂安萝蔓余氏族谱》

二卷,纂修者不详。清抄本,一册。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萝蔓余氏宗谱。记事至清乾隆间。

五代时,万荣自萝蔓塘迁居下洲永宁庄,其后裔绶四又迁下洲南庄,此 为南庄谱。卷载世系、诰命、表疏、宗约、祭仪、传记、墓考等。

上海图书馆藏。

4、《下洲余氏宗谱》

开化县余来金主修,2003年八修排印本,二册(上下卷),精装,书名据书衣、书背题,内题萝蔓世家下洲余氏宗谱。上卷新修首事列名、倡议书、序言、捐资、凡例、人物考录、迁徙考,古世系,及影印清宣统三年木活字本, 下卷续修排印本(世系)。清宣统三年木活字本,卷一旧序、凡例、跋、家训宗约、下洲里居图景诗堂记、考叙,卷二至卷六为世系,万荣公一世至二十世祖系图,二十一世至二十五世集义堂、鼎义堂、世义堂、世英堂、德星堂、义荣堂、嘉义堂、永义堂世系,廿六世至三十世集义堂、鼎义堂、世义堂、世英堂、德星堂、德和堂、义荣堂、嘉义堂、永义堂、义宣堂世系,卷七敕命、贺文、寿文,祖坟、圹图,卷八列传、文传。

淳安档案馆收藏,淳安图书馆翻印。

源流迁徙

下洲(夏洲)余氏族谱,以禹后罕公为得姓始祖,仁瞻公为临淮始祖,蝉公为许州始祖,宏略为京口始祖,大康公为萝蔓始祖。瑶公,又名端(谱写作瑞),字开说,号云泉,生子六镇、远、永、昕、鼓、陆。镇生清,居蔓蔓塘。远居平坦社,又迁新安。永生延俊(随父居坦社,子元谅同子旺居衢之龙尾山前青嶂下,后迁忻岸、西安即衢州、婺、信各地)、延侃(迁居开化金溪高屏,分迁遂安,为璜堂支派)、延仪(汀州刺史,居萝蔓塘)、延英(闽泉州刺史,居萝蔓塘),后迁开化芳山。昕,又名周,居丰厚里。鼓,又名同,生以礼、以仁、以义,迁居风沂鼎建永宁庄。陆,又名讷,仕饶州鄱阳令,子达任建阳令。

同公(又名鼓公)为避黄巢义军战乱,率子从逐安萝蔓塘避居下洲永宁庄, 生以礼、以仁、以义。以礼生万福、万顷、万璧、万荣、万寿。下洲余氏以万荣 (字立贵)为始祖。万荣生四子元谅、元勋、元文、元善。

元谅四世孙金公(永嘉主簿)迁瓦片丘之东珠水,五世孙远公迁安徽歙县余岸,有进士执度其后。四世孙富公迁淳安万年乡寨后(今威坪镇)。五世孙东美公任山阳县令迁湖北。

元谅之信公派十七世孙永敬公迁九都磕峰,为伊家孔始祖(今枫树岭镇),创立永庆堂。其后裔二十四世孙益棋公又分迁开化六都项家源(今汾口镇),创立宗庆堂。三十一世生茂于1950年迁湛川(今汾口镇)靠亲定居。

元谅之仅公派十三世孙寿四公因永宁庄火灾而迁下洲鼎建下洲南庄,由于沿庄三水缠绕,形如川字,号曰锦川堂。同世孙思仁公迁门前,创立永义堂。寿四公长孙十五世孙富仍公又迁至下洲富赖村,即后来的夏洲村上宅,创立集义堂。次孙廷珏公(十五世)迁夏洲村下宅。

廷玉公有五子,曰永真、可真、益真、安真、惟真,其子孙在夏洲村下宅合建众芳堂,又称小祠堂。

永真公次子启公之二十世孙鏋公于明迁十都湖田边(横沿后门),为挥扬始祖,创立五有堂。二十二世孙应兆公迁居富赖下洲村,创立流光堂(后失传)。

可真公裔孙迁百亩坂下车头,为大墅故壤,创立永德堂。

益真公仍居下洲南庄,创立永本堂。后因被水所淹,其二十四世孙福英公于明末迁风沂桥重立永本堂。其二十二世孙应朋公迁居九都辛年塘(今枫树岭镇新源塘),为始祖,创立永睦堂。自珍公又迁百亩坂。

安真公次子景公(十七世)迁富同庄,四子昭公及其十八世孙洵公于明迁迪州坂(芦花坑),创立永福堂。

惟真公居下洲富赖村下宅,有三子,名曰灵、元、昕。约明嘉靖年间,灵公长子十八世孙濠公及后裔创立鼎义堂(又称十年门里)。次子十八世孙澄公及长子柏公之长孙铨公(二十世)创立世义堂,又叫玮宅门里。柏公次子二十世孙锾公创立世英堂,又叫锾宅门里。锾公次子琼公之二十三世孙宗宪公,又从世英堂分派,创立德星堂,又称末头门里。这就是澄公派的所谓里外三门。宗宪公之二十六世孙璇运公又于清初从夏洲迁桥头,创立德和堂。澄公次子桧公及裔孙创立义荣堂,又称四年门里。惟真公次子十七世孙元公及裔孙创立嘉义堂,又称三年门里。三子昕公及裔孙创立和义堂,又称塘沿门里。

元善之伟公派十五世孙成公因永宁庄失火而迁居后门村,创立义宣堂。仪公派十一世孙日进公(国监生)迁泮源(毛家),创立光启堂。

夏洲有“九门十三厅”之称。九门系指上宅门里、三年门里、塘沿门里、四年门里、十年门里、玮宅门里、锾宅门里、末头门里、门前门里。每门都各有厅堂。十三厅即集义堂、嘉义堂、和义堂、义荣堂、鼎义堂、世义堂、世英堂、德星堂、流光堂、永义堂,加尚忠堂、众芳堂、敦本堂。尚忠堂是万荣公后裔之大祠堂,众芳堂为廷珏公后裔之小祠堂。敦本堂为夏洲村公益议事之堂。1960年,因新安江电站建设水库移居,由政府安排分别迁居浙江开化县池淮镇坝头,江西省德兴市香屯,柏垣大洲,五星,金溪县河源乡孔坊墩头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