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沙关概况

 mgd6503 2021-01-07

陡山河乡白沙关村村情概况2020.7

文章来源: 陡山河乡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2-31        浏览次数: 1        打印

陡山河乡白沙关村村情概况

白沙关村位于陡山河乡最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全村33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6572449人,其中党员47人,农村五保户2526人,低保104117人,依据程序,20146月共精准识别贫困户3687人,2014年度脱贫14(三上组陈继安);2015年度贫困户人口无变动;2016年度贫困人ロ因病故减少2(许湾组胡良玉和中心洼组徐家秀)2016年末贫困人ロ为3685(含已脱贫14)2017年末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86人;2017年度新识别新增贫困户47(罗以金、程华香、刘太付、陈良仕),新増人ロ1(杨裕秀),纳入集中供养减少22(郭忠义、罗千枝),死亡减少33(陈文学、罗传志、范玉娥),动态核査清退2(罗丹、陈良增)2018年脱贫27人(罗长松、罗千锋),死亡33人(程华香、刘太付、陈良仕)。2018年底全村已完成减贫32(20141户,201726,20185)2018年底未脱贫人ロ共511(罗桓、罗以金、罗厚登、罗传强、陈功清)2018年度全村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45%,符合国家贫困人口控制标准要求。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49人(罗以金、罗厚登、罗传强、陈功清),因病自然死亡33人,有贫困人ロ3480人,未脱贫人ロ12(罗桓、李有香)2020年以来自然死亡1人,入伍1人,现有贫困人口3478人。

白沙关村是以革命纪念地白沙关命名的。白沙关最早见于宋太祖开宝六年石雕上有“白沙关字样”,在宋以前北魏书《地理志》中就有白沙关一词,那时的白沙 关是否指现在的白沙关笔者无从考证,仅从清乾隆三十五年光州知府高兆煌编《光州志》中查证,孟洪于1235年即宗理宗端平2年修筑白沙关,白沙关地处江淮岭上, 前檐水流河南,后檐水流湖北,地处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至192971日。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了白沙关万人暴动,赶走了盘踞于白沙关上的反动地主武装白沙关头子胡道济、邱举贤、筢成伯、成秉银。解放后白沙关被河南省颁布为革命文物重 点保护单位。 白沙关万人暴动后,罗冲、罗下湾、罗榜、陈冲东西裴洼、浒湾、袁榜、程榜、 三合湾、大李湾、中心洼、黑洼、黑塘洼等村青壮年纷纷参加革命当红军,一次就 参加了500多人。白沙关成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光山县弦南区苏维埃政府就设在罗 冲罗氏祠,罗氏祠也成了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关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革命烈士的鲜血,每一个自然 河乡志文化系列丛书 村都有革命烈士,特别是罗姓和陈姓,为革命牺牲上百人。知名的红军首长有罗明高、罗明富、罗明榜、陈德志、陈道升、陈守信、游正刚、程荣耀、邱进敏等十几 名。在册革命烈士近300人。 白沙关因孟珙建一座大关,又称大关冲,孟珙同时在小关坳建一座小关,故张湾村、李湾村所在地又称小关冲 白沙关村即大关冲,与张湾村、李湾村只隔着中间一条山岭,山岭西属小关冲, 东属大关冲。这条山岭起脉于槐店村中心寨,沿三合湾后岭蜿蜒而上,至李湾村下油榨、上油榨,经马坳至石八洼达张湾村陈湾、罗前湾、向上至黑洼、白树咀直上擂鼓台,擂鼓台东方即著名的白沙关,白沙关的东方一座山头叫望风尖。故从前风水先生把望风尖称做白沙关的哨兵。擂鼓台称为白沙关的镇关大将。 在战争年代,白沙关守军在望风尖上竖一面大旗,大旗向西倒表示东面来了敌 人,大旗向东倒说明西面来了敌人。擂鼓台上摆放18面战鼓,一有敌情,便令士 兵擂响战鼓,各路援兵便会冲向白沙关 从望风尖再向东,便是著名的太平寨。再向东,便是白沙关村的主要林区,人 们习惯称为山里头,有名的如栗子树坳、老龙角、茶园沟、掉金沟、合风坳、南沟 北沟、石二洼、码头、江山岩、侉子岩等。这些山上栽培着杉树、松树、油茶、茶叶 板栗等,经济效益很可观。同时,人力开发不及的山上还自然生长着薪炭林,生态 公益林。山里头山深林密,环境幽静、空气新鲜,山里长寿老人很多。宜居宜林。 在白沙关的北下方,1959年冬在邻邦大队的援助下,白沙关大队修筑了一座 水库,因在罗棚子上方。人们就把它叫做罗棚子水库,因为1959年我地大旱,田 地颗粒无收,加之浮夸风盛行,我地群众吃饭都很艰难,人们才认识到兴修水利的 重要性。故这座水库乃是大旱的产物。罗棚子水库属小型二级水库,可蓄水21万方, 水面54,灌溉面积500亩。 大关冲地处南北两条山岭之间。在两条山岭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平畈,这个大 平畈便是白沙关村水田面积90%的良田所在。这个大畈最下方连接槐店村东畈湾, 沿白沙关小河而上,有袁榜、中心洼、李湾、三合湾、罗榜、程榜、杜洼、罗下湾、 罗冲等自然村的水稻主产田.这些村庄的人们世代耕于斯、生息于斯。1959年修 成了罗鹏子水库后,这一畈田更是旱涝保收,成了大关冲人的金饭碗 沿平畈正中,北连槐店,南通郭家河,从前乃是一条官道。官道旁,现在的村 部所在地沙子坡旧时开有一些小店,再向南,罗棚子、白沙关都开有一些店铺。

1928年,开辟柴山保根据地后,反动地主武装千余人盘据白沙关上,严重阻碍着这块根据地的巩固和向北发展。 192971日,在光山县委和弦南区委的领导下,发动柴山保、郭家河和陡山河南部等地革命红枪会和农民数千人,配合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向白沙关反动地主武装发动进攻。 76日,鄂东北特委及光山县委在白沙关召开万人大会。

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原是一座山寨,相传南宋抗金英雄孟巩将军曾在关上抵御过南侵中原的金兵。有南北两个寨门,两寨门之间贯穿一条长约100余米的小街。石砌寨墙和南寨门已坍塌毁坏,只剩部分残迹。北寨门是三间砖木结构的城楼,楼上为三间通屋,向南开有三个方形花窗,下层中间是一拱卷寨门,两侧间各有房门向南开,设有楼梯可登楼。占地面积67平方米。旧址于1963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将北城楼三间进行了修复,现保存完好。

  白沙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河南通往湖北的交通要隘,向为兵家必争之地。1928年,开辟柴山保根据地后,反动地主武装千余人盘据白沙关上,严重阻碍着这块根据地的巩固和向北发展。192971日,在光山县委和弦南区委的领导下,发动柴山保、郭家河和陡山河南部等地革命红枪会和农民数千人,配合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向白沙关反动地主武装发动进攻。事先,党和红军领导人曹学楷、郑位三、徐向前、戴克敏、吴焕先、王树声等,分别到暴动队伍驻地作战前动员。71日凌晨,暴动大军分为三路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战斗打响,罗冲一带农民在“豫南红学司令部”骨干、秘密共产党员罗明高、黄沙生的带领下,从敌人阵营中冲杀出来,内外配合作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毙伤敌人数百人,余敌弃关逃走,暴动取得了巨大胜利。

  76日,鄂东北特委及光山县委在白沙关召开万人大会。曹学楷、徐向前等在会上报告了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各项政策,宣布光山县弦南区(柴山保地区)苏维埃政府和农民赤卫队正式成立。会后,群众纷纷要求参军,红军队伍迅速扩大。

白沙关暴动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初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对打通“黄麻、光山到罗山、商城、固始到六安”的革命通道,对鄂豫边区革命的壮大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1929年白沙关万人暴动后,中国共产党在罗冲罗氏词成立了光山县弦南区苏 维埃政府,同时在罗氏祠设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由私塾先生罗明乐白天教学生读 书,夜晚给农民讲课,宣传革命道理。大革命低潮时,讲习所停办,由程寿亭,罗 明乐在此办私塾。解放前,整个大关冲只有这一馆私塾,上学的都是地主,富农和 土豪的子弟,贫苦农民的孩子根本无钱上学 解放后,政府派一名公办教师潘宝恒来罗氏祠办起了初级小学,先后请了民办 代课教师罗传霞、胡老师在此教书。1957年苏绪寿又来此校负责,办起了完小 1964,耕读小学遍地开花,白沙关村大一点的自然村都办起了耕读小学。耕读小学的教室一般都是生产队的保管室,黑板由小队请木匠自制,课桌椅学生自带。 教师由生产小队指定有文化的人担任,教师半天劳动,半天教书,在生产队得工分 学生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所以叫半耕半读。由于那时初解放国家经济不发达,没 有条件发展教育,人民群众中识字的人很少,所以学生读书的热情很高。耕读教育 对扫除文盲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耕读小学因文化大革命停办后,白沙关就保留了 三所小学:罗氏祠小学、陈冲小学,沙子坡小学 到了1973,白沙关大队党支部发动各小队投工献料,在现在的村部上方三合湾沙子坡大平地建一所新校,新校舍分三排,前后两排各12,中间一排6间 厕所、操场、大门齐全。面积为4900平方米。新学校开设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七个班, 有教师15,学生300多人。同时开办陈冲、罗氏祠两个教学点,陈冲教学点 直设在陈冲,2012年因生源枯竭停办。罗氏祠教学点1977年失火,烧了祠堂, 大队在又在罗棚子水库旁公路边儿盖起了瓦房6,把罗氏祠小学迁到这里,叫罗氏祠小学。至2012年也因生源不足停办。这样,整个白沙关村保留了沙子坡大平地中心点,名叫白沙关小学。白沙关小学办至2008,由于生源骤减,只开设12年级和学前班3个班,3年级以上并入槐店明德小学。 2012年秋,学校更名为陡山河乡中心学校白沙关教学点。

解放初期,白沙关村没有卫生室,也没有村医,油榨河小公社设有一个卫生院, 院长成从明,号松泉,带有白沙关李有发、扶太焰两个徒弟,村民有病就请成小先生医治。至1969年成的徒弟扶太焰当兵复员后,才在村里办起了卫生室。卫生室 于1970年也搞过合作医疗,费用都是各生产队分摊的,社员看病只需交五分钱的 挂号费。由于那时搞大集体,经济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合作医疗没办几个月便无钱买药了。村大队卫生室只好停办,1980年村医疗完全单干,自负盈亏。村 民看病治病基本都是自己付钱。自2009年起,政府实行按比例补贴,村民每年交 定费用,办起了合作医疗。村民患病,可报销70%的费用,人民的健康从此得到了保障。同时,政府扶持,村里罗业进、邵青英等筹资建起了新型标准化卫生室 ,卫生室内设诊断所、药房、检査室、健康教育室、治疗室、观察室、配药室、注射 室。购置了各种医疗器具。村民治病小病不出村,有了大病,村医们会陪护去县乡 医院。大病能报销,有些慢性病也被列入医保范围,免费领药治疗 村卫生室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全村村民的卫生医疗负责,适时进 行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负责对本村儿童发放各种预防儿童病的药品和打预防针。 解放前,我地流行病最厉害的是天花,这种病又叫出水痘,患者多为儿童,水痘多发生在头面,开始时起水泡,水泡收敛后形成一个个小肉坑,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麻子,长在人的脸上,就破坏了人的形象,这种病传染很快,一个湾要有一个孩子染上,全湾孩子都难幸免。如果天花没出出来,病毒还可危及孩子的生命。 还有麻疹、秃子、脑膜炎、肺炎等流行性传染病,由于在政府的重视下,采取 了预防接种措施,现在有的传染病也已绝迹,有的也已得到了控制。 现在,政府正积极引导人们注重健康卫生的生活。过去常言“人生七十古来稀”, 现在70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中国正进入美满健康的和谐老龄社会。

现在白沙关是红色旅游区,政府修通了从寸腰石至郭家河的标准化水泥公路,白沙关 游客络绎不绝,南来北往十分方便。 白沙关村有两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47,古皂角树2,古望春树1棵 在大革命时期,白沙关人在党的引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 仆后继。新中国成立后,白沙关人响应党的号召,从互助组,走向初级社再到人民公社,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白沙关村又涌现出一批创业的领军人物,如罗传周、罗拥,带领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创业有成后,又反哺家乡,回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富了许多新县人。再如陈丹,对工作兢兢业业,拼搏奋斗,成为正大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为中国生猪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几年,白沙关人又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努力改变农村面貌,进行新农村建设, 现在多数自然村都修通了水泥公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白沙关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人们, 正昂首挺胸,阔步走向小康之路。

陡山河乡白沙关村

20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