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销书作家分场景解析经典名著:写作小白拿来就用的故事创作模板

 不忘初心r56n8k 2021-01-07

为什么你有灵感、有创意、有独特的故事素材,却写不出吸引人的好故事?甚至连如何写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困扰过我,也一定会困扰很多有小说、剧本或者其它故事创作梦想的写作小白。

照理说,我没有足够的资格去讲如何写好小说或者剧本,毕竟我在这方面没有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也只是这条路上的摸索者、追求者。但是,最近我读到一本好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保拉·穆尼埃,他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理事会员,对推理、惊悚、奇幻、言情等类型的文学作品创作颇有一番研究。

保拉在《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这本书中,以《权力的游戏》《飞跃疯人院》等经典作品为例,理论与场景解读相结合,揭秘了最让好莱坞青睐的“高概念故事”公式,告诉普通写作者如何创作一个能出版、能畅销的好故事。

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利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分析经典作品,颇有了“内行看门道”之感,对于故事创作中的主题确立、情节构思、场景设计有了清晰的思路。

图书封面展示

一、我们为什么写不出好故事

故事能否抓住人心,关键看讲故事的人,只要学会讲故事的技巧,普通人也可以写出好故事。《圣经·旧约》中有一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每个人都不缺故事素材,但我们缺少故事组织能力。就如你想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食材易得,烹煮煎炒的技能却需要用心去琢磨,长期去练习才能获得。

写作并非高大上的事情,尤其是写故事,和做饭炒菜并没有本质区别。写不出好故事,也并非没有文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故事的结构要稳定、逻辑要清晰、情节要冲突,没有做好这3点,是写不出好故事的主要原因。

01 没有规划故事结构

大家都知道,盖房子之前要设计图纸,比如:盖几间房、盖几层楼要先在图纸上体现出来。然而,缺少经验的人在设计图纸之前,通常没有规划每层楼、每间房的功用是什么的意识,导致正式开工后才发现选址不合理、用工不合理、进料不合理,最后只好将就把房子盖成。

盖房需要规划结构和功用,写作亦是如此,需有鲜明的主题,主题就如盖房时要考虑房间的功用;需有稳固的框架支撑,框架就是楼房的主体。就如保拉在《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中所写:

首句:告诉他们你要告诉他们的事情。

故事主体:告诉他们。

末句:告诉他们你告诉过他们的事情。

——优秀的作者会这样处理小说的主题。

02 没有梳理讲述逻辑

要想让读者喜欢你的故事,首先得有一根“线”去引导读者。无论是创作一个影视剧本,还是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一定是在大的主题统领之下,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一连串的事件在作品中接二连三地粉墨登场,才能让人抑制不住阅读的情绪。

没有经验的写作者,通常不会刻意去设计事件在作品中的先后顺序;也不懂如何筛选素材,讲什么、不讲什么,没有取舍;更不会去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是否符合正常逻辑。有人会说,我是按事件真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写的,没有毛病呀!我们很多人都容易掉入“时间线”这个坑,读者最关心的不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关心在这页纸上发生的事情足够有趣。

03 没有设计情节冲突

讲故事可以平铺直叙,但讲一个让人听得入迷的故事,就必须巧妙地设计情节冲突。《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的作者保拉在引言中写道:

国王死了,皇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皇后死于悲伤,这是情节。

显然,加入情节描写后,整个故事更加有吸引力。

如果你想写一个让人读之欲罢不能的故事,就不能平铺直叙,必须在故事中加入情节,制造冲突。然而,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如何合理地加入情节,如何制造冲突呢?这是我们写不出好故事的难点,的确令人感到棘手。本书作者保拉称:“如果想写出能够获得商业成功的小说,你需要在乎情节。”为此,他也用具体的案例告诉我们,道破了畅销书作者们惯用的情节设计技巧。

图书目录展示

二、抓人眼球的故事有哪些特点

作者保拉在书中讲了故事不吸人的十个理由,分别是:

原创知识卡片

把这10条不吸引人的理由进行反推,不难得出结论,吸引人的故事一定刚好能解决这10个问题。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在本书中读到作者对优秀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认为最重要的有3点。

01 用问题驱动情节发展,始终带着读者探索新世界

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就如人生的路并非总是平坦。读者为什么要“围观”我们的故事?根本原因是读者要看“热闹”,在作品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作品中的人物去解决,在挫折、逆境中得到贵人相助,在顺境中遭遇打击,不断解决旧问题,接受新任务,发现新世界,逐步实现成长升级,人生跃迁。

读者在阅读故事时,就会对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关注人物的成长,关心人物是否能渡过难关。因此,抓人的故事总是会不断发生或喜或悲的事件,事件的背后总是纠缠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读者阅读故事时,便会情不自禁地陪着人物哭、陪着人物笑……或悲、或喜、或哭、或爽……悲喜交加。

02 用事件表现人物特质,注重把人物刻画成行动的矛盾体

不要去点评人物性格,更不要点评人物的价值观。写故事不是写公理,优秀的作者很少用“这个人很好”“这个人很坏”去描写人物,他们会设计具体的事件,然后着重描写人物在面对具体事件时所做出的反应。比如,同样是遭人算计,软弱的人会息事宁人、强势的人会当面报仇、阴险的人会比算计他的人更阴险、宽容大度的人会置之不理……

然而,每一个人都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往往那种饱受争议的人物比性格鲜明的人物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比如,之前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人物祁同伟就是一个行走的矛盾体,所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总是能引起观众的热议。

03 无缝编织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多维视角呈现丰富多彩的画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章回体小说常用的叙述手法,这个方法应用于文学创作,可以丰富作品信息量,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可读性。我们读小说、观影视,是因为作品中有事发生,所有的事都在作品中转化为情节。

一部抓人的作品必然需要主要情节,也需要次要情节。主要情节是红花,次要情节就是绿叶,红花没有绿叶衬托,便少了颜色。如何处理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关系,使两者实现无缝对接呢?简单的作法就是让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相互影响,比如: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被男人伤害的姑娘,在她的心里装着两种想法,她依然相信爱情,但又没有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做出了开启一段新恋情的决定,就可以设计她的好朋友与恋人走进婚姻殿堂,并且生活幸福;她在某地遇到一个真心爱她,她也爱对方……等次要情节,这样才能从逻辑上讲通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本书作者保拉在书中提到:“心理学家说,所有小两口的床上其实都躺着六个人:他,她,双方父母。这就是为什么双方父母常常成为重要的配角——他们是男女双方的镜子。”

我们在具体写作中,把主角身边人物的言行、生活作为次要情节着重描写,影响主要情节,而配角们的行动既基于个人的价值体系,又是为了达到伤害或者给主角提供帮助的目的,从而实现两者的无缝交织,让读者读到不同的价值立场所带来的冲突。

图书内容展示

三、快速写出抓人好故事的3个小技巧

学习任何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故事亦是如此。比如练字,字帖就是模板。《如何写好“抓人”的故事》这本书,从主题确定到情节设计、再到场景划分全过程,都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和应用方法。

01 用公式“X遇见Y”确立主题

我在做写作训练营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学员咨询如何写小说。我虽然写过小说,但不敢在这方面妄为人师,但既然有人问,便会讲一些个人的经验,有成功的经验,亦有踩过的坑。

我以为,任何一部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然而很多零基础写作者被问到:“你到底要写什么?”或者“你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时,却哑口无言。究其原因是创作激情有余,深入思考不够。

写一部长篇小说,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主题。“X遇见Y”,即A故事遇见B故事、或者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相遇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比如,你想创作一部小说,但又不知道写什么好,就可以从书架上拿出两本你特别喜欢的书,列出两本书中的人物,想想让这些人碰到一起,会引发什么样的新故事,主题便可由此产生。

同理,你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确定主题时,可以用“X遇见Y”这个公式,把你构思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当前市场上新出的畅销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相遇,你即将创作的故事主题便会显现出来。

02 用三幕式结构确定故事框架

爱德华多·诺尔福说:“三幕结构是人类大脑对世界模型的本有认知,它与人类大脑中固有的蓝图自然匹配,而这一蓝图始终在对这个世界进行理性分析,试图将其归类。因此,三幕结构几乎是所有成功剧作的必备特征,无论作者是否刻意为之。”

那么,如何搭建三幕式结构呢?即把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划分成三幕:开头、中间、结尾。确定了三幕后,就要在每一幕中添加场景。就要给每一幕设计场景,通常来讲,每一部长篇小说都需要用50-100个场景,本书作者保拉建议我们在构思一部小说时,最少要构思出60个场景。

第一幕:15个场景

第二幕:30个场景

第三幕:15个场景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供了不同题材作品的三幕式结构模型,举例如下:

原创知识卡片

在完成场景构思的工作后,把场景制作成卡片或者做一张场景表格,有了这一番操作后,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场景中的具体问题、行动、对话、情节描写清楚,就可以轻松完成初稿。

03 用故事问题引领创作全过程

如何才能确保故事中事件之间的逻辑合理及连贯性呢?我们可以采取提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用书中人物的行动,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向读者展示是什么,为什么。

《如何写好“抓人”的故事》这本书中,提供了三种基本的故事问题类型,即:

统领性问题、大故事问题、小故事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在主要情节中设置统领性故事问题,在重大场景中设置大故事问题,在细小场景中设计小故事问题的方式,让不同故事类型形成包含关系,使得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当然,在设计故事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故事题材而定。即:要让读者随便翻开一页,就知道你写的是何种题材,这样做便于你抓住固定的读者群体。

以设计统领性问题为例,不同题材作品的问题关注点各有特色:

原创知识卡片

对于有创作梦想,却又苦于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一部作品的普通人来讲,拥有一本实用的指导教材,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在阅读《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时,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讲述:

对大场景故事问题做出规划后,需确保在大问题之间布下各种小小的故事问题。将目标设定为每页至少一个故事问题(或每隔250-500字/词提出一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