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是相对阳火而言的病理概念。广义而言一般多指虚火,如肝肾不足所形成的阴虚火旺,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的心火 等;狭义的阴火多指李东垣提出的脾胃气虚伴有的火热证,如 《脾胃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 盛。 心火者,阴火也。……脾胃气虚,则下流... [展开] 阴火是相对阳火而言的病理概念。广义而言一般多指虚火,如肝肾不足所形成的阴虚火旺,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的心火 等;狭义的阴火多指李东垣提出的脾胃气虚伴有的火热证,如 《脾胃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 盛。 心火者,阴火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 其土位”。 脾虚所致阴火证是以脾胃虚弱为本,阴火上冲为标。为饮食劳倦情志太过,损伤脾胃,脾气下陷,胃气上逆,以致升降失 调,清浊相干于中焦。临床辨识阴火的关键是脾胃气虚证候和发 热兼见,既可见神疲乏力、便溏腹胀、面黄、微言、舌淡胖、脉沉细等脾气虚证;又可见身热、口疮、胃中灼热等阴火之象。 以 药测证言之,用寒凉药能消除的是阳火,用寒凉药火象加重而用 温热药能消除的是阴火。说明了阴火与阳火是来源完全不同的火,所以施相反治法而奏效。另外,临床上“脾虚阴火”与 “阴虚火旺”亦有异同之处,应明确鉴别。 两者均有头晕、心 烦、失眠、五心烦热等“热”的表现。 但阴虚火旺多有肝肾阴虚之候,如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午后潮热、舌尖红或镜面舌或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脾虚阴火,则始终有脾胃气虚的证候,神 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欠佳、浮肿或泄泻等。 “甘温除热”始源于《内经》,如《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 热,热气薰胸中,故内热。 ”并提出的“劳者温之”的治则,汉 代张仲景开创了甘温除热的方剂,即《金匮要略》中对虚劳烦热所使用的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 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此方实为 “甘温除热”之最早方剂。“甘温除大热”作为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实赖于李东垣的阐发,认为由于劳倦伤气、阳虚及阴、阴虚生热的关系,拟出了 温补脾胃益气升阳以泻阴火的治法,创补中益气汤方甘温除热。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 位。。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 则愈。 《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人参、炙甘 草、白术大补脾胃兀气,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辅以升麻、柴胡升 脾之清气,陈皮降胃之浊气。 益气生血,升清降浊则心胃之虚火自平。临床上还须结合兼证辨证治疗,如夹湿者兼祛湿,夹瘀者 兼化瘀等。用药上应以甘温为主,甘寒或苦寒为佐,不可主次颠 倒,更不能阴阳混淆。 临证应注意“甘温除大热”之适应证是气虚发热。气虚发热,则益气可达退热之功,而甘温可以益气,是治其本也。 气虚 发热多为低热,亦有中等度热,偶可见有高热。 有些患者自觉 热,但诊之热势不甚,也有患者自感不热,但查之体温却有升高。既然因虚致热,故气虚发热病程较长,且部分病人尚可耐 受。气虚发热必兼脾胃气虚证候,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 平素易患感冒,是其证候特点,临床可资辨识。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