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笔记:观全国雕塑展

 df7086 2021-01-07

梁东方

去美术馆看画,正赶上没有画,都是雕塑和摄影。五楼是非洲的雕塑,一楼是全国雕塑展。

全国雕塑展展出的,是全国各个民族区域的雕塑,或者说是以各个民族区域为主题内容的雕塑,并非是不以地区论短长的无差别比赛的优胜品展出。看了这个展出,让人很是感慨。

在所有艺术形式里,大约雕塑是最容不得重复的,任何一种创意一旦诞生,一旦造型成功,也基本上就意味着这种创意的终结,任何再次的重复都会因为似曾相识而顿然丧失了光彩。

只要看看美术馆的院子里那些常年放置的被在一定程度上认定为经典作品的雕塑,也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它们在创作之初都曾经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造型,都有着立体造型艺术那种直观的撼人力量。但是后世所有再重复他们的作品,也就鲜有再能让人记住的的印象了。

可惜的是,这次展出的雕塑作品与如今大多数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一样,少有独创性,多是既有成功作品元素的或多或少的重复,哪一尊作品好像已经都有过问世作品的参照,个性和个人性寡淡,也就不怎么能让人过目不忘、时时萦回;看过也就看过了,可以回味的,甚至还能再想起来的,屈指可数,乃至于无。

区别各个民族区域题材的作品的特征,仅仅就是服饰和地区性劳动工具的不同而已。都带有凭空想象也可以知道的话语界定性质,不仅缺少时代感也更没有从生活中来的那种超越概念范畴的“创造”。

按说雕塑出来的形象,千人千面,对于所谓个性的要求不难达成。但是包括身姿和形态,包括五官和表情,甚至是整体的精神气质,好像都是被统一规定过了一样,缺少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也就遑论多元化的表达了。

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具象还是抽象的问题,具象作品一样可以具有无穷的魅力,抽象作品也很可能乏味无趣。衡量好坏的标准,既需要独特,又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期待,或者说是审美接受范畴。

雕塑作为一种与大众生活最为接近的造型艺术品,传统上是要摆放在街头巷尾,供人时时凝视,堪做永久性的城市形象的一部分的。当然后来延伸发展出来一脉专一在展室展出的室内作品,不具有街头摆放的功能了,但是其实对于这种禁得起凝视的要求并没有放松。这是雕塑作品作为艺术创造的基本功能,但是此次展场所见,还多是人云亦云的东西。

也许用小小的雕像来表达感情是个高难度的活儿,在造型上必须于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还有灵机一动的东西,必须有那种不言而喻心照不宣又互通款曲的巧妙力量;它比画画更难,很容易流于匠人水准的模拟和一成不变的个人习惯,很容易缺少那种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却只有你才能塑造出来的形象特征。

成为一个雕塑的匠人也许只需要反复训练,但是要成为一个雕塑家,必须还有要对自然、对人世敏锐的感受与高远的把握,更要有一颗永远激越的赤子之心。

当然,这个问题看来不仅仅是存在于我们的雕塑界,看五楼的非洲雕塑展也有类似的印象。乍一看,非洲雕塑的造型奇异,好像是从盘根错节的树根上生出来的无数须蔓里稍加收束整理打磨抛光,就在像与不像之间完成了雕塑的粗犷造型,其间隐含的原始气息,很有力量。但是继续看下去,每一尊与每一尊大体都是一个思路,一个造型,一再重复的问题很是明显。这其中的背景既有同一片土地同一种思维方式的原因,也一定还有创作力上的因循苟且。

雕塑和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形式一样,做好了,不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