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时节的树影横斜

 df7086 2021-01-07

梁东方

立春时节,地面上的树影突然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尽管还没有与冬天比起来太过明显的温暖与和煦,还很难在还像是冬天一样没有叶子没有花,就连最敏感的迎春也还没有孕育出饱满的骨朵的植被上看到春天的蛛丝马迹;但是树林中的地面上,依旧寸草不生的地面上,树木和灌木的枝杈横斜其上的树影,已经构成透露出春的气息的最直接的证据。

依旧穿着冬天的衣服的人们走到这样的地方的时候,那些横斜有致的树影便会将他们沉浸其间的春意随形就势地悬画到他们的身上、脸上、不由自主地有了笑意的眼睛里。

树枝横斜的影子,很像是笔画,又是任何人类的笔画规则都无法限制的上天的创造。它们形不成直接的人间意义,却又比任何确切的意义都更涵义丰富。

地上的树影和树上的枝条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呼应关系,上面的树枝树杈与地面上的影子连缀成片,在安静的视野里,形成了一片没有叶子只有枝杈参与的丰富意象。

它们是不久的未来繁花盛开的时候的前奏,它们是必将到来的枝繁叶茂的阴翳里并不遥远的回味。枝影横斜之间,分明已经可以望见其后的日日夜夜里的无数清欢。

早春时节的树影,成了这个时候最耐看的风景。不管说与不说,这样走进立春时节的树影里的现场,都是我们在这时候感受春天最初的气息的一种明确经验。它是人们在这依旧荒芜的冬末春初的时刻,愿意一再来到河边的重要原因,起码是原因之一。

我自己就十分贪恋这时节的树影下的享受,即便只是观看,不真正走进树影里去——因为积雪消融以后树林间往往有很多潮湿的泥地,走进去会粘得满脚都是——只是站在林边观望,也会像是欣赏古往今来最高明的画家最高的创作成就一样,久而不去。

树影下的春天,不惹眼,似乎只有自己发现了它们,具有相当的个人性质,又同时也是这个季节里近于唯一的春天物象。它朴素而随意,就点缀在任何还有树木灌木的生活场景中,所以格外让人感动——因为不必到景点里去,不必到什么刻意的地方去,就已经身在景中了。

据说这是华北平原的初春时节里一种独有的享受,在整个冬天都有不凋零的绿色树叶的南方,在需要到五一前后才会真正温暖起来的更北的地方,是没有这样于立春时节便可以有透露着春意的树影横斜的景象的。

冬天的树影按说比现在更清晰,被风删削得根根直立的枝杈之间,没有任何水汽的氤氲,仅有的阳光也可以将它们的影子清晰地投射到地面上。而立春以后的树影则明显有些模糊,不知道是因为天空中有了冰雪融化的湿润的潮气,还是因为太阳不像冬天里那样冷酷无情而有了几分迷离,也许还是因为现在树枝树杈内部已经开始有树汁流动起来,让它们投射到地面上的影子有了一种孕育之中的饱胀带来的朦胧。

立春的树影已经有了暖意,而冬天的树影是冷的,哪怕窄窄的阴凉也会因为没有阳光而透出酷寒的气息。带着暖意的树影横斜之中,生发着一年里最初的春情,在没有叶子也没有萌芽的立春时节,树木的影子、灌木的影子已经开始预报脉脉含情的未来。

散步的人们走到这样的树影里,就会有由衷的沉醉,就会有假如今天没有出来就会错过这样春天最早的气息的后怕。他们在人世的缝隙里这一点窥探性质的偷偷喘息,立刻就在天地自然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而自然予人的照拂,只有一个条件:不要把自然破坏净尽;大自然还能纯正透明循环往复的时候,人也就可以正常地喘息,甚而享受它无穷的抚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