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家庄笔记:市庄村的早晨

 df7086 2021-01-07

梁东方

城中村是在过去没有城市的乡间建设城市或者城区扩建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深圳、北京、上海之外,还有众多过去的中小城市也都随着城区的扩张而有了城中村。在号称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本地,城中村则是一个常态,最初的车站就建立在村庄中,以后的城区自然也都是将由近及远的一个个村庄包揽进了城市范围内。这就出现了一个长期伴随城市发展的城中村的改造问题,不过市庄村多少年以来酝酿了多少次的拆迁改造至今也还没有进行,它现在已经是原来二环内众多的城中村中极少数还保持着自己的村庄格局的一个了。它以平房和二层的传统村庄样式横亘在那里,截断了东西向的市庄路,让从北站过来的车辆和从九中街、北新街过来的车辆都不得不去绕行本已车满为患的中华大街和和平路辅路。

有些车不去绕,宁肯在村子里狭窄坎坷人车并行的小路上拐来拐去地通过。运气好的时候,倒是可以低速通过,运气不好的时候就会因为前面停着一辆车或者对面来了一辆车而堵在那里,僵持住,比绕行大路花的时间更多。最近村子里的路上已经有车辆长时间停靠在一侧路边了,因为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实在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放车了。这样的话,那地方的路宽就双向仅容一车通过了。即使对面不来车,只是行人和骑车人也会使汽车行驶举步维艰。何况路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买卖,密集的人流点缀,要想顺利通过已经洵非易事。

不过早晨总还是好一点,尤其是在很冷的早晨,早到只有上学的孩子摸着黑出来的时候,那时候固定的店铺已经有开门的了,但是大多数还都是骑着三轮车来的流动摊贩。流动摊贩摆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村子中间的十字路口有垃圾站,垃圾站的对面是菜市场,菜市场和垃圾站之间的路面一侧是菜摊,一侧就是这对年轻夫妇的三轮摊位:他们卖的是男女老幼的早餐选择中最为喜闻乐见的煎饼果子和卷饼。煎饼果子几乎是早餐摊点最重要的几种饮食方式中最核心的一种,只要是煎饼果子摊、卷饼摊就不愁顾客,所以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就最为激烈。每个煎饼果子摊前、每个卷饼摊前都会排队,但是干净整洁一些、好吃一些、滋味足一些、态度好一些的摊位前,每每还都会排上大队。现在时间还早,只有偶尔一个两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光顾;夫妻俩都穿着碎花的围裙,一个摊煎饼,一个准备材料,一个招呼顾客,一个指点着扫码的位置,偷空还一边干活一边说着话,不管是互相之间还是和顾客之间的所言所语,都温婉随和,满是期待,好像他们不是在做着闲不下来的买卖,而是在并肩而行地观光游览着什么花前月下的美景。斜对面租用一间临街的门脸的中年夫妇则在一片明亮的灯光里站在自己摆着笼屉,笼屉的屉布下盖着热气腾腾的天津灌汤包的小桌后面,无声地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他们看着那年轻小夫妻的三轮摊位上的热闹,平静地等待着第一个顾客的到来。

在狭促的空间和时间挤压下,这种在本村租房本村经营的小本买卖状态是城中村的一种典型状态,除了那些专门来这里租房子做服装加工厂的南方人之外,其他大多数租房者都是在城里做一点小买卖的人,而他们的买卖进行的地点的最佳选择,往往就是租房所在的城中村。

他们从遥远的村庄来到这座省城里的村庄,做着基于这里密集的人流形成的商品流的生意,用一种类似自由职业的挣钱方式将自己从打工者的行列中解放了出来。只要租金还算便宜,就可以开菜店、粮店、小吃店(五七路板面)、膏药店、保健品店、按摩店、棋牌室、电动车修理店、百货店、土产店、文具店、理发店、美甲店、成人用品店、裁缝店、手机店、房屋中介店、装修材料店、药房、诊所、旅馆、黄金加工……其中成本最低的,可能就是用骑着三轮车摆摊儿。

城市里不许摆摊,村子里是可以的。这是城中村既在城市中又在村庄里的兼有各自优点的双重便利。也是村子里对着城市的所有城市道路路口的位置,竖立地铁方向指示牌的地方,都遍布摊位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通阻断之外,城中村在环境意义上当然也是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但同时它又是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之下的一片经济适用意义上的绿洲,房租的优势使不具备应对高房价、高租价的人们在这里也能有一张躺下去的床,有比床的面积大不了多少的几个平方米经营位置。这几平方米的经营位置总是被勤劳的租住者们运用到近乎极限,很晚关门,很早开门,几乎是昼夜不止。

早晨开门最早的是早点店,其实是主营主食的粮店,就是在门口路边蒸馒头的这一家,一屉屉摞得很高的圆形的蒸屉最顶端,已经冒出来袅袅的白色蒸汽;白色的蒸汽在店铺灯光倾斜的映衬下,横向冒出去,慢慢地升向夜空的黑蓝色之中。那种黑蓝色是在白天的雾霾里很难看到的,不成想却在这样黎明时分的村子里被蒸馒头的蒸汽引导着发现了;深蓝近于黑,却又是透明的。在雾霾天气里还会有这样透明的蓝,也许是因为那是高空的颜色,雾霾只是在城市低空肆虐。

在早就消灭了炊烟的景象很多年以后,这样在户外深蓝色的天空下袅袅升起的蒸馒头的蒸汽,在相当程度上模拟了炊烟给人留下的好感觉,让人禁不住驻足看了好一会儿。哪怕就仅仅是在庸常的生活中,一旦从绘画的角度、从颜色的角度看世界的时候,总还是能有所发现,有所欣喜!

如果说城中村的问题是阻碍了市政交通,显得城市不够高大上的话,那它的优点就是房租便宜,底层经济繁荣,生产生活方式之中还有诸多乡村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有些已经被城市归为脏乱差,还有一些,就比如这样袅袅升起的“炊烟”就很有让久已失去的乡愁复活的神奇功效。不过这样的审美注定是非常短暂的,随着天光渐渐亮起来,在穿着校服默默地走路的学生们基本上过去以后,人流车流很快就会集中涌上街头,将村子里的主要街道塞满,人人都匆匆忙忙,再没有驻脚的空间与心态,大家都想赶紧通过,都不愿意被阻塞,终于从城中村中穿过以后都会隐隐地舒上一口气。

城中村的历史注定将只是一段相对不会太长久,它存在过的林林总总,都是百姓生态在社会发展洪流中的自然而然。从社会各阶层的谋生角度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类生活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对于现代城市单调的小区模式也未始不是一种补充。至于怎样协调打通城市路面交通的问题,除了一拆了之,原地盖起了人口更为密集的高楼之外,使城区人口继续大幅度增加之外,也未必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苏州老城区那样大面积的村庄式的平房街道,就很为那被称为天堂的城市添彩。与其一切都拆光以后再重建平房街区的仿古街道,还不如因势利导地让旧有依然有人生活其间的居住传统,在规范的城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