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范华:【监考】(散文)

 三秦文学 2021-01-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三秦文学




监考
文 /范华

我同学王警官说,提起考试,他头就大了。我说,提起监考,我头更大。

提起监考,我宁愿多上课,宁愿改卷,宁愿批作业,宁愿坐在考场当个学生。无奈职业使然,监考怎能饶过我?!

有人说,监考不就是坐在那里等时间吗?老拽了!其实不然。

我分小考和大考脑补一下。小考指我们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比如月考、期末考试和高三年级频繁的练考等;大考指省考或者国考,比如高考等。小考一般有四道监考,一是监考老师,二是电子眼,三是家长代表组成的巡考团,四是由几个老师组成的巡查团;大考就有更多的巡查,也更加严格了。这四道监考分工协作,各执其责,相辅相成。电子眼不用解释了,家长组成的巡考团是学校公开公正考试对外的一个窗口展示,考场的监考老师和考生都是他们巡考的对象,巡查组老师,要手持探测仪,严格检查考生是否携带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类似于机场安检。监考老师在每次考试前都要进行考前培训,无论你监了多少年多少次的考,依然要培训。进入考场后,安排考生按考号S形依次排列坐好座位,听广播或铃声提示,在规定时间发答题卡,指导检查学生填涂并检查结果,一般要进行“三写两涂”,即写姓名、学号、班级,涂学号和试卷类型。必须仔细检查,不得有误。学生开始答卷后,监考老师就开始充当扫描仪、巡逻兵。你不禁会问,不是有电子眼吗?那可是360度高清晰无死角的监控摄像头!没错!但那只是机器,它探不到有学生作弊的动机,它只是配合监考老师工作的。只有监考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眼睛那么一扫,就知道哪些考生是重点工作对象了。有人想知道监考老师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被要求不能看手机、不能看书、不能阅读试题,甚至不能长时间坐,那在干什么呢?


站:正襟危站,营造气氛,注意是站,原则上不能坐,尤其是大考;站都要站在规定区域,一般在考场的后面划一个或用胶带贴一个十字,两位监考一前一后分开站,那十字就是后面监考的站位。

走:走遍教室的角角落落,但必须是轻轻地走,女教师的高跟鞋是不能影响考生答卷的。八十年代末,省上的高考巡视组里有一位女士,身着黑色连衣裙,很利索干练,在考场巡视时,她的高跟鞋在水泥地上的动静有点大,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就有考生把这情况反映到考务办,从第二场考试开始到结束都没看见她来考场巡视,显然是被替换下去了。我们戏称,黑蝴蝶飞走了。

走的时候,可以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的那样: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当然,这自由是有限的。还有大考时是不允许频繁走动的。

看:看黑板报、看公告栏、看评分栏、看图书角等一切可以看的地方,看考生们的答卷百态: 这个女生皮肤不错,头发很漂亮,就是眼睛小了点。那个男生长得挺帅,唉,只可惜学号在后面,学习成绩肯定一塌糊涂。

玩:玩手指、玩头发、玩折纸,然后就地取材,找考场里一切可以玩的东西,比如粉笔,用三根粉笔搭座桥,用一根粉笔任意涂画。当然有些只能在心里玩,用意念玩,比如跳棋、五子棋和游戏。

健身:伸胳膊、踢腿、用头写“米”字、伸腰,金鸡独立、练瑜伽。


以上所有这些小动作,都是小考时才可以偶尔做的,但同时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且没有任何声音。大考则必须是严肃再严肃,认真再认真了。

考场上大部分情况下是在发呆,长时间地发呆,接着再走动走动,从门到窗户数瓷砖,从窗户到门再数瓷砖,到底是几个不是很重要。噢,讲台早已经不是三尺了。

看着考场墙上的电子表, 分针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也转了一圈又一圈。再走动一下,看看学生写的啥,会答的在奋笔疾书,埋头作答;不会答的,有爬在桌子上发愣的,有寻找机会作弊的,有练习表演转笔的,有抠鼻子瞪眼睛的,还有画漫画的,更有甚者,有的竟然睡着了,各种形态不胜枚举。

千万别以为走来走去是逮考生作弊?站在讲台上你只要作弊就看得见,逮你还用走来走去?完全是因为站的腿疼溜达溜达而已。

说到作弊,我想起曾有一个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时,不管哪位老师监考,不论你监考有多严,他都能神不知鬼不觉作弊得逞。前些年没有电子设备,作弊基本仅仅只限于带夹带。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被安排到他所在的试场,因为事先被告知,所以我一进去就把他的桌子单独放在讲桌旁边,和其他考生隔开一些距离,就是不让他和其他同学有交流的那种距离,使他和其他人没有机会交头接耳,结果整个过程中也没发现他左顾右盼,更没有看到他有任何异样的表现,但是,在评卷时,还是发现他的卷子有问题。迄今为止,和同事谈起这个学生时,都是一头雾水。真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作弊,字典里的解释为:用欺骗的手段做不合法或不合规定的事。这个词涵盖范围很大,我这里只表监考这一环节。一方面,作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也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是对公平、公正、透明的考试过程的一种公然挑衅。尽管作弊现象古今中外都有,也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但绝不会一世得逞。

分数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近日,笔者曾监了一场大考,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考试。这场理论上历时四个小时的考试,实际上前后要用六个多小时才能完全结束。今年情况特殊,要在正式开考前一个多小时到达考务办,抽签确定试场,领导们再次分别强调,然后按照抽签结果,带上探测仪依次进入试场,全员必须佩戴口罩。考场里有严格的实施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一步都有严格要求,外地报考人员必须持有核酸检测报告,否则不能进入试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有规定,几点几分说也有规定,有两名监考共同协作的任务,也有分别的工作。考场外,有联络员,考场出现任何问题,和他们联系,以保障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处理。更有领导们不断巡视,确保万无一失。从八点正式开考到十二点考试结束,整整四个小时,基本没有喝水,原则上不能去卫生间,就这样精神高度紧张地熬过了一分又一分,一个又一个小时。毫无疑问,这是对人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一种考验。考试过程中,监考的吃喝拉撒睡必须和考试时间同步,不能有半分出入。

收交试卷的过程要谨慎加小心,答题卡、草稿纸、试题一律收回,发多少收多少,还要发放考生的身份证和手机等物品,最后让考生在试场记录单上签字确认,监考老师方可离开考场,到考务办被查验各种份数,领导签字,贴封条,然后上交试卷和各种考务工具。这时才会感到如释重负。


想起刚工作不久,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工作热情极高,高考监考时没事干,就在备用试题上作答(以前每个考场有两份备用试题),考试结束后把自己做的试卷也没装订进去,心里想,反正是备用试题,结果评卷开始后,省招办一直追查下来,调查、审查、笔录、写情况说明、批评、教育,整个一个暑假都没消停过。那时如果像现在这么严格要求和检查,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从这一点上讲,高标准严要求实际上是对监考老师一种保护。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我国从唐代大规模实行科举制度,后来历朝历代都采用科举制度取士。科举考试成为了底层民众改变身份、改变生存环境的主要途径,是普通老百姓子女改变社会阶层的通道,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我曾参观过几个古时的考试院(贡院)。据介绍,考生要提前入考场,吃住都在考场(或是考院)。考完方能出场。科举考试的经费完全自理,地方主管考试的衙门派大员领着诸多监考巡视检查。考场内外均有军卒把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考生考完几场后,时间到了才可出考场。俗曰“开龙门”。 没有查到当时的监考记载史料,只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监考官是否也如我们一样,就在那成排的隔间来回踱步?官帽上的翅(宋代以后才有)是不是随着步伐移动而上下左右摇晃着?他们是否也如我们一样严肃和紧张?

今天的高考虽与科举已有很大的实质性的改变,但其性质与作用却大致相同。

记得八十年代初,高考制度刚恢复不久,整个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那时候,我刚入行,觉得监考很有意思,甚或是很神圣。首先是当带着绝密试题进入考场时,那种自豪感和身份感简直就是满满爆棚;其次是下发试题后,看着学生们在奋笔疾书,笔在纸上磨出的沙沙声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用心去听,就会沉醉其中,我就在这醉人的曲子中来回踱步,想象着不久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金榜题名时的兴奋与快乐的情景,我很是享受。再看自己胸前的红色塑料监考牌,感到光荣而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一份责任重大。因此,做好自己的份内事,给考生服好务,是我的职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监考。无论你多不情愿,但那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能以喜好挑肥瘦。

监考是一份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而今的高考多了更多的要求,各项要求也更加细化了,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考试体系不断完善的体现,是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法则不断深入的体现。监考工作就是这个社会法则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 ,监考就是实施者和执行者,不可以有丝毫懈怠,不可以有点滴的疏忽。

无论大考小考,在考场上,一切都是规定动作,不可以发挥,不可以创新。

尽管监考不易,但只要有认真的态度,就一定能给考生做好服务 。惟愿每一位监考老师能顺利圆满地完成每一次监考任务。

文中插图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


范华,中学高级教师。咸阳某中学英语教师。乐游于中西文字之间,喜爱自然与多元文化。



往期回顾
鱼儿姐姐:【当我们离开】(观后感 )
岭南鱼:【父亲,如果有来生,我不想“为你好”】(散文)
岭南鱼:【年的味道】(散文)
台栏目
诗词歌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
名家作品欣赏

商务合作:15705450195
微      信:15705450195


编       辑:鱼儿姐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