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背后隐藏的四大谜题

 青白眼e1vedie6 2021-01-08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似的元妃省亲,本应是贾府最鼎盛、最热闹也是最开心的时候,但我们除了风光无限的盛大排场之外,却看不出贾府人开心的样子,从头哭到尾。

说是省亲,只是当天晚上来,夜里就走,时间特别紧;来到大观园看戏本是图个热闹,元妃却选的四出戏,场场都是悲剧;而且好容易回来一次,元妃老是说不要“奢华靡费”,难道是“不解风情”?

以上反常表现到底有什么玄机呢?以上诸多谜题,我一一为您解读:

1.时间安排上大有“文章”

贾府为了元妃省亲的事,忙了两年,从上到下都累坏了。到了十月份,贾政上奏,最后得到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因此,大家年也没过好,要进行最后的准备。但到了那一天,贾母率一家人凌晨3点钟就在门外迎,但是左等又不来,右等又不来。正当大家等的心焦的时候,宫中来了准确消息。

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

贾妃上午干什么没有说,只是在下午1:15分吃过晚饭,2:30到宝灵宫拜佛,晚上5:15分进太明宫请旨,7:00以后才往朝贾府这边来。再看返回宫的时间,元妃回宫执事太监报时的时候,是说“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丑正三刻”也就是凌晨2:45分,正好赶在了大半夜里。

以上时间正好是晚上来,夜里走,都不见日光的。真是蹊跷,为何不白天趁早来,又趁天黑前早走,这样岂不是太过无趣?那么,这个时间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皇宫里都是有规矩与威仪的,她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有依据的。元妃省亲的时间与活动安排,都是让钦天监计算与安排的,选定都是黄道吉日,良辰佳时,几点吃饭、几点出发、几点返回,都是严格按照这一时间来的,否则就被视为越礼与不吉利。

但以上所有时间不安排在光明正大的白天,却要选在“见不得人”晚上,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意思呢?这么一个喜庆的日子,却按排在晚上进行,这就说明贾府荣华富贵都是见不得光的。

这次元妃省亲不是预示贾府从此兴旺发达了,而只是寓意贾府这是回光返照,最后的昙花一现了,接下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黑夜。而且,元妃回宫的时间是正是夜晚最黑的时候,也预示着元妃终将被这黑夜所吞噬,贾府也随之衰败。

2.从头到尾都在哭泣暗含元妃的处境与命运

元妃省亲,对于贾府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贾府上下为此忙了两年多。对于元妃的省亲,本是光宗耀宗的事,可事实上很是颓丧。如果说,多年的亲人好久不见了,突然有一天见面了,可能开始是“喜极而泣”,这可以理解。

但是元妃省亲,是从头哭到尾,这倒不像是一件喜事,倒像是一件丧事。因为省亲不久,元妃就去世了,这好像是这是提前为她风光“送终”。一家人见了面之后,什么话也不说,要么只管呜咽对泣,要么垂泪无言。

这时候,只有元妃才好打破这如此尴尬的境地,可她一说,又是悲上加悲:“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她说的这句话,包含很多意思:她是不愿意去皇宫的,只是因为了贾府的兴旺发达,才让她去的,也就是用她个人的牺牲换来贾府现在的风光。在别人看来,能够进皇宫有元妃这个地位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她把那比作“见不得人的地方”,说明那里她表面风光,内心凄苦。而且她还含泪对贾政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分离,然终无意趣。”

这意思是说,元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即使吃着粗茶淡饭都行。可想而知,她是一个没有野心之人,在宫里并不得宠,所以贾府上下对于她在宫中晋升为凤藻尚书,加封贤德妃后,贾府上下并没有人知道,以为出什么事了。一入宫门深似海,她的善良会被人当成软弱而受欺侮,她也不黯宫斗此道,过得特别累。而又说“又不知多早晚才来”,也预示着,她有去无回的结局。

3.不要过于奢靡背后是贾府颓败之势尽显

当元妃刚进到大观园这时,看到“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光”之时,此时她却想到是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所以,《红楼梦》中有“慧根”,先知先觉的人并不多,元妃算一个,因为她是仙界里的人,书中都没有她的相貌的描述,就跟黛玉一样,甚至穿什么衣服都不写,她们不同于世俗之人。正因为元妃知道,这究竟是一场梦,所以在轿内看到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在大观园中看到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新奇。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过分之极。”不但如此,临走之前又交待:“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她深知,贾府这次为省亲耗费巨大,已经伤了元气,再加上平时也不知节俭,“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经尽上来了”。这次省亲花费的亏空无法填补,再加上不久之后元妃的去逝,更是没有了靠山。大家可以想见,贾家在京城的势力太弱了,当初连元春升为贵妃的消息都不曾有闻。所以,元妃省亲表面的风光,却是加速了贾府的衰败,后面也正是因为钱帐的问题被抄家,却没有人来真正帮贾家。

4.元妃的选的四出戏暗指未来

本来是有十二出戏,但元妃却单独点出了《豪宴》《乞巧》《仙缘》与《离魂》这四出戏,按照脂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乞巧》,伏元妃之死;《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贾府最鼎盛之时,也就预示着元妃这个靠山将倒,贾家也随之衰败,黛玉泪尽而亡,宝玉出家,贾府也树倒猢孙散了。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如梦幻一般,表面上的富丽堂皇,不过是过眼烟云烟,“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喜从天降,又悲从心来。大喜之时,也是大悲的开始。这就是中国福祸相依的道理。可悲的是,贾府上下沉浸在表面的浮华中,没有人看到大厦将倾,这才是可悲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大红之时,也是大悲之始,切不可得意忘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