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吕不韦悬赏,“一字值千金”183 25.吕不韦悬赏,“一字值千金” 我们常用“一字千金”来形容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和句的价值都很高,不可多得。关于“一字千金”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一是源于唐代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也称《千金帖》。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国的庄襄王子楚,还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后来子楚当了大王以后,吕不韦也把官做到了相国的位置。庄襄王在位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替王位,这个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他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慢慢地,朝政大权便全落在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很盛,吕不韦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替他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中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把自己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法典。当时吕不韦把这部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赏说:“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相当于现在的一斤黄金)。”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值千金”的词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二百年后的唐朝文章。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便到各地佛教一个字一个字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只好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就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