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之过,母之错》之姊妹篇——王顺山下有奇人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王顺山下有奇人
文丨贺万春


人母无趣地退避“三舍”,儿子使出新招,向弟兄们发出最后通牒:“分家“。数十年过去了,现在老三提出分家,分什么呀,当初什么没分公道,谁占了谁的便宜?老三提出重分家,当初吃亏了吗?二老主动提出跟你过,説定活不养死不葬,人父财产被你得了,工资被你盖房子花了,现在还想分什么,不知老三心怀啥鬼胎?弟兄几个百思不得其解。明眼人一想便清楚;把人母重分!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这个老娘我老三不养活“!


既然老三再提 分家,这事看起来终久搁不下。根据老三平日的为人,如果决计分起家来,笔者可以设置如下方案:


一,老三提出分家,理由是:娘是大家的,人人都有养娘的义务,娘老了想跟谁过就跟谁过,家家出钱抬份子养老娘。老三一貫不讲理,肯定这样说。 二,其它弟兄会一口腔:谁吃利谁受害,家早分定,再分没门。人母必定说:我自个过,谁也不跟。说不跟不是心里话,人母活到这步田地,是绝对不愿再跟老三过。现在人家向外赶,只能听天由命了!三,话又説回来,其实谁也惹不起老三,为了把人母晚年落到实处,家家都愿意出钱抬份子。人母还得老三管,老三爱钱不要脸,人母只能跟老三,大家出钱老三养老娘。这是老三提出分家的初衷。


但让人人放心不下的是;奇人老三,是否会和王顺一样,人母活着不孝死了孝,就不得而知了!这是笔者设想的分家方案,老三是否要的是钱,想把养老娘当生意赚,还是决心要把人母踢腾出去,落到实处,以大家抬份子为诱饵,都有可能。民谚曰;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咱和官还不沾边,不说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事情一定会有个了了!


然而,意犹未尽,笔者只想对这个奇人作以剖析:


老三其人在这个家族中,除了天只有他大。 他目中无人到没有他妈,在平日的人生历程中把人母本就不当人,颐指气使为所欲为。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利益,是他最大的性格特征,失去人性中最基本的因素——善良。一生中与人纠纷多次伤害他人,三进三出劳教所,这样的人在家庭中何谈孝悌之义,失去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美德。从小养成唯我独尊,凡事不吃亏,在弟兄们中多吃多占觉得理所当然,不惜花光用光父母的钱。这样的人由贪到占由占到变,最终变得好逸恶劳,失去中华民族勤劳吃苦的美德。在物欲横流的而今,已蜕变得六亲不认,失去人性的本色。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这一迁迁到人性的扭曲,或人性的反面。而人性的扭曲和改变,或父母,或社会,这客观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没有好影响,好教养,就被坏影响所薰陶所感染,老三其人就是活例。使作为人这个高级动物失去本身所固有的理性基因,让人这个特殊物种变得和禽兽没有多大区别!


生活在王顺山(人称天下孝山)下的人,人人该不会不知道王顺的故事吧!然而,人性一旦嬗变,问题就大了,不进行触及灵魂的革命,是挽救不了任何人失败的人生!除非象王顺那样,忽然茅塞顿开,蟠然觉醒,一夜成名。


奇人出在王顺山下,似乎奇,也不奇!



作者简介
 

 

贺万春:1939年9月生人,西安市蓝田县人,从事散文创作二十余年,出版三本散文集,现为省市作协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虽已耄耋之年,不辍创作,犹喜哲理散文。微信名 夕阳无限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微信:mxy2722801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滋水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