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原为何突然停播?王亚凤:休养生息,只待百年——纪念陈忠实先生

 新用户8981n2sT 2021-01-09

电视剧《白鹿原》为什么突然停播?

仅播出一集就遭停播 ,原因不明……

也罢!先生以文字疗救民心,我们回以文字怀念先生——

陈忠实

  编者注:本文写于2016年4月底。

  如果不是看过李汉荣先生的《我的百年之后以及之后的之后》,阳光明媚的四月在我眼中定然是杀机四伏的。

  4月25日,它带走了长安文化沙龙的创始人之一,享年47岁的吕胜利;4月28日,它又带走了未及不惑,美丽善良的文友李海岭;四月末,它竟然再施辣手,带走了我们最爱的陈忠实老师!不该啊,73岁,我们身边有多少平庸的老人尚在舞剑遛鸟、含饴弄孙?陈老夕阳正红!

  我本涕泪横流,想破口大骂这天杀的四月!不长眼的四月!为何匆匆带走了积蓄了一生才华、有望再创辉煌的文学巨匠?不带走那些更多的寡廉鲜耻之辈——危害社会于人无益的歹徒、坏蛋呢?

  是李汉荣先生的文字及时地安慰并治愈了我。他说:别急,趁先生还没走远,你去多看一眼,待来日我们都化为万物时,好一眼能认出他。

  能!一定能!无论先生走到哪里,我相信我都能一眼认出来,虽然先生不认识我。

  那是2013年10月,在《文化艺术报》举办的“田小娥命运大家谈”征文颁奖典礼上,我第一次见到久仰的陈忠实老师。传说中,陈老师有三秦大地般沟壑纵横的脸,高大伟岸的身材,不怒自威的气质。他的出现,即刻引起“骚乱”。我远远地看着,知道先生是按捺着诸多不适,来履行他在这世间的诸多职责的,我不忍,也不舍上前凑热闹。何况我只是个极微小的文学爱好者,尚未具有与先生对话的资格。

  华商报副刊编辑赵媛女士,体恤我们这些虾兵蟹将的心思,将先生“拉”出重围,给我们创造了机会。在她的鼓励下,我才得以站在先生身边合影留念。因时机难得,匆促间没能找到好的相机拍照,只照了几张效果不佳的相,存在自己的相册里,时不时拿出来自己欣赏,从未敢亮出来显摆。我是谁呢?并不会因为接近了陈忠实贾平凹,就会变得饱满,紧实,硕果累累,对吧?

  但拿了先生亲笔签名的《白鹿原》回家,还是忍不住在家人面前炫耀,小女竟暗暗记在心里。幼儿园的校车来接她上学时,老师问,你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小女骄傲地回答:我妈妈是作家!我天!正自惭愧,年轻的幼教老师肃然起敬:“请问您有哪些作品?”还是小女抢答:“白鹿原!”看着女教师吃惊的脸,我不禁大笑起来,不得了啊,竟敢这样欺世盗名!

  陈老与《白鹿原》,就此成为我们家一个温馨的笑谈了。在文字方面,打小我的语文老师就认定我是有灵气的。然长大后,灵气或许为世俗气所侵蚀,近不惑之年方颖悟到文学于人的力量,此时靠拢无疑迟迟,对先生这样的大家,自然只有仰其项背望尘莫及。

  前方有人领袖终归踏实,先生笃立于陕西文坛之巅,多少文学新人顶礼膜拜。然而,才四月,万物葱茏无限生机的四月,先生就这样丢下尘世,径自走了……

  人走后会去哪里?李汉荣老师只说了百年之后以及之后的之后。他说,毫无悬念,会变成灰尘,并很快融入泥土。

  这很好,我喜欢这个结局。我相信陈老也希望如此:来于泥土,归于泥土。他深爱着故乡白鹿原,终于可以长眠于这片土地了。

  然后呢?他会隐匿于鲜花和野草中,山林与瀚海间,睁着一双亮晶晶的隐形的眼睛,默默关注着子孙后代。待我们来漫步原野,欣赏眼前的风景,或呼吸清新的空气时,他温存又调皮地摇曳草叶,让露珠跌落下来,让幸运的小虫儿惊喜地喝上一杯;他藏身于古坟地大片的薄荷、野菊、野苜蓿、车前草之间,让你闻着那草药的清苦香气留恋不已,并可触可采;他也许是你脚下万千泥土颗粒,当你在湿滑的山路上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时,你会隐隐感觉到,是谁在暗中托举着你的步履……

  时间再久一点,这个伟大的人,他会欣喜的,甘愿的,容身进一团陶泥里,落在一个恭敬谨慎的陶艺师手里,被制成一具质朴而美妙的陶器,成全一个艺术家唯美与珍贵的创作灵感,并重聚起过往的时光,为永恒服役……

  我知道,时光不会为谁停留,每一个人在经过短暂的尘世后,终会消失。但这些有过不凡思想的人,会化身宇宙中的种种:日月星辰、高山河流、花鸟鱼虫、一沙一叶,或许,还有你不期而遇的一处空谷幽兰,僻壤里的一片含羞草……

  他高贵又谦卑,智慧又随和,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他将就此成为我们对文学与这个世界的一种信仰,一个图腾。

  先生刚走,他去了哪里?李汉荣老师没有说。

  我能想到。暂且,他的肉体仍在,刚开始的几天,会停留在鲜花簇拥的灵堂里等着我们前来拜谒。这是他来到这世间必修的功课,他必须等,急不得。即使他仍保留着在尘世间的急脾气,此刻却已安然。当我避过熙攘的朝拜人群姗姗迟来时,他安详地给我最后一个遗容,时辰到,他就走。

  人世太累,他需要休息。

  他会美美的心无挂碍地睡一大觉,直睡得时光倒流,肉体凡胎回归母婴时期,那些在尘世受过的伤,遭遇过的病痛,统统消失了踪迹,变得水晶般莹洁。直睡得天地荒茫,世界与人两相忘……他醒来了。他伸个懒腰,活泼泼地跳出先前寄居的躯壳,飘飘荡荡来到人间,于空中俯视,他要看我们这些人,是否仍在蝇营狗苟,投机钻营……

  也许,他会欣慰地展开笑颜,他发觉子孙后代有了令人振奋的变化,世界变得晴明了许多,白鹿原上下,白嘉轩所期望的朗朗乾坤美善秩序再现人间……

  作者简介:王亚凤,诗名马铃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未央作协理事,原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

《西北作家》投稿邮箱:1175314756@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