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连夜市和购物中心都被花林水秀所包围!它就在……

 cxag 2021-01-10

绿树渐已成荫,街道宽阔敞亮,社区服务贴心,人民更加幸福……6年的文明创建,让城市环境更加靓丽,市民素质不断提升,一个“宜居、品质、国际”新虹桥已从愿景化为实景。

吴中路夜景

近年来,虹桥镇以“深度转型、品质发展”为发展主线,以经济繁荣、功能齐全、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为目标,一体化推进“创全”工作与党建引领“美丽虹桥”建设,两项重点任务同频共振,有效提升文明创建实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虹桥镇党委书记卢国庆看来,让“美丽虹桥”的建设真正接地气,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于细微处不断提升虹桥人的获得感与幸福度,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设“美丽称心”家园

家住虹桥镇锦绣江南小区的胡全德,最近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以吴中路为背景的照片,在不久前第三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他还特意到小区附近的道路上打卡,拍摄五彩缤纷的迎宾鲜花。


自2018年起,作为虹桥镇主干道的吴中路彻底变身优美的景观大道,与此同时合川路、莲花路、古北路等也陆续打造为特色道路。

合川路夜景(下图)
 “‘美丽发展’是虹桥的源动力。”在卢国庆看来,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融合,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实现人口、产业、城市相互融合,实现经济从“快”到“好”、从“好”到“美”发展。


通过“美丽街区”为虹桥美颜,不管是最美道路,还是最美街景、最美绿地,处处都是朋友圈里最美的自拍背景。虹桥镇进一步完善街面网格精细化划分,打造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街景小品,以金虹桥公园、莲花路、吴中路商圈为代表的“一景一路一区域”格局初现雏形。

金虹桥地标万象城

近年来,虹桥镇陆续打造吴中路商圈“一街一景200米月季花墙”,贯通沿新泾港蒲汇塘8.8公里绿廊,打通翠钰路断头路及建成5500平米翠钰绿地,改建兰竹路等沿线三座口袋公园、吴中路4个路口景观提升,让虹桥镇的城市面貌生机盎然。

如今,“美丽家园”可以说是真正美到虹桥人的家门口。虹桥镇通过“舒心”家园,加强对小区硬件改造,通过“称心”家园,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评选最美楼道倡导自治新风,建设最美小屋探索睦邻屋活动空间。

爱琴海

“完善配套,夯实城市幸福线。抓住常态,筑牢稳定安全线。”卢国庆认为,首批31个安全屋投入使用,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优化社会风险分级管控网络,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群众满意度和感受度得到提升。

践行新时代虹桥精神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创建,必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共建共享。虹桥镇把开展“美丽行动”作为创全工作的生动内涵。


老外街


虹桥镇干部群众在践行文明的过程中,不停地思考该以何种精神展现虹桥人拼搏奋斗的模样。于是开展了“新时代虹桥精神大讨论”,全镇196个党组织、150个群众团队、近120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最终形成了16字新时代虹桥精神:“坚守、传承、拼搏、创新、责任、担当、奉献、融合”。如今的虹桥人正以新虹桥精神引领新使命,以新使命召唤新作为。

文化虹桥、星耀虹桥

“鲍老师,您看这个歌怎么唱才更洪亮?”在虹桥镇退休音乐老师鲍美利创立的“开心小屋”,社区老人围绕着鲍美利寻求唱歌方法。十多年来,鲍美利每天教社区老人唱歌、弹琴,做心理疏导,惠及社区居民千余人、服务时长达6000多小时。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感动上海十大人物、海上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称号。


鲍美利(右二)“开心小屋”

如今,在鲍美利的带动下,“开心小屋”从当初的1家发展到了现在的27家,志愿者达到近300人。成员投身住宅小区“五违”整治、党员“清洁家园”、交通文明劝导等活动中去,用实际行动温暖了社区居民。

以千千万万家庭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好风气,助推“宜居、品质、国际”美丽虹桥建设,结合“‘三长’谈家风”活动,虹桥镇推出“楼宇文明+”活动,依托各楼宇“心驿虹桥”党群服务站,推动“修齐讲堂”项目进楼宇,让更多楼宇白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太极达人教授外国青少年太极拳体验

“文化虹桥”“运动虹桥”已经成为特色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虹桥镇持续深化联心沙龙、沐心书院、修齐讲堂、团队联盟、“虹桥艺课堂”“乐学虹桥”“知名人士篮球赛”“三长谈家风”等品牌项目,整合全镇体育设施资源,依托数据库发布电子地图,构建15分钟健身圈,虹篮、虹足等活动缤纷亮相,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现在,虹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级阵地面向群众开放,虹桥的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满足。此外还结合创全主题宣传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内涵式发展。

美丽生态就是绿水青山


初冬时节,虹桥镇高门泾两侧的临河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散步。清澈见底的河道里,“水下森林”已然成形,水草随着水流缓缓摇曳,鱼虾穿梭在水草间,一幅水清景美、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

今日家园蒲汇塘风景如画

近年来,虹桥镇以“苏四期”河道整治为重点,水生态修复为亮点,结合“美丽家园”小区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一系列水务项目的实施,全面深化水环境治理,提升河道水环境面貌,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虹桥”。

吴中路街面

此外,虹桥镇以美丽为基础,坚持标准化管理,深入涵养“美丽生态”、打造“美丽街区”。值得一提的是,虹桥镇组建了6大区域绿色共建联盟,激发全社会环保意识,让绘就绿色生态线,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虹桥镇紧紧围绕“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能力大幅提升”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着力构建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小区一体化运行,实现生活垃圾在创建小区的全程闭环管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良性发展,成功创建为上海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

从餐饮油烟净化来保护“蓝天”,从监管污染源来守护“净土”,从健全河长制、完成河道整治来呵护“碧水”,虹桥人认为建设“美丽生态”就是建设虹桥人的绿水青山。

为护航“创全”顺利推进,支撑“美丽虹桥”建设稳步前行,虹桥镇从制度上加以引领,以高效为目标,坚持智能化管理,以“一网统管”为引领,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强化应急、综治、公安、网格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统合运转,实现智能动态和实时管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优质高效的监管和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想民之所盼,急民之所需,切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卢国庆介绍,虹桥镇正全力推进上海市首批健康镇试点建设,提供全链条、全过程的健康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加快托幼一体化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助餐+”模式赢得群众认可,顺利完成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

与此同时,虹桥镇的社区自治空间也不断拓宽,形成邻里中心四大品牌项目(邻里帮、邻里康、邻里说、邻里乐),如今开发的“云邻里”“社区云”等线上自治空间,使睦邻友好社区氛围在虹桥处处可见。

市民心声

陈晴花(锦绣江南家园居委会书记)

闵行区经历了两轮创全,我作为居民区党支部的书记全程参与了这两轮的创全工作,感觉社区的变化真的很大。通过创全使社区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社区创全氛围浓郁,小区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社区的自治水平越来越高,楼道越来越整洁,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群众满意度和感受度得到提升。

夏伟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

有机融合虹桥镇辖区内街区与经济发展,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打造彰显虹桥特质的道路景观,同时加强系统布局,把握自然要素、形态空间、历史文化,形成街面常态长效管理,持续推动城市精细化发展。

张长发(市民巡访团团长)

“创全”6年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虹桥变漂亮了,环境变优美了,居民的文明素养也提高了,“文明”这个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居民的脑子里,我相信闵行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顾云其(群团联盟理事会会长)

经过了创全6年的努力拼搏,不但改观了虹桥的环境外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全镇居民的精神文明的意识,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让我们虹桥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句善语、一个微笑、一个礼让……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成为闵行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罗敏(环卫工人)

当看到街道通过环卫人的辛勤劳动而保持整洁美丽,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内心是满足和自豪的,通过创全宣传,群众行为素质提高,对环卫人的关注和尊重提高了,我将继续保持饱满的热情,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绿色城区为目标,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

记者:戎长春
编辑:戎长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