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桥札记:云梯桥 员外郎炮楼

 翁墨宸文学馆 2021-01-11

陈员外,终于蹒跚地支着拐杖,一次又一次走到墙门口,巴望九九湾港口那边,有番船帆影,有一丁点消息,那怕是翻船死汛也行: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五个儿子都去南洋,老大老二在台湾,老三去吕宋,老五在印尼井里纹。这一座古宅,虽然土地地基是父亲打拚的,但是房子是他走番船积赞用番仔银,买红料雇工盖的…娶了五个媳妇儿,嫁了三个闺女,大某走了,小姨正在倒床。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最兴旺的时刻,来的太早,去的也太快,这地基下十三担番仔银,历经五次兵灾匪劫',依然还在,在父亲的棺材下三尺深埋着,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哎!万一都在南洋的子孙,一个也在他死前,赶不回来,咋(⊙o⊙)?

常言道,财丁贵不可三全。小姨病故次年。那一年春淫雨霏霏,陈员外也倒床弥留之际。外出南洋的五子房头,依然不见音汛与身影,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在外乐不思蜀,连祖家都不回来儿子,基本可以认定'不孝了'。清末民初,农村对外嫁的女儿,一般没有继承祖业的风俗。但事到如今,陈员外记得父训'有德者居之',只好召唤嫁在附近的三个女儿到床头,想嘱托了自己的后事。可是,大女儿是龙溪县长的媳妇,二女儿是卢沈沈百万的媳妇,对娘家几座旧宅根本不看在眼里,一个'哼'一声说无闲。另一个托人寄一袋随手礼应付了事。只有小女儿嫁在园仔头,靠养金定鸭为生,一听父亲病危,马上赶回娘家..

就这样,又过三十年后,竟然只剩下小女儿,留着古宅旧厝,为列祖列宗承续春秋两祭,有一天擦洗爷爷神址牌位,看见了一对刻字曰'头上三尺有神明,棺下三尺有金银.',小女儿女婿乘夜色,偷偷掘了房子西厢外墙边,爷爷的风水-发现了十三窑番仔银。于是取了一窑用于日用。并且建置炮楼,日夜巡视内外··外面的人,以为陈员外女儿在护宅守财。而真正的宅主,心里惦记着围墙外的窑银。所以,古人云'福地福人居'。俗话也说'巷子外看不懂巷子里的东西',这云梯桥,陈员外炮楼,风烟依旧人巳老,一帘幽梦在窗外!嘿嘿嘿!

[云梯桥  陈员外的炮楼]黄志强拍的照片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