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艺副刊总第453期】化“自在”为“为我” ——兼谈江治安山水之多维美

 国艺学堂 2021-01-11

化“自在”为“为我”

——兼谈江治安山水之多维美

      在匠作琐琐芜杂于市的时代,所见多专深有余,博洽不足,“郭熙式山水”愈显难能可贵。览西江列家,愚以为江治安先生的画品时见羚羊挂角之妙,让人产生眼一新、心一跳的感觉,算是有自我的一家。

     郭熙是一位思考宇宙的画家。然而对宇宙的思索非常人所能,需要学养的支撑。披阅江治安的山水,能体会到他不仅是在用心作画,而且是在用一生的读学功力遣于楮墨,与郭氏的画论和实践颇有相似。如是就能理解江治安偏爱写生并将浪漫艺术的思维融合于风景写实的创作当中,风雨、明晦、朝暮、草木、四季等皆有所及,但这些自然生物不过一些原生态的元素,处于自在的形态。他要做的是用艺术对其进行改造,赋予其合乎自己心志和部分受众审美态度的象外之意。

     变为为我,才是目的。虽然写意是谓中国写意画的宏旨,但是要做到笃行且富有个性,不经数十年求索变易恐怕难有所悟。江治安的创作实践,印证了郭熙的观点,真正的画家的任务不在于描绘肉眼所见之物,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形似,而在于表达物体与现象的意义。画家感兴趣的是自然本身的规律,它的发展法则。所以,江治安山水专意所至画中大自然的形状与其形状中蕴藏的思想如何相等,这需要对现实樊篱的突破,需要文化兼及艺术诸门类的联姻和滋润。

     江治安的优势在于他于文化及其几个类别的深度经历。因为编剧而熟稔台词、因为舞美而擅制背景,因为文联执事而具良好的诗词素养和书法技艺,加之西画经验润身,致其国画入目就给人以别致、异趣。诗学、书法与绘画的综合关系,包括画上题诗题句题联,造就了多感官联通的兴奋,无论你经意与否,你都会采撷到惊喜的发现,它对你心头轻轻一击,那是我们久有所盼而不见惯的深层渗透的质感。或山象磅礴,或草木葳蕤,更设亭中独酌,数友吟哦,临空品茗……无论丈二巨幅,八尺六尺的大幅,还是三四尺的中幅或琴条斗方册页,纵目总有获得。间有居停,也是你与作品的碰撞,慢品小美一番,自是神来之享受。譬如《观瀑图》,给我的一个启示是画家不能当自己是画家,他应当处于为人生、为艺术的复杂又统一的关系中而存在。整个画面是峰峦如聚,山石如削,是北方汉子的劲节;又见万树积绿,似闻禽鸟嘤鸣,一派江南秀逸之色。但他要端给你的不仅仅是大众化的赏景套餐,而是人物内心的情致。它才会让观者怦然心动。因此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陡峭的山崖上,叠层的亭台旁,那指点江山、议论风声的或是文骚之士,或是隐逸中人,或是山林醉客……

     联想是丰富的。绘画本来是联想的艺术,真正赏画当然需要做艺术的联想。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表现美,欣赏者更要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去诠评艺术家给你的味觉,如哲学家所言:“诗——是人的全部内心世界,其要素是人性。”画何尝不是?江治安的人文感觉是“心静能容千籁响”,是“师承万物皆循道”,这不啻为中国士大夫的理想境界,而我的感悟却是白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谒齐白石的诗句:当你面对着大千世界,当你仰望山岩嵯峨,当你陶醉于樱桃的颜色——你就是感受到他那灵感袭人的笔墨。那么,你呢?这就是艺术的多棱魅力所在。江治安从画面和题款给了我们一种美感,同时又因为受众的审美,带来额外的立体的附加意义。

     用体积的语言付诸于中国画在当今不夥。江治安的画法也与传统和流行有所不类,洵为界内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之一。他与自己立下宿约,师从造化。所以他论及自己积年之经验,仅仅是七个字:写生写生再写生。自然,他在画艺上看重求真,真则有性,性显灵慧,气韵、活力、动感等皆生于斯,长于斯。而画谱等教材一干,比较真山真水自然少了灵性与生动。因此读其画,总觉得有股子生气逡巡画里。因为,在他笔下,山为肌骨,水为血液,草木是发肤,云为山水之灵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等山水,无论苍然若滴,岚气蒸变,丛篁刺天,皆活脱脱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它的精神,它的品性行,成为一种人格。真的化力便是如此,它可以改变山水物象,观者创获的是人的力量。写意的本质如此,江治安的目标在于在自己的笔下创获灵魂。

     画画是要推到屏障的。他当然也不否定拜师临摹,也不满足资料的现有。对于名家作品学习,他讲究研读分析,取其精华而融会贯通,进而创新,形成自家之法。这是哲学思维上的扬弃论,也是江治安观念上胡可多得的升格。他为此足践之、力行之,因而他的作品无论立意还是画法,均存与众不同之色。不仅有苍寒宕野之趣味,而且具性灵心怀之情味。

     如其线条笔墨自然,偏于刚美,源于其书法的驾轻就熟。来自自然的美本来具有多面性,再配之于他的皴法,细腻而无工色,构成一种浮雕感,远看获得一种触感,移步还可获得不尽相同的感受,从形式上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加上少许的变形处理,又带有些微老辣、自然的拙趣,使得一幅之中,浓纤相间,顺逆呼应,亦以拙胜,别有其味。此意谁知呢?我一直持有这样的品读,他的画,抹去题款具名,也认得出非他莫属,原委在于画上的成像载有浮雕的因子以及他笔墨的拙意。这就是江治安的画脉基因,在其作品中流淌,造就“江法”特色所在。说它是“凝固了的舞蹈”,恐怕也不为过。

     画画、读画都是走心的活动。江治安画作多出于天然,然后经过内心打磨加工,固然真切许多。殆欲读尽江治安绘画艺术,是我潜心已久的事。惜乎,也只能对江治安山水艺术管窥一斑,但所在多有的,还是其画品的片片鳞光,存乎我心,挥之不去。

    注:看望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阿姨

画评作者简介:

笔名讴阳,省农业农村厅《江西农业》杂志社副社长,江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省文化厅江西画院特聘画师,省市作协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家、资深编辑。以教书、做嫁衣为业,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和美术专业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书画评论600余万字,书法作品若干,公开出版诗集、散文集《枕畔流萤》《伊甸蛙鼓》《扁舟煮酒》《无风的随想》《雪犁》《澡雪集》等,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南昌市政府滕王阁文学奖等30余项。

原创制作     《国艺副刊》

《国艺副刊》微信平台编辑部

顾问:谭五昌  郑允钦  张炜

主编:欧阳滋生

编辑: 念红

书画有料

文字有料

扫码关注我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