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乡村记忆:老一辈的婚姻,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胶东故事会 2021-01-12
如今,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结婚迎亲都是差不多的套路:五六辆小车组成车队,前面一辆好车打头,坐着新郎与新娘;后面的车要么载着贵客,要么盛着嫁妆,浩浩荡荡,从女方家开到男方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种迎亲方式的内涵或许脱胎于古代的喜轿,但具体流程形成定式只不过几十年的工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婚礼的迎亲工具还主要是大头车、拖拉机和自行车,而在更早之前,不少老一辈人其实都是“步行结婚”。(注:有的朋友说在他们那里老辈有新娘“脚不沾地”的讲究,但百里不同俗,步行结婚在的情况在笔者老家的确存在过,尤其集中在“破四旧”之后、七十年代之前。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步行,而在于邻村之间的联姻。如果风俗不同,步行的片段可以忽略。)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乡村婚礼场景)
所谓“步行结婚”,就是新娘从娘家步行走到新郎家里。如果按照现代年轻人的眼光来看,以这样的方式结婚,新娘子恐怕早就雷霆大怒了。但在老辈的胶东农村,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大家都安之若素,鲜有怨言。
“步行结婚”之所以曾在胶东农村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就是条件所限。老辈的生活普遍不太富裕,除了少数豪门大户可以花车花轿、大吹大擂地办喜事之后,普通人家只不过是告知亲朋好友“多一双碗筷吃饭”而已,婚礼通常都很简单。
第二就是距离所致。过去的交通、通讯手段有限,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比较小。普通人家的嫁娶半径,很少会超过二十里,一般以十里以内居多。说得直白一些,通常就是在异姓的邻村找对象(过去有“同姓不婚”的讲究)。而找对象的方式,也并非自由恋爱,而是靠媒人牵线。
古代有“媳妇熬成婆”之说,而乡村亦有“闺女熬成媒人”的现象。因为居中做媒的人,通常都是早些年从一个村庄嫁到另一个村庄的闺女。她们在步入中年之后,都喜欢再把娘家村的其他闺女说和过来,或是把本村的闺女说和到娘家村去。长年累月之后,两个邻村之间,就会形成世代联姻关系,有如春秋时期的“甥舅之国”。

正因为相邻村庄彼此的嫁娶情况较多,再加上胶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邻村之间多有大山阻隔,走大路相对绕远,在这种背景下,“步行结婚”才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旁边,就有一个“世代联姻”的邻村,两村之间有七里的山路,山脊线上的一个垭口算是分界线。听老人讲,过去从这个邻村娶亲的话,双方之间就会通过媒人提前约好日期和时辰。届时,新娘就会在女方送客队伍的陪同下,步行来到交界处的垭口。而男方的迎宾队伍需要提前在那里等候。双方碰面之后,进行一些礼节上的交接,然后女方的大队人马返回,留下几个代表作为“送客”的贵宾,跟着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起走回村里,然后行礼、入席。礼毕、散席之后,再步行原路返回。
由此可见,对于当时的新人来说,婚姻其实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山两边的联姻有多普遍?平时可能看不出来,因为不同的人家结婚会选不同的吉日。但正月出门回娘家,可都是在同一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联姻的频繁。退回几十年之前,正月初三在老家的山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我们村的人拖家带口往那边走,邻村的人也拐着篓子包袱向这边来。东来西往的人们在路上如果碰面的话,就会依照亲属和辈分关系,各自问候。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了后来,两村之间山路上的人就逐渐少了。一来是因为有了走大路的交通工具,二来也是彼此联姻的数量降低。
随着年轻一代的陆续进城,自由恋爱已经取代了说媒,成为联姻的主要方式。而联姻的距离也不断扩大,过去“跨乡镇”就算是远嫁,而如今跨县、跨市乃至跨省都屡见不鲜。可以说看,从山这头到山那头的世代联姻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仍承载了很多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