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古镇闹元宵 ——华州瓜坡镇正月十五民间演出掠影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微信公众号“华州百姓”自即日起,正式更名为“华州文史荟萃”

2019年农历正月十五,一场集秧歌、秦腔、民间舞蹈、快板等表演形式的大型民间演出在瓜坡镇瓜底社区隆重上演。本次活动由“瓜底村社火队”牵头组织,瓜底“兴农锣鼓队”承办,汇集了瓜坡镇及周边区域众多民间文娱爱好者及表演团体,吸引各界群众2000多人观看。

华州瓜坡镇“兴农锣鼓队”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农锣鼓队”原名“兴隆锣鼓队”,成员由瓜底社区民间文娱爱好者组成。2007年,在“兴隆锣鼓队”的基础上成立“瓜底村社火队”。据锣鼓队负责人惠铁牛介绍,这样的演出形式已连续举办五年,今年的参演阵容为历年之最,节目多达40个。

击鼓者为锣鼓队队长惠铁牛

民间演出不同于正规舞台演出,注重于群众的参与度与表现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华州社火,是对华州民间节日活动中的高跷、芯子、旱船等等的统称。咱瓜坡镇南沙村的旱船一上场,现场顿时骚动起来。咦,咋是两个男的?自古以来都是男的划船女的坐,欢欢喜喜回娘家。据悉,这支旱船队伍由弟兄两人组成,执桨者力度自如,行船者面露羞涩。这船走地,换个角度也拍不到船内的“老婆”长啥样。

叫看就不看了,你有两兄弟划船,咱有两姐妹跳舞。

这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个人可是亲亲的姊妹俩,在瓜底方圆内算是名人了。

华州秧歌约在一百多年前由渭南传入华州,流行于赤水、高塘一带,一般称为“渭华秧歌”,也称“华州秧歌”。华州秧歌除演唱一些民歌小调外,表演动作以简单的“8字”步、套脚“8字”为主,多是根据角色、剧情即兴发挥,体现出明快、活泼的特色。华州秧歌发展到今天,遍及华州城镇乡村,深受广大妇女喜爱。

刚说完“深受广大妇女喜爱”,就放了一张男人跳舞的图上来,小编,你的饭碗快保不住了。咋了,都到啥年代了,男的就不能跳舞了。

瞧咱这动作,即有男人的刚劲,又不失女性的妩媚,不服气你来跳。

节目还没过半,现场已被围的水泄不通。

以前没有手机,能专心看演出,自打人手一机,啥都可以记录,你看这阵势。

要说现场最专心看节目的观众,要数它了。

主人顾不上它,它所幸自得其乐,在场内忙的不亦乐乎。小编愚钝,不认识这是不是二哈,麻烦不要用那种凶巴巴的眼神看我,吓得我差点把手机都扔了。

华州“蹦鼓”主要流行在下庙镇康甘一带,以蹦跳的形式击鼓而获名“蹦鼓”。但咱瓜坡的“女子腰鼓队”也是鼎鼎有名。

这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腰鼓队成名已久,曾参加过各类大型演出。

继续放图

小编的拍照能力有限,自叹不如下面这位,感谢他长期致力于用镜头记录瓜坡人民的生活点滴及山川美景。

用手机拍照需要一定的技术,首先角度要选择好。

这位大姐,你知不知道,你在拍照时,你已成为现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这马步蹲的,好嗨哟!

现场最专注工作的是这位音响师,小编特意给他拍了一张。

最后,感谢参与这场演出的所有人员。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