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诗社丙申年第十社】山水畅吟怀

 新用户6526zsvC 2021-01-12

红楼诗社丙申年第十社  山水畅吟怀

社主:江海

     古来吟者爱山水,无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抑或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皆可证之。山水相亲,怡情养性;吟咏山水,开阔胸襟。摹山状水,其境如身临;启智发思,登高而望远。本社第10社拟咏山水,选材命题请诗友自拟。诗写律绝,韵依平水。可咏家乡山水风光,可咏行旅所见所思。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园林名胜、田园风光,皆可入诗。

    日期: 2016715日晚900截稿。

山水抒怀二首

文人

衡岳苍苍气不同,森然峙立冠湘中。

危岩每遣形容异,曲径常教步履穷。

绝顶摩天云伴月,深林积雾树生风。

蛮荒有幸文明起,秀出群峰是祝融。

滔滔不尽叹潇湘,独立潮头梦正长。

极目方惊江岸阔,息心初见客舟忙。

非关忧乐波犹远,任是沉浮水亦香。

记取当时垂钓处,与谁相共唱沧浪?

 点评:文人兄二首格律谨严,对仗工稳,第一首气势豪迈,家住名山,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首更多情景交融,深沉博大,后两联尤佳,波远、水香,涵意深远。结得漂亮,沧浪两字,味在其中。或有不足处,第一首,写景较泛,可更深入衡山典型特征和相关文化。第二首, “极目”“息心”情绪转换似过快。  尤喜第二首,堪称佳作。

 

灾年吟

韦明升

生在徽山皖水间,砚平纸寿墨毫全;

江南四季美如画,江北粮仓难绕鸢;

叹息汛期遭猛兽,势随梅雨毁良田;

欲擒龙子还东海,大禹驾临挥法鞭。

 点评:起首两句轻盈,突出安徽特点。前后平均分写受灾前后状况,但缺少呼应,欲擒龙子还东海只是表象,应点出抗灾保护美好家园的深层意思。

七律 校园

李大海

柳桂年年依旧色,铁门开闭看人潮。

铃声阵阵师生动,教室间间答问飘。

枝翠花园双鸟舞,意丰雕像万思高。

无涯学海今离岸,有处他乡昨起锚。

点评:中二联写出校园风貌特点,寄情其中。也见层次。“铁门”扎眼,即使为实物,在诗语中也得考虑表现的效果,无益于主题的意象可避,亦可淡化。如讽教学古板闭塞的则可,这首明显不是。结句欠通。

吴淞口

水溶

一望苍波水接天,吴淞江口过千船。

炮台旧址今犹在,潮落潮生又百年。

:一般怀古思路,平实之作。苍波,水,意重。

敦煌

水溶

伫望阳关路几多?孤箫一曲作离歌。

黄沙但与长天尽,大漠西风走骆驼。

:境阔,厚重,画面感强。孤箫一曲应为虚笔,虚实相生、恰到好处。转结尤佳,一个“走”字虽平实,却是点晴之笔。见生机、显稳重、亦寄豪迈之情。堪称佳作。

长兴岛晚渡

水溶

船近汀洲晚日斜,江风向岸过蒹葭。

白鸥忽掠舷边浪,碧水相辉渡口霞。

远岛依稀呈陡壁,暮烟逐渐锁平沙。

一帆径向云边去,行尽沧波可是家?

:此首亦为佳作。写景而有寄托,情随景迁,得于自然。人在旅途,常会刻意地流连眼前景致,但终究掩不住思乡之类情绪。这首诗的视角由近及远,待见到远处“一帆”远去,想见那远航之船何时到岸归家,自然思人及己,结语寄情深远。

 

七律 游个园

江海

扬州自古园亭胜,唯寄闲情竹影多。

碧笋新晴高一拔,青萝结带乐长歌。

万千个字翻迎月,数点琼花不在河。

欲写清风恨无力,凭山一角看嵯峨。

自评:情景交融,力求凝炼。局部对仗欠工。

题齐云山写生长卷

刘德平

松涛阵阵伴天曙,踏雾披云一画夫。

点线勾皴飞彩墨,神山秀水入长图。

:此作有生活,诗语爽净,有声有色,情于景中,人在画中。佳作。

金寨写生归来

刘德平

迢迢千里进深山,万态仙姿云雾间。

展纸挥毫抒我志,怀揣锦绣把家还。

:诗语流畅,结得好。

西安回民街夜色

云中月

游人车马尽纵横,熙攘獵奇饕餮情。

悬幌灯红兴盛夜,琳琅美馔享佳评。

:游兴浓,尽显繁华夜市。

游五台山

云中月

望海云涛东渡远,北天叶斗欲雄飞。

西台挂月寒光泻,中座翠岩丛影巍。

华锦南峰青泛宇,文殊凉石绿迎晞。

笑观三晋奔腾疾,更上层楼炫目晖。

注:凉石,传说文殊菩萨曾去龙宫借清凉石,带到五台山点化赤地千里,遂成清凉翠薇之乡。

:起得漂亮,有气势。景点描绘细致。建议韵字使用上要注意搭配得自然些。

丽江印象

过期明月

应是瑶池枕梦闲,三千弱水下人间。

风华未许施颜色,尽揽云天半倚山。

:想象奇特,亦有所思。写景略泛。

五律 游大峡谷

               渔家傲

晨曦起霭烟寻径访山巅

翠柏藏名寺青苔淌冽泉

云轻行涧水林茂听鸣蝉

竹下沽村酒心闲似谪仙

:山行见心静,侧面着笔已见大峡谷内风貌,手法老到。”云浮游涧水”一句别扭,用“浮云”为常见,许是为避平头之忌?

 

浮山仙乡

林泽辉

潘仙居处是云乡,揽月崚嶒恋艳阳。

雀舞坪前鸣日短,农耕垄尾说家常。

山鹰扑翅千山远,壁虎游墙四壁长。

探得江湖深与浅,随心种菊引鸿翔。

注释:

潘仙:神仙潘茂名。

壁虎:爬峭壁的“爬山虎”。

:读诗可见仙乡风貌、山野之趣。“日短”“家常”借对巧妙。总体散碎欠流畅,许是众意象选择搭配上有些问题。结句可酌。

游湖

秋瞳

红鳞划绿藻,杨柳爱晴柔。

蝉语风前碎,浮云顶上悠

隔尘偏入画,泼色待凝眸。

水调三声后,何人楫扁舟。

:诗语清新,中二联亦工。泼色应指湖光如画,鲜明色彩一般使人眼前一亮,“待凝眸”欠自然。扁字为平声。

江望

秋瞳

扬子江头未计年,潮声到枕可安眠。

片时疑梦犹梓里,几日狎鸥吟醉边。

久惯烛龙风唤雨,忍听舟笛浪勾弦。

浮云不耐沙洲冷,星斗波光一共天。

:诗有寄托,架构也不错。“梓”为仄声,“醉边”费解。

五绝  仙境(题画诗)

韦明升

斯是钓鱼翁,青山映水中;

桃源寻此境,一线入空蒙。

:题画小诗,别有情趣。

邵伯湖闲游

志勇

假日归闲邵伯游,石堤倦坐数沙鸥。

孤帆极目青天外,碧水回萦古渡头。

即兴临风吟逸句,何当壮胆弄扁舟。

抬眉懒看云萧远,醉里拈花付水流。

:诗贵于写出个性,不落俗套。诗语流畅,布局清晰,先景后情,虽为常见,但“壮胆”“懒看”二词便有了自家面目。内敛谨慎又不乏豪情逸致。结句绮丽。允称佳作。

应社录旧作游历诗三首

七绝·游肇庆七星岩观鲤鱼池感赋

永隽

万千锦鲤聚星塘,待跃龙门久已忘。

攘攘熙熙尽争食,谁人只手主苍茫。

:诗有寄托,只是前三句与结语关联不紧。

雨中登滕王阁感赋

永隽

细雨漫江登故楼,烟氲雾霭迫沙洲。

游人自引游船去,谁惜英才因妒休。

:先景后情,感慨颇深。结语稍显纠结。

七绝·己丑冬月游黔西南万峰林景区

永隽

烟腾薄雾隐苍龙,盘转璇玑吴子胸。

斗砚沾毫天作纸,黔西点染数千峰。

:四句写出万峰之景不容易,这首诗举重若轻,巧用比喻夸张,想像奇特而合理,语出爽净。二句尤妙,盘转璇玑,可见山势,亦可见画家胸罗万象。可称佳作。

 

咏浮山龙须岩

林泽辉

彩凤降凡来,穹庐日照开。

轻烟苏玉壁,巨擘点苍苔。

不采龙须草,恐生箕伯灾。

仙霞笼罩处,椿树为谁栽?

注:龙须草:龙须岩是位于顶峰之下一大片峭壁,上面长有“龙须草”。家喻户晓的传说:拔了一根,就会刮台风。

箕伯:风神。

:读诗可见龙须岩风貌,叙议皆自然、轻松,中二对佳,流水对法亦妙。结语有所思,但整体略平。

暮行天宁塔畔有感

芹梦

廊无塔自巍,池小芙蓉希。

千载兴亡事,悉如尘露飞。

注1:仪征天宁寺塔,始建于唐代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仅存塔身,塔前池中红渠正在开放。天宁寺塔坐落在城河南岸,与鼓楼对峙,隔河相望,与鼓楼并称为真州“双壁”。

注2: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三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五绝难写,此诗颇为精炼传神。“悉如尘露飞”初见似不合常理,但关联“千载兴亡事”之叹,有如“灰飞烟灭”,可见独特之思。起句欠通。

游厦门胡里炮台有感

李贺利

堡顶远看寻古踪,九重楼宇诉兴荣。

今人若望前朝事,一世繁华转瞬空。

:揽胜怀古,诉字妙,结语熟。

夜游西贡河抒怀

小芹童

夜游河上客喧喧,遥忆丽君语细言。

两岸霓虹添酒盏,清风最忆是苏园。

丽君:指邓丽君。虽处异国,似夜游船上嫣然成了邓美人的追思会,带着越语腔调一首接一首……

苏园:指故乡苏州园林。

:我十年前也曾夜游西贡河,可谓“靡靡音里醉千国,漾漾波中舞一船”。正是这般情调,尽是几十年不变的东南亚老情歌,各色人种同船赏歌舞。能想到丽君和中国的园林,也算有爱国心了。苏园,这种简称不宜推广。

【真州 二首】

(一)

秋瞳

曾是淮南第一州,名流商贾几经秋。

至今犹见天宁塔,鸟瞰长江意未休。

:起承转合见法度,天宁塔见典型。“曾是”见弱。无论写实写虚,都应“不愧淮南第一州。”

(二)

秋瞳

柳陌莲塘景旧谙,铜山雨后起烟岚。

开軒待话鲈鱼美,篱外莺呼似酒酣。

:很潇洒的诗。结语比喻稍牵强,不如用“正酒酣”爽快些。

游金陵秦淮河

秋瞳

近水秦淮恨寂寥,桨声灯影做招摇。

恍听一句朱颜改,却向何人说六朝。

:秦淮天下知,不必再言“近水”,夜泊也可。结语味深。

 

暮春至杭集夾江采風

周清溪

江聲排遝破空來,信是涼波拍雪堆。

一片風隨青葦動,幾絲雨趁白鷗回。

劇憐春事何衰矣,浪得閒情且快哉。

指點野花隨處發,長圩行盡更徘徊。

: 结构严谨、诗语流畅,采风赏景大阔胸襟。起句即佳,江声远去又回响而来,如心潮激荡。中二联有叙有议,句式灵动。全诗先放后收,方得平稳。结语耐人寻味。佳作。

登宣城谢眺楼

光阴

敬亭十里绿深深,南有名楼相比邻。

袅袅青山生浅雾,翩翩黄鹤唱余音。

琼楼留韵宣城诵,雅士挥毫太白吟。

碧水千秋流不尽,谢公清发到如今。

:谢眺名楼,咏来兴高。这首诗起、收俱佳。“敬亭十里绿深深”一句足配名楼。碧水长流而谢公之风宛在,手法老到。“黄鹤唱余音”亦有妙味。唯惜“唱、诵、吟”关联几句稍欠流畅。

希岭探胜

天香云外飘

盘桓十八曲,屡屡遇荆榛。

夜至三叉口,寻芳待翌晨。

:五绝更宜简明流畅,结句难解。格律可酌。

訪阮元家墓

周清溪

雷塘煙雨正低回,松影搖風四面開。

草覆圓墳知夏茂,碑湮細字待人猜。

蜘蛛網織文華錦,贔屭身馱俊逸才。

自得清名三百載,可憐我踏俗塵來。

注:草木見蜘蛛於網上織字,甚奇。

:此诗描写见功力,中二联对仗宽严自适,蜘蛛织锦也巧助主题深化。贔屭一般是驮石碑的,不知此句何意?如果是记载阮元事迹的碑,那也隔了。 “俊逸才”有凑对之嫌。

游肯尼亚马赛马拉荒漠有感

侍书

非洲荒漠史前般,烈暑遨游不肯还。

狮豹羚羊皆酷苦,万千角马渡河关。

:烈暑遨游不肯还,想必是好古之人,留念“史前般”景观。酷苦两字没有下文,结句壮观,但与前关联有欠。

醉情山水

笑难

江水悠悠翠带长,骚人搁笔费评章。

江村错落潇湘远,烟雨参差霁雾茫。

鸟去鸟来山色里,漁歌漁乐碧波徉。

陟遐云岭凡尘远,不问春秋不问唐。

:几处复语叠词有特色,有益于描绘山水清幽和表达闲适之情。“徉”字一般作连绵词“徜徉”,而不单独使用。

假日游

笑难

假日携朋漳水行,欢声笑语日初晴。

寻章摘句鄴城外,步韵吟诗古柳坪。

铜雀台边谈旧事,三曹園里忆群英。

归来廊下黄昏后,杯酒开怀醉月明。

临漳古称鄴,曹操建三台於漳水畔,今留铜雀台遗址,新建三曹园于铜雀台畔。

:诗平稳,亦流畅。寻章摘句,步韵吟诗,这个没有拓开。

 

寻隐

笑难

策筇云岭外,访友密林中。

淡看功名事,暢怀歌大风。

:小绝也见法度,见闲逸之情。“歌大风”一般喻雄心壮志,与前不谐。

统一宫草坪诗吟

小芹童

长空夜下影斑斓,吉字宫中细密间。

廊院缓舒圆舞曲,回眸奥黛掩羞颜。

吉:"吉"字为统一宫建造格局,大有学问,故用细密。奥黛:越南国服,也称长衫,与旗袍相似,奥黛更显轻盈、飘逸。

:异国情调在诗中。可能对当地人文不熟,囿于表面描写。

重游青海湖

三生石

其一

二十年来万事非,梦中旧景半依稀。

依然鼓袖湖风冽,银浪青泥缓缓归。

:结语佳,前两句语熟。

其二

万里睽违二十秋。长云碧海自悠悠。

少年心事中年拾,重到刘郞已白头。

:虽有熟语,好在“少年心事中年拾”一句来得实在,使得“白头”之说真假无关紧要了。诗语流畅,感慨颇深,用典适宜,可称佳作。

茶卡盐湖

水天非镜亦非烟,如碧如霜幻入仙。

最爱波间留晚照,影空怜我影谁怜?

:试用复语增强表达效果。“影空怜我影谁怜”又似镜中,那么“水天非镜”则有凑句感觉。

漓江

小芹童

斜阳陌上桑,瘦竹隐幽凉。

远岫添晴色,清风簌淡妆。

留连编背篓,自在候银鲂。

笑却人间事,逍遥独此乡。

:此诗好于所作前两首,得于心静。语言朴实,首尾两句不着一动词,缓缓道来,正合漓江游历的心境。诗中未写漓江之精华“水”,但是“竹幽、风清、鱼白,背篓”从侧面托出水来。“清风簌淡妆”,写景而自然融入作者身影和情怀。看人编鱼篓、等候赏银鱼,足见水乡风情。结句洒脱。可称佳作。

惊蛰踏春

李下蹊

踏春如约老河湾,许我浮生半日闲。

绕甸清流纹荡漾,窥人幼鹊语间关。

冻心溶解柳丝软,僵骨苏和苇箭蛮。

遥对明峰舒一啸,十分快意在家山。

 :游春心情爽,水纹如笑、鸟语嘻欢,个中滋味尽在中二联,结语自然。冻心、僵骨,稍显枝蔓可省,也可避前六句的前两字结构相似的单调。

消寒惊蛰后,水涘踏青人。

野麦绒毡铺,原岑淡墨皴。

直须舒块垒,何必叹风尘。

赶趁晴光好,开襟纳一春。

:这首诗较为爽劲,不枝不蔓,叙议得当,结得漂亮。第二句实为偏正式词组,在五言诗中似有不宜。

七律   访靖港古镇小记

肖克勤

石板平平照壁新,霓虹夜点万家灯。

拱桥砖隙无衰草,水井围栏缺勒痕。

简写犬牙招贴字,不闻小二唱吆声。

我寻岁月沧桑色,鸨母红墙说旧闻。

:对古镇的描写很到位,首句石板光平照壁,古今风貌俱现。颔联尤佳,旧井无人问,桥缝草草青青,正是光阴流转的真实写照。颈联对宽,前面写得都好,“鸨母”两字俗,坏了味道。或用“燕语”“鹦鹉”之类,表达婉约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