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作家随笔】许 峰/观张澜故居散记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01-12

西南作家随笔

观张澜故居散记

许  峰(重庆)

四月,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这是出游的好天气。

四月中旬的一天,我随旅游团乘车来到西充莲池镇观音堂村张罐沟张澜故居。由于进张澜故居二公里处无公路,只好把车停在窄小的公路边,步行走石板路到张澜故居。这里两边群山环抱,竹树成荫,恰好在山下有一很宽大的坪坝,张澜的出生地就在一山脚下马鞍形的地方。他故居旁边还建有中国民主同盟历史陈列馆。陈列馆里有在民盟那个时期的活动资料和图片。有黄宪增、张澜、沈均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楚图南、费孝通等《中国民主同盟历届主席图像》,此馆分上下二层,分有五大主题:一、峥嵘岁月一一展示中国民盟成立之前中国历史现状;二、孕育成立一一展示中国民盟成立全过程;三、历史选择一一表现中国民盟在中国近代史中所经历的各种大事件和选择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的史实;四、风雨同舟一一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光荣史;五、继往开来一一展示中国民盟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和蓝图。陈列馆以文物、文件、文集、信(函)、历史图片、电脑触摸屏、音响、影视资料、参政议政成果等形式,集中展示中国最大民主党派中国民盟与中国共产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亲密关系以及不平凡的发展历史,并配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布展新颖、大气、效果强烈、引人入胜。令我惊讶的是在这偏辟的乡村,具然有这样先进的,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陈列馆和张澜故居。特别是那张张澜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府成立时他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与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让驻足很久,思绪涟涟。给我的印象是,到西充,最值得景仰的人是张澜,最值得参观的是张澜故居。

离张澜故居不到30米的水泥路边立有一介绍牌,上面写着:张澜故居位于四川省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张罐沟,清同治十一年(1872),张澜诞生于此。

张澜故居是一座坐西朝东,有正房、天井、偏房的四合院建筑。单檐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具有浓郁的清代、民国时期、川北民居的建筑特色,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天井正中央伫立张澜先生铜像,高2.1米、张澜长须飘飘,目光深邃、面容慈祥,眼望前方。从天井石梯上去是堂屋和两边的正房,正房罝于高台之上,筑有蝙蝠、梅花鹿、等寓意“ 福禄寿 的雕花胎,两侧是石级梯步。正中央通往正房堂屋是一道宽大的石阶。正房有宽畅的廊柱形过道,右侧立有” 太乙真人石敢当天尊神 镇宅石碑,民俗味浓厚。厢房要约低于正房,张澜出生在右厢房。右厢房分隔为內外两间,张澜住外间,父母住里间。房间內陈列着当年的生活什物,木柜、床、木椅、小方桌等。用现在的生活对比,这些算是十分简陋了,可在清末的川北偏辟农村,他的家庭算是富裕的了。正堂屋大门上写有“ 张澜故居 四个楷书大字。天井开阔的院坝,是打粮食和族人聚会的地方,左边是勤杂人员住的房间。右边埧子里有柴房和饲养家禽的地方。石壁上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制作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张澜诞生地》的牌子。

我一边参观张澜故居和中国民主同盟历史陈列馆,使我看到了张澜从这个偏僻的农村走出西充县,走向四川省会成都,走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他的一生融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时代。他从民国的四川省省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前身)校长到中国民盟中央主席。一生追求民主政治,消弥內斗,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从1911年“ 保路运动 到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从五四运动到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看见了他经历了几多风云,几多泘沉,他始终保持着他家乡的本色,朴实节俭、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还教育他下属及同仁安于富贵,力戒奢华,尽心为国为民,振兴中华。他在1942年《张澜自传》中写道:“ 余少承父之良训,研习历史,以节气自励……今年七十有一,惟始终以廉政自恃,,志气弗衰,近作《说仁》《说义》二篇,览之可见余之所勉所写所怀也。” 四川大学校园莲花池旁塑立张澜先生像。他的故居前莲花池边的那条林荫小路命名为“ 张澜路 1926年一一1930年,他任四川大学之前身国立成都大学首届校长时提出培养人的模式应该是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严格要求学生,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骨干。在重庆中共谈判期间,张澜表现出高度的民主精神和独特的政治见解,毛泽东感叹地对张澜说:“ 表老啊,您就是一面旗帜,插在哪儿就起作用,而这个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张澜,<1872一一1955>字表方)所以毛泽东称他为表老,包括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都尊称他表老。

我们怀念张澜先生,就是怀念他为国家和平和民主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怀念他“ 表里如一,方正做人 的伟人风范!我坚信,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搞好合作,中国将会更强大,更美好!

2017.9.25.

许峰,男,笔名老土。1948年出生。重庆新诗学会会员、重庆江北区作协会员、江北区观音桥作协理事、重庆二月文学社会员、中国微型诗社会员、豫北文学社顾问。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散见报刊及微刊。出有诗文集《俗世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