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慎:作为四朝老臣,却始终没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各个时期的人才都不少,只是在乱世中尤为显眼,这里有着一步登天的逸事,也有着按部就班的秩序,最吸引人的却是故事。本篇来聊聊范慎,字孝敬。

范慎是徐州广陵人,吴国阵营中有着颇多的广陵人,列个名单:范慎、吕岱、张纮hóng、秦松、陈端、吴硕、卫旌、刘颖、徐彪、杨竺、王靖、皇象、华融。也能以此窥见徐州人在吴国阵营中的规模,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江东,范慎也很有可能因此渡江。

范慎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任君主,他在孙权时期与太子孙登交好,虽然不像诸葛恪、陈表、张休、顾谭那样被称为“太子四友”,但孙登依然挺重视范慎。孙登让胡综编写的《宾友目》中就评价范慎“究学甄微,游夏同科”,这是夸赞范慎研究学问的时候十分仔细,能比肩孔子的弟子言偃、卜商“子游”、“子夏”就并称“游夏”,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就提到了“游夏之徒”。

“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皆为宾客,於是东宫号为多士”——《三国志·孙登传》

《宾友目》毕竟是孙登授意胡综所作的,本意就是品评太子孙登身边的宾客们,所以孙登对于范慎的评价也类似,他夸赞范慎有国士之风,能坚守壮节。不过这个评价被羊衟dào反驳了,他认为范慎虽然学问渊博,但是心胸有些狭隘。此外,陆机在《辨亡论》中评价范慎以威重显”,说明范慎一直表现得威严庄重。

“孝敬深而狭”——《三国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

范慎和诸葛恪就有过争执,当时诸葛恪献给孙权一匹马,这匹马已经提前被刺过耳朵了,范慎就嘲讽诸葛恪“马虽然只是六畜之一,但弄残它的耳朵这不是有损仁义吗?”诸葛恪向来擅长辩论,他反应很快“母亲是最疼爱女儿的,她给女儿穿出耳洞佩戴耳珰,这也有损于仁义吗?”

或许范慎身上有些缺点,但瑕不掩瑜,范慎对于历任君主都能尽忠职守,他结交的朋友符合三益之友”,即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博学的朋友,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十分敬重范慎。范慎在学术方面也是有一定造诣的,他著有《矫非》二十篇。

“性多纯直,竭忠知己之君,缠绵三益之友,时人贵之”——《建康实录》

范慎担任过侍中、武昌左部督,他治军严整,军中士卒也都很喜欢他,这也引起了孙皓的忌惮。建衡三年(271年),孙皓让范慎任用为太尉,以此让范慎回到朝中,离开熟悉的士卒们。士卒们都很留恋范慎,整个营地都在为范慎的离去落泪。

“慎自恨久为将,遂讬老耄。军士恋之,举营为之陨涕”——《三国志·孙登传》注引《吴录》

范慎最终应该还是回到了熟悉的武昌,他在那里给自己准备好了坟冢,不过他对此也不怎么忌讳,还带着宾客一起在里面举行宴会。但范慎对于自己一直担任将领很不满意,虽然出任了太尉,没过多久就以自己年老为由要辞官,最终在凤皇二年(273年)逝世。结合《建康实录》的记载,范慎此时还兼任着侍中。

“范慎字子敬,在武昌自造冢,名作‘长室’。时与宾客作乐鼓吹,入中宴饮。”——《太平御览》引《吴录》

顺便,范慎除了儿子范耀还有个女儿范姬,十八岁嫁给孙奇,第二年孙奇就被处死了,而且孙奇涉及二宫之争,所以范慎想把范姬接回来,但范姬宁愿毁去自己的容貌也不愿归家,想来其中有不少矛盾在里面。

生逢乱世,哪得自由。

射援:射援:劝进刘备时,我的名字排在诸葛亮之前

郗虑:郗虑:比起孔融我技高一筹,但御史大夫不好做

刘宠:刘宠:作为陈王,我本该在汉末一展宏图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