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靖雷| 正月十五闹元宵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桂靖雷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笔可以面对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史笔则必须去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以我笔“量”人生,人亦舒坦,心亦舒坦。

                       ----------------题记


     “正(哪)月十(啊)五闹(哇)元宵(呀呀子哟),火炮(哇)连天门(哪)前绕

(喂却喂却依喂却,喂却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呀!锣鼓儿闹嘈嘈(哇)。……”烩炙人口的黄梅戏著名传统小戏《夫妻观灯》,通过青年农民王小六夫妇演唱的弦律欢快,节奏跳跃的“花腔小调”〔观灯调〕,以及载歌载舞的手、眼、身、步、法的程式表演,使人们看到了元宵之夜城乡丰富多彩的花灯,欣赏了鄂、赣、皖毗邻地区正月十五闹元宵风俗的靓丽风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岁时节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历史和民间习称这天叫上元、元日,是夜叫元宵、元夜、元夕、灯节。这天夜里有张灯、玩灯、看灯、猜灯谜、舞龙狮、吃元宵、迎紫姑、咒老鼠、烧害虫等习俗。因这天民俗活动较多,其重要活动玩龙灯,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贺年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自古以来,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一说。

 

   元宵节的名称来自中国农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叫“望”,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以月亮圆满象征着幸福、团圆,作为以和为贵所崇尚的图腾,故把它当着岁时风俗的一个重要吉日——元宵节。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就被皇家当作祭天祈祷福荫之日。据宋陈元靓《岁时杂记》载:道教把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又称灯节。


据《中国年节》一书的作者罗启荣、欧仁煊考证:元宵节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汉文帝时,“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蔡愔 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湖北通志》载:“近俗以十五日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日以后为续元灯,多为鱼龙曼衍之戏,其灯者,杂以火树鳌山,人物花果,狡貌鳞凤之属。……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黄州府志》对元宵节习俗亦有记载:“上元,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悬灯胜处,则正阳门外东月城下、打磨下、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兰盘景。”其他各府、县志均有类似记载。


黄梅戏在孕育、萌芽、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与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极为密切。元宵节中随灯出现的龙舞、狮舞、采莲船、高跷、跑竹马、蚌壳精、打连厢、台阁、悬条等民间艺术形式,对黄梅戏的孕育、萌芽、形成,起到了媒介和推进作用。黄梅戏从萌芽到“三打七唱”阶段,它在闹元宵中得到发展,继而又回到闹元宵演出之中。明清以来,黄梅县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极为广泛。元宵节期间,城镇和较大的村湾,均有搭台请黄梅戏班唱戏的习俗,为元宵节增色添彩;各村镇在玩龙灯时,亦邀请黄梅戏艺人(生、旦、丑)跟灯唱“文场”,表演黄梅戏传统剧目的片断或单折,如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领头玩大型龙灯,还邀请知名黄梅戏名角跟灯演出。

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促进了黄梅戏的孕育、萌芽、形成,在黄梅戏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中,又广泛反映和应用了这一重要民间节日。在300多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中,有10余本、出,应用了闹元宵、看龙灯的习俗,并借景抒发了剧中人的情怀。特别是《夫妻观灯》、《二姑娘观灯》这两出优秀传统小戏,集中反映了两对青年农民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民间习俗中玩灯、观灯的愉快心情和繁华灯市。这两折传统小戏中展现的人物形象和靓丽灯彩,实际上就是鄂、赣、皖毗邻地区正月十五闹元宵风俗的缩影。

 

    作者:桂靖雷   湖北黄梅县人,从事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20余年,系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