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丹桐的故事】汪再斌:丹桐有约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投稿邮箱

27235310@qq.com

   
车盘旋在古角水库沿岸的公路上,心却早已飞到柳林老铺村的那个山谷里。
1、
 老铺村曾经是全县有名的穷地方,进出的路破破烂烂,高高低低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步行碦脚,骑车硌胎。早上出门到县城,必定要晚上才能到屋。山谷里,有条柳林河。河底全是沙,河岸是一片滩,滩地一锹挖下去,是刺耳的尖叫,锹头甚至冒出点点的火星,地里一半埋着的都是细石头啊!山也不高,却都陡峭,石头硬硬的,根本开不出梯田来,漫山多的是杂草野藤,好不容易栽上些松树,眼巴巴地望着小树成活,却又好几年难得长得粗壮些。最好的还是离河岸稍远的地方,总算是开出一块田地,几百户人家,指望着这一点点土地,种些土豆杂粮,就这样生活着。
仿佛是为了印证沧海桑田的变迁,几十年后,这里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玫瑰谷,绽放的各色玫瑰伴着山脚的青葱翠竹,打造出了一个世外的美境。就在玫瑰谷伊甸园旁边有一个拓展中心叫丹桐。
    2、
   到老村其实是每年至少都有两三次。从停前的南北山,甚至是五祖的洪楼,挑一条山路,跟着一二十个驴友,越过丛林、翻过山巅、穿过竹林、经过一座座小山村,拐过一道道山弯,最后从小坪的前山过去,直达老村。这样的行走,都是为了健身,匆匆地脚步里,多的是驴行的疲惫,间或是看到美丽风景的惊艳。然后几次到丹桐就只单纯是为了赏心赏景,开着车子,带上家人或者朋友,简装轻行,就能开开心心地玩上满满一天。
3、
第一次到丹桐算是一个意外。在伊甸园赏景时,意外发现园外还有一处乐园,人影密密,笑语喧喧。细问下,才知道这边是一个户外拓展中心,其时,便有了必须去赏玩的心意。象我们这些野惯的人,好象决定了去一个地方是非常容易就能成行。
那时,丹桐开业时间不长,但已很有规模。跨着小河,是丛林穿越区,依着河滩是烧烤野游区,河坝北是拓展区。拓展区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草很厚很密,踩上去,脚底软软的,很是舒服,又觉着这么残酷地踩踏小草,肯定会让小草和小草的主人伤心,便是夹杂着一点点的歉意。拓展区靠北是军事五项区,看着便感觉很好玩,心里却知道,自己是不胜其力的,勉强能过几关,绝对是完成不了全程动作的。
    我感兴趣的是拓展区的东边的攀岩区。满心以为,这个攀岩很简单,自己应该三下两下到顶,甚至以为自己可以不需要安全带。或许以前我真的可以,但是年近半百,体力大不如前,我自己还当是从前少年,结果上去不到三米,就感觉力不从心,努力了几把,终于是放弃了。原来看是简单的背后,依然是孜孜不倦的努力。
攀岩区边上立着高高的铁架子,听章顾问说,这个高空项目很好玩。一眼望去,铁架子高耸入云,不觉便有一丝怯意。禁不住章顾问的劝说,决定去试一把。从铁架子一边直立的铁梯往上走,开始很是轻松,上到五米的地方,感觉铁架子有些许摇晃,感觉有些心慌慌的,摸摸身后的防护绳,却是并不害怕。越往上,铁架子摇晃的超厉害,好在便是登了顶。踏上不到一尺宽一米长的一个铁架台子,深呼一口气,感觉自己平下心来,往下一望,心里又突突起来。12米高啊,掉下去肯定是要牺牲掉的。下面是一片呼声,因为接下来我就开始游戏了。其实这个游戏太简单,铁台子前是一个一只脚直径的铁架圆盘,只要站在圆盘上,跳上面前一米处的一脚宽的木板上,这个游戏就算是完美成功了。如果是在平地,估计几岁的小小儿童,都能完成游戏。但在这12米的高空上,圆盘是用铁空心柱头铸平的,木板是更高的铁架子用绳子掉着的,铁架子是铁柱子銲接的,所有的游戏道具都是悬空的,完全没有地面上脚踏实地的感觉,没来由的恐惧才是这个游戏最大的难点。站在铁台子边沿,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尽管知道项目的安全保障是充实的,但依旧是抑制不住的胆寒。这一瞬间,感觉生死真的是一线了。再次调整一下身子,试探着一脚踏上圆盘,圆盘跟着晃动起来,感觉内心更是从来没有过的慌张。收回前脚,重新调整一次,再次深呼吸,感觉心里淡定了些,重新踏上一只脚,依然是让人心悸的晃动,这回没有再顾忌了,前脚踏实了,后脚迅速跟上来,身子跟着圆盘子一起晃动起来,稍微弯下膝,让身子略蹲一蹲,再慢慢抻直,感觉脚下虽有晃动,但也不是特别厉害了。在平地,原地起跳的话,我能跳到2.4米。但在这12米的高空,虽然只要跳一米,感觉比平地跳三米还要难。这时候,真的是没有选择了,毕竟站在圆盘上,是无法控制脚下不晃的,那种晃动让人心悬悬的放不下来,而跳过去反而是没有那么地艰难,再次略略屈膝,两脚同时发力,往前一跃,便是踩在了木板上。这一瞬间,没想到的是底下的人反而更是紧张,几个人禁不住地尖叫起来。好在我已经被教练放了下来,再次站在地面,仿佛是一个世纪都过去了。
    4、
   原来美丽是可以想象的,想象是可以丰满的。说起来,章顾问其实是我的师兄,怪不得初见面感觉特别面熟,聊起来,便想起来这是初中班的师兄。记得当年,师兄整日咋咋呼呼的,只要他出现,仿佛整个教学楼都是他的声音。足球场上,更是咋呼的厉害,听说他们班的球队很是厉害,但不记得是不是拿了校冠军。同年毕业后,我们一直没见过面。等到见面,终于是明白师兄是圆了梦的。说起这个拓展中心,一付踌躇满志的样子,感觉师兄依然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拉风的少年。
5、
这次跟随老曹过来,与其说是采风,不如说是赴约。因为我答应了师兄,要为他的中心写一篇文章,但一段时间来,可能是太忙了,其实是自己太懒了。也许这次赴约,便是能改变我的惰性,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我知道,只要我努力,我能行的,就象那时站在晃动的圆盘上,不管多么地慌张,静下心来,我就平稳地跳过高空,踏上木板,稳稳地落下地来。
6、
丛林穿越真的没有那么难,看似艰险的一些项目,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挑战性还是有的。但对于我这样长期户外的人来说,这个游戏只不过是一场经历,就象一次平常的驴行。不过我也花了将近七十分钟的时间,跟着大家一起完成了游戏。
  7、
 游戏并不是这次活动的主题,主题当然是下午的笔会。年过古稀的周濯街先生,总是那么风趣,从他上车开始,他所在的地方总是一片笑声。周老总是用家乡的俗语俚话说事,他讲的一本正经,听的人却是笑不拢口。张口说来,平淡的故事结合起主题,感觉锲合的如同天作,更有几分诙谐。章华老师,讲话明显是官方很多,却又完全不同于那种说教的官样讲话。一场笔会下来,感觉我们都是追梦的人,更感觉我们都是圆梦的人。正如章华老师希望的那样,把黄梅的文化融入丹桐的项目,融入黄梅的旅游项目,把黄梅旅游更具人文的深䆳自然的悠美历史的内涵。
  8、
 没有人不做梦,但很少人去圆梦。做一个追梦的人,改变自己,改变家乡,我以为师兄算是努力了,也算是成功了。老铺村也成功了,把一个人迹罕至的僻野乡村变成人人向往的美丽伊甸,不是仅有梦想就可以的,有了梦想就去努力才是关键。柳林乡也成功了,不只是老铺村,望江、李牌等村落越来越吸引着四邻八乡的人过来赏玩,商子塆村更是令人瞩目,原始的村貎,悠久的历史,自然的仪态,不正是我们需要的那种淡定,那份从容,那些幸福吗?
 9、
 这不是一次赴约,这就是一场追梦。每个人都会实现梦想的,中国梦更会实现,因为我们都在努力。

   作者:汪再斌    供职于黄梅人社系统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主要方式是文学和摄影,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