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谈到,同样一个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叫做“圣人杂合而治”。
这里引用的标准是圣人,也就是医生群中技术最拔尖的那一批人,而非现在的综合治疗。就比如有些病人,同时在看很多医生、专家,也同时在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这中间存在药物相互冲突等多方面多问,不能算是杂合而治。假如肿瘤病人来求诊,按照此篇思路,可以选择针灸、拔罐、刮痧、手术、中药等等,那如何把这些治疗手段统筹起来,做到杂合而治?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疾病之诊断精准程度要求非常高,一般而言诊断结果大概分为三类:1、治与不治都一样,这个肿瘤不会变坏,也不坏变好,属于带病延年一类。(诊断之术在《平人气象论》中)此时要根据病人意愿来选择,有人选择手术、有人选择针灸、有人选择理疗、有人选择中药等等,古人俗称“太平方”,而非自己治不好,才劝病人说你这个要带病延年啊。2、诊断后发现这个病确实需要治疗,需要病人配合。毕竟有人爱针灸,有人爱吃药,投其所好是方法之一。另一种方法就是“杂合而治”,什么意思?就是自身通过诊断后发现,这个病之病气,在什么时候会跑到哪个穴位上,提前用针挖坑,用艾剿灭。此疾病什么时候跑到哪个脏腑,造成脏腑旺衰变化,病气会如何转变,根据其变化规律提前布局(服药)以请君入瓮,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效果,让针灸砭石汤药等手段配合得完美无暇。这种杂合而治的方法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战略战术,需要诊断能力超级强大的人才能掌握。(原理在《脉要精微论》,用法在《灵枢》中)3、诊断后发现此病已经无法治疗。古人劝人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今人非得要求医生治好,此间种种方见慈悲喜舍。综上所述,《异法方宜论》是建立在诊断非常精准的情况下进行。当诊断精准以后,就要开始考虑如何用药这个问题,也就是治法。对于常见病,能一付药治好不必二付,对于特殊疾病,需要以毒攻毒,一付药能治好,得变成五到十付治好,不然跟服用抗生素有何区别。因为在诊断精准情况下,技术是可以量化的。在当今中医诊断学中,不同的中医师擅长的诊断方法是不同的,有人擅长脉法,有人擅长问诊、有人擅长看舌头,也有人能够综合起来用。所以要知道自身擅长什么才是关键,只是后来都在研究什么病用什么药,什么脉用什么药,一一对应,却忘了疾病下一步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