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丹丹 :向着明亮那方

 天下孝义人 2021-01-14

作者:王丹丹
今天,我一出门就走在了阳光里。眼前所见刚刚好,一景一物皆是美,美就是寻常。赏美景闻其芳,可沉醉而忘却尘事,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可以说,我的心情是新鲜的。我的脚下是一条长长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行道,这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路旁生长着高大的树木,我且叫不来这些树木的名字,但见这些粗壮的树正当壮年,枝繁叶茂,旁逸斜出,遮阳蔽日,美不胜收。天气渐暖的时候,整个道上布满荫凉,老人们成群结伴在树下玩棋聊天,安享晚年,看着实在沁心舒坦。冬天的树下虽没了往日的热闹,却也恬淡安静。这些树木和着自然和生命的节拍,一茬又一茬,沐阳成长,落败重生,不屈的心,藏了几分倔强,自愈能力也超强,而它们优雅的风姿,都展现在了成熟的清淡韵致里。我大步走在上班路上,灰色青石板上零片的落叶,和着我铿锵的脚步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马路上一辆辆赶着上班或出行的车辆由远处急速驶来,又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

看到朋友圈有家长转载了这样一段话:无论我们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喜欢那一段时光,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作者林语堂。突然好想做一棵树呀,葳蕤时可以香气浓郁,凋零时依然吐露芳香。人在任何阶段,都需要有一种东西,哪怕是最悲伤,最低落的时候,都需要有这种东西支撑着,才能走下去。而我的心此刻依然是亮着的,依然是翠绿的,就像行道两旁的树,这些属于我自己身体的气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光阴带走。

生命需要成长,成长需要光亮。而在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就是一束明亮的光辉,一种坚实的力量。只要她在,就到处充满温暖祥和。打我记事起,妈妈就是街坊四邻争先效仿的对象,十八岁胜任村妇女主任,出嫁爸爸数年后,依然不忘耕耘,继续干起妇联工作,再到后来当上了村支书。妈妈一生温柔孝顺、豁达宽容,隐忍能干,这些美好的情感品质作为女儿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是安全的港湾,鼓励我勇敢出海,又接纳我的不完美。我常常在妈妈身上寻找一个坐标,看自己如何也成为一道光源,影响和照耀着我的儿子前行。有时候我是失败的,我总是不及母亲的慈,我性格里面多了一份焦躁,常常让我的孩子不知所措,这是需要我来三省吾身并做修正的一面。我想像她一样,做个有力量的母亲,在能够陪伴孩子的每一刻里,多些温润,少些急躁;在必须放手的时候,多些信任,少些说教。我想我必然会像极了我的母亲,持有清亮纯粹的心,谦逊地低下头来,在生活及喜好方面有自己的癖好,不虚度,不枉人生,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
犹记得,疫情下的一个春日上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往儿子学校送衣物,这种感觉好似找回青春蓬勃的朝气一样,一路驰骋飞奔。校门口停留片刻,儿子阳光般的身影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挥手凝笑,简短交谈,脏衣一塞,转身折返,留给我的,是他给我带来的一道青春风景,让我在那个阴云翳日的春日上午,仰望星空,那浩瀚高远的天宇,是我和孩子,将所有的春光都移植到了这短暂的相见里来了。太阳藏在云层的裙摆间,不肯露面,回头,远望,儿子半是稚气半是成熟的青春的笑脸,在校园绿树林荫的映衬下,闪烁着一种夺人的英气。自己也不禁幸福地轻笑,想来,我这个妈妈的浪漫情怀已然回归到和他相同的年代了。这些珍贵的画面,现在想来是多么美好。
我们总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突然明白许多事情,譬如爱、表达、隐藏,譬如父母每一个表情的意义。不是说理解,而是明白无所寄寓。看着照片中19岁的儿子,再看看19岁那年的爸爸,曾经的小鲜肉一枚,时光一晃,如今我都在奔五的路上啦。曾经那个自在如风的少年,曾经那个年幼懵懂的我,我们都长大了。

人其实是矛盾的。我们一边乐享生活带来的舒适感,一边又在心灵的沃土上挣扎着耕耘。我们渴望精神的充裕,又惧怕心灵的荒芜。成长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奋起,都在不屈不挠的自我革命,而不论革命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终段的成果,人生来是新鲜的,又是自由的,我们的身心如同春天一样翠绿,我们的思想如同夏天一样炙燃,然而,在我们获得收成时,就如同这个初冬,将灰蒙染于底色,将诺大的旁白留于空缺,然后在凝望中迎来省略的万千磅礴。坚韧与努力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成长少了底色不成,成长不统揽全局不成。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为自我的明天而战,更多时,我们要为他人的明天而战。成长的过程往往是自我体会、自我原谅、自我解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取舍包含了许多隐忍与坚持,但是相信明天,明天就会有色彩,明天就会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朵。
这是寒意微凉的初冬早晨,亦是美好的人间。草叶尚未干枯,雏花依然绽放,我行走在上班的途中,有暗香盈袖在侧,抚今追昔,回味成长途中遇见的各种美好,那些行走中的光芒,不以任何修饰,以籍行年之惑,岁历之慨也。我的头脑里,此刻是蔚蓝色的大海一样的天空,是绿成一片连绵不绝的青草地,是父母日复一日的浓浓爱意,是一直鲜活的世间美好。我的心又开始萌动成快乐的孩童,我甚至想奔跑起来了。前面,有光,无限的光;还有自信,无限的自信。更有爱。无限的爱与被爱。

作者简介:

王丹丹,七零后,建东幼儿园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伴幼子于苗木,起其于尘土,助其成星辰之葳蕤,蓊郁之礼习,二十四载,一往而深,以有冰鉴在侧,以有初心于内,故苦累有时,不忍辜负,未敢止步焉耳。习书诵读、码字润香、躬耕不辍,勤勉行之,似金风相逢玉露,胜却人间无数。吕梁市教学能手、孝义市模范教师、数次代表吕梁地区、市教体局、宣传部、工商联、统战部参加知识竞赛,均获一等奖。


饼模传承人闫建平

孝义二中善事碑文后面的人物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