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附近发动兵变,当场杀死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便是唐朝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唐高祖悲痛欲绝。同年八月,他宣布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唐朝历史迈入唐太宗(太宗为李世民庙号)时代。 李世民登基后没过几天,突厥颉利可汗就率大军一路南下,兵锋直逼唐都长安。当时唐王朝内部刚刚经历了巨变,人心不稳,军队士气也比较低落。李世民深知自身软肋,所以只好一面摆开要与突厥人拼命的架势;一面以每年赠送大量金帛为条件,寻求与颉利可汗和谈。 当时突厥人并没有入主中原的心思,只是想趁唐王朝内乱之际趁火打劫。所以颉利可汗稍加思索就同意了李世民开出的优厚条件,双方君王在渭水河边斩白马盟誓,签署和平协议,史称“渭水之盟”。 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场危机终于得到化解,但对于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来说,在突厥人逼迫下签订的这份城下之盟可谓是生平奇耻大辱。然而李世民也非常清楚,要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清楚进退取舍。以唐朝当时的实力和环境而言,要跟突厥决一死战的胜率并不高,所以牺牲经济利益来换取休养生息的时机还是明智之举。 “渭水之盟”事件过后,李世民开始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国内治理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再也不用受突厥的挟制。然而就在李世民决定狠下功夫励精图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打乱了他的布局。 贞观元年(627年)深秋,一场罕见的霜灾横扫中国北部,唐朝的几个粮食主产区都遭到了重创,大面积饥荒席卷而来。贞观二年(628年),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关中地区又遭遇旱灾,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颗粒无收。古人都非常迷信,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让许多人联想到了武德九年(626年)那场宫廷血案,朝野间纷纷流传着李世民弑兄杀弟才遭此天谴的言论。或许就连当时的李世民本人多少也会为此感到困惑和迷茫。 然而,李世民终究是一代雄主。没过多久,他的意志就重新坚定起来,而且他很快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正摆在他的面前。 李世民意识到,天灾侵害的不仅仅是唐朝,同时也会影响到突厥,而且突厥地处更北方,受自然灾害影响应该更大。于是李世民立即派人去打探突厥内部情报,很快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传回到了长安。 原来,当时突厥受灾情况比李世民想象中的更为严重,而颉利可汗为了减少本部的损失,强行要求那些归附突厥的部族增缴税赋。在生死攸关面前,那些归附的部族都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他们推举位于大漠北部的薛延陀部首领乙失夷男可汗为可汗,试图通过彼此结盟共同对抗颉利可汗。但乙失夷男自知薛延陀的实力与突厥相差甚远,所以尽管有回纥、拔野古等部族的推举,但他还是表现得举棋不定。 得知这一情报后,李世民立即派使者前往薛延陀,并敕封乙失夷男为薛延陀可汗,同时承诺与薛延陀共同夹击突厥。当时乙失夷男正面临被颉利可汗消灭的威胁,唐朝天子千里之外带来的这份诏书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于是他立即同意接受唐朝天子敕封,同时宣布成立薛延陀汗国。自此,薛延陀成为了唐朝在漠北的第一个附属国。 与此同时,突厥内部的颉利可汗(大可汗)与突利可汗(小可汗)又爆发了矛盾,突利可汗愤而投向唐朝。 颉利可汗众叛亲离让李世民意识到北伐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派军攻灭了长期依附于突厥的梁师都政权,一举收复河套地区。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十万大军兵分六路攻打突厥。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大军一路连破突厥,最终将颉利可汗擒获。盛极一时的东突厥汗国自此灭亡。 “危机”的一面是危险,另一面是机会。李世民登基之初面对频繁的天灾和朝野间的质疑,显然是身处危险境地。然而他却在危险中看到了机会,并极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从而使唐王朝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他本人也因这次成功绝地反击而获得了所有人的肯定,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可汗”。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