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怀美好,一切皆好!

 晓言玺语的文苑 2021-01-15

立秋之后,浊气渐渐下沉,早晚真的开始变得凉爽起来。也只有在江南,才清晰可见四季交替,准时而不动声色的变化。

明日白露,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算是过去了。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少时作文里写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真不是当时填词造句的需要,而是时光本来就是如此。

人在幼时,其实是感觉不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一日日盼着长大,仿佛长大了,就能揭开一个谜底,揭开了生活的真相,满足了心里对未来的所有好奇。

到了一定年纪,真正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又开始怀念从前,想念幼时的乡野生活,觉得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老天爷恩赐的好日子,活在自然里,行走在山水田园间,那份轻松自在,不就是现代人眼里的“桃花源”吗?

那日回乡,又像小时候一样,站在门前高处,看东边绚烂的朝霞,怎么也看不够。那霞光万丈,洒在不远处的绵延青山上,那么美丽,那么壮观,那么震撼……只恨自己不是神笔马良,作不出一幅像样的图画。

小时候,一直以为那个东方日出的地方,一定是神仙下凡的地方,那里的女孩子应该都像仙女一样美丽善良。

如今再目测,那片大青山大概也就是我们罗岭姆山那个地域。目之所及处,其实能有多远呢!可当时在一个孩子的眼里,那已经就是远方了。

大概自幼生于乡野的缘故,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迷恋,可久居城市的人,哪能日日看到禾青麦黄的乡村风景呢?

居住小城,不觉已有十年光景,至今不知道,城里的太阳到底是从哪里起山,但日落我是见过的,站在天井湖畔,夕阳是从铜陵县最高的那座高楼缓缓坠下,而站在长江之滨,它却是从长江大桥的那片江水上落入水中的。

自此,我算是读出了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那份辽阔苍茫,以及宁静致远的空灵画面。

如此美好的自然壮观之景,也不是经常所见。整日忙于琐事,身陷俗世之人,哪里天天有心情,日日有时间,赏春花秋月,享良辰美景,做个不问菜米油盐的闲人。

可一个心怀美好的人,总有办法让日子看上去不至于那么难过,比如清晨去菜场的途中,经过一片小树林,总要驻足停顿片刻,看几只斑鸠悠闲地在草地上踱步,踏碎几粒露水,“叽叽咕咕”的四下寻找着虫子,心下就会生出欢喜。

入秋以来,特别喜欢赖在老大的床上,看窗外云卷云舒。我所住的楼前没有障碍物,场地显得非常空旷,以至于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站在室内就能够一目了然。

城市的秋天不明显,除了观天象,走在高楼林立的路上,基本看不出季节的变化。

还是那日在乡下,见到门前的喇叭花开的蓝汪汪,像天空和大海一般蓝,真是贞静的很。

如今乡村没什么人,也就没人关心一棵植物的去向,喇叭花就那样一朵一朵地伏在黄褐色的泥土上,也不管深沉的土地可配得上自己的娇俏,兀自开得恣意,那份野性实在令人着迷。

稻床边的坟场,小时候见过的红蓼,如今依然还在,结起一穗一穗的花骨朵,沉沉低垂,仿佛在向大地行着深深地注目礼。

秋风一起,一架子的扁豆就开了花,红花结红扁豆,白花结白扁豆,开红花的藤蔓呈紫色,开白花的藤蔓呈青色,它们都是秋天的颜色。

远处的田埂上,山洼里,芝麻,黄豆的叶子都已泛黄,饱胀的颗粒只等着有人来收割。

秋天的橙红黄绿,是属于乡野的,其中的景色基本都符合心中的次序。天那么高,一朵悠悠的闲云飘过,便让灵魂升起莫名的喜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