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过那么多绝笔诗,只有陆游的《示儿》当得起伟大二字

 沉映香 2021-01-1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即使是大奸大恶之人也会放下一切伪装,说出让人或动容、或心酸、或满含哲理的遗言。

对于文人们来说,有时也会选择以诗歌的方式留下遗言,比如李煜的哀伤悔恨,李白的悲愤沉痛,唐伯虎的旷达潇洒,杨继盛的忠诚无畏,谭嗣同的大义凛然,无不真情流露。

但是,若要说到伟大二字,我觉得只有陆游的《示儿》才当得起。因为它没有停留在个人命运的悲叹和悔恨上,而是将生命的最后一点光芒为黑暗的现实再次闪亮。

陆游的一生是纯粹的,他对国家的感情是自始至终的。生于南宋偏安之世,陆游对恢复大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无奈受困于当权者的苟且政策,他只能含恨而终。

1209年的十二月二十九,已八十五岁高龄的陆游还是没能活到收复失地的那一天,带着满腔的遗憾,他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的开头,陆游就无奈的承认,人死之后一切皆空,尽管如此,他还是放不下一件事,那就是祖国的恢复大业。虽然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但你们还是一定要告诉我啊。

这首诗的最动人之处就在于这种明知没有意义,还在徒劳的嘱咐,完美诠释了儒家知识分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牺牲精神,目的不在当下,而在于警醒世人。

也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陆游的脑海里还浮现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还在怀念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还在怒吼着“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