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1-15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爸妈那辈的聚会比我们可有趣多了。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前两天B站上线年度总结功能时,我在不少人的片单里看到了这条视频⬇️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在80、90年代,鲜少有人会选择用影像的形式(就是现在的vlog)记录生活,所以我们通常都会认为,那时的生活就像黑白照片一样单调。

但在看过这条视频之后,很多人才知道,老一辈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手机,观看电视节目时也没有多少选择,可他们庆祝节日的形式要比我们现在还丰富。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吃饭时表演才艺不是我们小时候经历的背古诗、当众下叉,而是唱流行歌曲。如果放到现在,就好比我们在家庭聚餐时突然站起来唱“夕阳落在我的铠甲,王子不一定骑白马”。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32年前,晚饭结束后的活动是跳交际舞。

据悉在70年代末期,很多人都会以极为隐秘的方式举办家庭舞会,到了改革开放后,舞厅越来越多并且具有合法性,大众对于交际舞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它又成为了最受欢迎+最时髦的舞种。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那时候无论男女老少,很多人都自发学习交际舞的舞步。

但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之后的“蹦迪”环节,而且还是当着一家长辈的面蹦,看看那时候他们的样子和前天跨年晚上的你一不一样⬇️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舞厅里都播放起迪斯科舞曲,正如现在的年轻人爱电音嘻哈一样,80年代的他们也容易被快节奏的歌曲所吸引。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在电影《山河故人》《有话好好说》里都记录了那段时间年轻男女去迪厅的样子。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拍《江湖儿女》时贾樟柯依旧放不下他的舞厅情节

那时候北京年轻人的夜生活不在工体,而在北太平桥的苏珊娜、昆仑饭店的玻璃屋,滚石俱乐部、新街口JJ,还有现在已经变成电影频道办公楼的NASA。这些老牌夜店虽然已经没了踪迹,但你依旧可以从70,80后的口中听到对它们的描述。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当然,这部家庭vlog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镜头下几个女孩的前卫造型。潮流真的是个圈,现在流行的复古卷发,弯眉,丝绒口红,放到80年代末也很受女孩们欢迎。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复古卷发

那个时候的卷发更像是一种走向成熟的标志,不少女孩都会在找到工作或者独立生活后走到理发店,在墙上的海报中挑选一款心仪的卷发。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记得《山楂树之恋》里静秋的朋友要去医院堕胎前,也为了看起来成熟一点、不被人怀疑而去烫了一头卷发。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已经有了大型理发店,并且也招收了一批精通烫发技术的理发师,当时的理发店旁边往往都会开一家照相馆,很多人烫完头发后就直接去照相,和我们现在做完头疯狂自拍是一个道理。

刚开始理发师们大多使用火钳烫发,用生好火的铁炉子加热铁钳,然后把头发卷上去,原理有点像是卷发棒。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用铁钳烫发对于理发师的要求很高,因为钳子太热头发会变焦,甚至会烫掉一部分,钳子太冷又没法造型。

并且,这样烫发对于客人们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要求,毕竟烫发过程中你能看到缕缕白烟,闻到头发烧焦的味道,搁谁谁不害怕啊。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后来烫发工具逐渐从铁钳变成了电热帽,人们开始用烫发药水、卷发棒和电热帽来完成烫发,和现在基本一样。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图源:微博@FINEWE

Wuhan. 1984. by Guy Le Querrec

之后烫发这项活动开始变得普遍,而且接受度也很高,还有不少人自己买卷发棒在家烫,用热毛巾来加热定型。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图源:微博@FINEWE

Shanghai.1980. by Bruno Barbey

只是由于技术有限,使用的工具也没有太多选择,所以烫出来的头发都大同小异。最流行的应该是菜花头,也就是偏短一点的卷发。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李谷一老师烫的就是菜花头

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的审美变得大胆,有不少人都选择把头发剪短,看上去更轻盈也更时髦。

菜花头刚烫出来是满头的小卷发,可以垫高颅顶,让头发看起来更蓬松,人也更上镜。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同时这样的发型也属于“越留越好看”的类型,随着头发越来越长,烫出来的卷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变成成熟感较强的波浪头。

花一份钱,收获两种发型。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毛阿敏老师在春晚上的造型也是“招手停”

招手停发型也是当时的大热门,之所以叫“招手停”,是因为额前的刘海又长又蓬松,看起来就像是在招手。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电影《大撒把》

想要做这样的发型需要把额前的长刘海高高吹起,用固定发型的泡沫摩丝凹出一个圆弧状,虽然麻烦但却让人看起来十分精神。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当时有不少女明星都喜欢这样的发型,连毛利兰也一直留着这款发型⬇️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现如今,当我们逐渐对气垫烫、法式烫失去兴趣的时候,一股复古卷发潮流正在袭来,不少博主都钻进历史悠久的小巷子里,寻找最早一批民营理发店获得一头真·复古卷发。

这种理发店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老师傅们一种发型连做几十年,发挥特别稳定;二是即便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也能花一百多就烫出满意发型,经济实惠。所以你,心动了没。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复古弯眉

复古弯眉真的已经流行好一阵了,但能get到精髓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想画好这种眉毛,我们首先要了解当时的背景,在那个时代,供女孩们选择的彩妆单品不多,市面上的画眉工具也没多少种类,大部分都是纯黑色的木质眉笔。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现在我们能买到的眉笔大多不是纯黑色,而是更适合天然黑发色的深灰,眉笔的硬度也做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黑色木质眉笔都画不出真正的复古弯眉。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要想找到合适的画眉工具,不要总盯着大牌,请多转转老居民区里的美容店,他们说不定有又便宜又好用的眉笔在卖。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芙蓉镇》

说完了工具我们再来说一说形状。

80年代女性化妆时,不会把眉毛修理的太过夸张,其弧度和宽度远远不及民国时期以及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样夸张,所以如果把眉毛画得太细太弯,反倒不像了。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那时候的弯眉,是顺着眉毛原有的弧度描弯,贴着眉骨的形状来画的,虽然精致感不足,但也同样明艳亮丽。眉头宽,眉尾细,营造出一种楚楚可怜的蹙眉感;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庐山恋》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眉毛的颜色比起现代会稍浓一些,眉头眉尾的过渡较弱,看起来更有神、也上镜。总的来说,当时内陆女孩们化妆的方式很受香港演艺圈启发,你看当时的香港女演员们的眉毛,都是较粗且浓的。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不同的是,香港女演员很少强调自己的眉型,整体看上去较为柔和,但内陆女演员却很喜欢描出锐利的眉峰,妆容看起来更有力量一些,就比如当时杂志封面上的刘晓庆老师⬇️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相信真正的复古风弄潮儿现在已经开始寻找同款单品了,但我们希望大家不光可以了解80年代的造型风格,也能让大家看到80年代的家庭氛围,你有多久没放下手机,好好陪家人聊聊天了呢?

趁着现在放假,择日不如撞日8。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bilibili

视频来源

@Mushroom麻石入木

图文协助

Yvonne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北京32年前的家庭聚会,看完有点惭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