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里巴巴官方宣布第一家天猫小店已经在杭州正式运营,与传统零售店不同的是,天猫小店可以背靠阿里平台,享受特殊的进货渠道、专享货物、大数据等服务,并接入整个阿里系的生态,包括阿里健康、飞猪、农村淘宝、菜鸟驿站、阿里妈妈等。阿里目前乐观地预计,在本财年年底天猫小店将突破1万家。虽然是采取的加盟制方式运营,但是每个天猫小店内,都还会有至少一排专属的天猫货架,而且天猫小店对店铺的选址有很强的选择性,更加倾向于基于大数据设置在消费者较为密集的住所附近500米的范围内,通俗来说,就是会选址小区里或小区附近。这或需预示着,天猫小店今后的中心将放在为社区提供服务上。为社区提供服务,从表面上似乎是限制了零售店的发展空间——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区里的小卖铺既小里面的商品也大多不全,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商圈来说较为封闭,客流量有限,所以难把事业搞大。但是对于天猫小店来说,她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将店开大,而是如何将服务做得更为精细。 依托于阿里平台在大数据上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天猫小店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可能就掌握了这个小区内居民的大数据,知道张三家平时喜欢买什么口味的饮料,知道李四家的小孩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糖果……而这些大数据经过天猫的分析,则可能影响到这家天猫小店的进货品种和进货量,可能这个小区的天猫小店里的月饼是豆沙的,而隔壁那个天猫小店里就是五仁月饼的天下了。除了天猫小店,我们最近还看到阿里的许多线下布局,比如无人便利店、盒马鲜生等,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而除了阿里之外,京东最近也在新零售上发力,在8月21日在唐山落地了全国首个“前店后仓”模式的线下体验中心,就想名字里说的那样,这个体验中心前面是负责销售和体验的店面,而后面则是京东在当地的本地仓库。 众所周知,作为国内电商行业里数得上号的平台,京东是罕有的敢跟天猫叫板的电商,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可能就是京东那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了。借助遍布全国的本地仓,京东除了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让用户基本上今天下单明天收货外,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是甩一些同行好几条街。现在京东开放了“前店后仓”体验中心,也是在其本地仓的优势上顺势作出的选择,这样当地市民不仅可以享受到京东提供的网购“211”送达服务(11时前下单、当日送达,23时前下单、次日送达),也能为一些不习惯网购的用户(中老年人等)提供传统购物服务。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以为新零售都是电商平台在搞,其实除了电商平台,手机行业里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啊,最典型的应该就是雷布斯的小米之家了。当初在小米6的新机发布会上,雷军就透露将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只在一二线城市陆续开到1000家小米之家,并力图让零售收入突破700亿。但是和一般人开店都忘一线城市挤的方式不同的是,现在的小米之家数量已逾百家,却是深入大量的三四线城市,颇有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既视感,等到雷军完成1000家的承诺之后,相信小米之家能够成为国内新零售的领军者之一。 可能又人不明白,为什么小米一个搞手机的也要来凑新零售的热闹,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小米之家觉不仅仅是做手机的营销,而是小米生态链里的所有科技产品,包括一些智能家居产品,而这些产品光靠电商平台是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的,但如果有可以提供实际体验以及后期维护的实体店,才能打消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各种后顾之忧。从上面的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都是办新零售,不同的企业依照自己的特色在具体操作上各有不同,有的重数据,有的重便利,有的重体验,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而像这样各有特色的新零售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达到了细分用户的效果,使得彼此之间的发展留有较大空间。 但同样的大火的经济新模式,共享行业却在逐渐变成一个反面例子——共享单车火了,便有一大帮子商人闻着钱味想来捞一把,但这群人中大部分都只是将以往成功的操作模式全盘照搬,有时自以为是地“修改”一下,但却完全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小编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在山城重庆里搞共享单车,他自己又有没有骑着自行车走过重庆的大街小巷?还有现在的许多打着“共享”旗号的新秀们,什么共享充电宝、共享空调,乍一看仿佛一片繁华,“万物皆共享”,但大多只是照搬前人的成功模板,不仅缺乏创意,而且不切实际——共享空调押金就要大几千块,用户为什么不自己买一个空调?用户要是只能住在连空调都没有的出租房里,难道还会有闲钱去付押金?建议创业者们在一心认为这个玩意有市场需求之前,先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剩下吃饭请客买车的钱,好好搞一下市场调研,多接接地气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