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群方之魁。是谁呢?那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这个配伍,是中医方剂学里头要讲的第一张配伍,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于它应用范围广泛,而且衍生方很多,所以被称作群方之魁、百方之冠。它的标配,就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有人开玩笑说,这个方子,中医人到了快死的时候,弥留之际,哪怕什么都不知道了,也应该把这方子倒背如流。它是中医人的基本功、童子功。 这个配伍能干啥呢?我归纳,就是调和人体卫气和阳气之间的关系。往大了说,就是调节人体和自然的关系。 范先生,当时年纪也就是20多岁。什么毛病呢?就是爱出汗。别说运动了,就连平时简单的劳作,也容易出汗。而且只要一出汗,就浑身发痒。挠的时候,会留下一条条的痕迹。有时候,这痕迹很快就消失了。有时候,在皮肤上停留两三天才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你这是过敏。于是,患者服用过敏药,但结果证实无效。 等到后来,此人每每在身体活动后,就出汗、身体发热、瘙痒。其他的,别无任何不适。患者实在是受不了了,决定求中医,喝汤药。 开方桂枝、白芍、地肤子,炙甘草,桑白皮,路路通,生姜,大枣。开了5剂。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5剂喝完,患者自觉汗出瘙痒之感减轻,身体发热之感没有了,整个人神清气爽。效不更方,再用5剂,诸证悉平。此后随访,未再复发。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这个情况,叫营卫不和。营气和卫气的关系,不协调。 患者一动弹就爱出汗。怎么回事呢?人的体表有一层卫气。卫气,能固护里面的营气。营气,又叫做营阴,汗水是它的一种体现。此人卫气太弱,护不住里头的营阴,所以汗水就总流出来。 汗水流出来,津液能载气啊。汗水可以把气带出来。同时,流汗了,腠理毛孔是不是就舒张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卫气更弱了。于是,自然界的风寒之邪就容易伤他。尽管处于同样的情况下,别人没事儿,但是他就偏偏适应不了。 风寒伤了他的肌表腠理,仅存的卫气开始和邪气抗争,于是就发热。患者自己的感觉,就热乎乎的。 这边正邪交争,那边津液流失,皮肤就成了“战场”。它遭殃了,不乐意,于是就开始瘙痒。 所以说,要想调治的话,就必须增强患者的卫气,让卫气充足起来,固护营阴,同时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风寒外邪。同时,还要补营阴之气,以免津液流失太多,肌肤失养,同时还会要敛住营阴,不让它们轻易外邪,防止卫气进一步流失。当然了,你还得用点传统的祛风止痒药。这是治标之举啊。 其中,此方生姜和大枣,入中焦,养脾胃,增进气血生化之源。咱们的卫气和营阴啊,说到底,都源于脾胃的生化。你补胃气也好,补营阴也好,根儿都在脾胃上啊。所以说,得从补脾胃入手。生姜和大枣,增进脾胃生化气血的能力,这就是在治本。具体说,生姜可以补阳卫之气,大枣可以补营阴精血。 然后,你看桂枝和白芍。桂枝,解肌、温阳、通经行气。它可以振奋我们体表的卫气,驱散风寒之邪。白芍呢,敛营阴。你不是爱出汗吗?白芍给你敛住,不让卫气随津液外泄。如此一来,卫气和营阴之间的关系,再次归于和睦。 炙甘草呢,和桂枝搭配,辛甘化阳。它和白芍搭配,酸甘化阴。这就增强了营气和卫气的滋补和调和。在这个基础上,配路路通、地肤子、桑白皮来祛风止痒,治标。这问题就解决了。 其实,这个案例,体现的就是张仲景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说起来啊,它的妙用还有很多呢。我跟你讲,毫不夸张地说,桂枝汤的应用,可以写一本大书,还得分好几集呢,内容实在太多了。要不怎么说,桂枝汤是张仲景的群方之魁呢。我体会到,它的作用就在于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和自然,不就隔着一层皮吗?营卫不和的事儿,就发生在肌表。所以,通过调和营卫,就可以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文中案例的情况,就是汗出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体现在了皮肤上而已。 文中配伍,感兴趣的朋友,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皮肤瘙痒属阴虚、血虚者、血热者,绝对不能用。 |
|
来自: 海鸥随畅 > 《皮肤,烫伤,苍伤,泡疹,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