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老上海米店 | 今朝格米好哇?

 街心舞苑 2021-01-16

“今朝格米倒是蛮好滴。”

“准备好了伐,袋袋张好了哦!”

店门口的柜台上放着两个小木盒,里面盛放着米的样品。围在柜台旁的众人或用手拾起一小撮米,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望向店内以查看米的质量,然后便三两凑在一起对米发表一番见解。

店员热情的招呼门口的顾客,将米称好后,总是善意的提醒客人把袋子张大一点,以防止米漏出来。

特别是每次有好米到来时,街坊们便奔走相告,店门口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排的队都望不到头。

以上便是旧上海米店的日常。

建国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也供需不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粮食计划供应的政策开始实行。

1955年8月,《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发布,所有人必须凭粮票、购粮证购买粮食,并且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须得按照年龄、职位、人口数量等标准定量供给(每人每月27-31斤)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粮食由国家统一经销,米店开始大规模出现。那时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每个人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必有一家熟悉的米店。

现在人们经常会用“比米店还多”来形容某个行业门店数量之多,比如人们经常会打趣道:“哎呀,现在中介公司真的是比米店还多呀!”,“这银行开得一爿接牢一爿的,怕是比米店还多哟!”,足以见当时米店的繁盛。

其实确切的说,米店应该叫粮店,里面不仅卖米,还有面粉、食用油、饺子皮等日常食材。

起初,米店的布置比较简单,门口是敞开的装满米的大柜台,旁边置一台磅秤和一个方漏斗,袋装的米和面粉随意的躺在店内各个角落里。

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米店开始自动化:

米全部被放在二楼的“小粮库”里,做成漏斗状,底部有个手控开关,可通过阀门控制米的量。出米孔下面是磅秤,秤上装有米斗可快速称出重米的重量。最后,顾客将米袋套在露在柜台外侧斜着的出米口便可将米装好,再从旁边的柱子上拿一段麻绳捆好,然后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李守白-水墨系列《米店》2017

通常按照定量的标准,即使是大户,米也不一定够吃,特别是屋里厢有干活的男人和长个的下孩时,更是如此。于是人们就把用自家粳米和别家换粮票,再购买更多的籼米,比如一斤粳米便可调换一斤半籼米。如此,家里的饭便管够了。

如今,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从超市购买各种优质的袋装米回家。然而,一袋米吃到“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它是什么时候买的”都还没吃完,这种情况似乎成为一种常态。

每当此时,你也许会想起曾经在家门口附近的那家熟悉的米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