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底色与家国情怀

 玉树临风肖 2021-01-16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天灾面前,一个向东,一个往西

节临大寒,“九”数三四,北半球的冬天到了最冷的时候,寒潮袭过,新冠疫情再次在全球肆虐。身处全球化浪潮的中华民族也很难做到“独善其身”,这一次经受考验的是燕赵儿女。

在这次全球对抗新冠疫情时,我们看过许多这种新闻:一边是欧美医护罢工抗议,要求加工资提待遇。普通民众不顾劝阻,继续不佩戴口罩出行,继续聚会狂欢;一边是中国医护工作者坚守“身披白衣,不为功名,只求同胞平安”的信念,他们即使在高强度的作业情况下也不敢多喝一口水,为的是少上厕所,挤出更多时间治病救人,有人甚至牺牲在战疫一线。普通民众相应号召,一时间两万人转移,三座城全城检测。

在同样的天灾面前,为什么我们能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而在西方世界里进一步发展成了“人祸”。我们先亮观点,究其根本原因是文化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儒家文化, 西方文化是更崇尚个人主义和未来归宿的宗教文化。一个更看重视集体利益,一个更关注个人感受;一个着眼现世问题,一个遥望死后归途。

二、儒家文化与宗教情怀

1、宗族观念对自我意识
儒家文化的内涵十分朴素,其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意思是爱人,爱的是哪些人呢?爱的是自己的家人,这个家人首先是自己小家里的家人,父母子女,妻子丈夫,父慈子孝,相敬如宾,然后再把这种爱推及到整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再然后把这种爱的同理心推及到整个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儒家文化就是把人与生俱来爱自己父母、子女、配偶的同理心推及到整个社会的,然后整个社会以血缘、亲情为纽带,按照一定的等级、礼法有序运行。这一点在中国八字命理学中也有体现。儒家文化以血缘宗族为出发点,不强调对抗人性(孔子都说“食色性也”),是非常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一种文化,特别是在远古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所以我们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西方世界的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宗教崇拜,相对轻视宗族和血缘纽带,希腊神话里有许多的弑父情节广为流传,这如果在中国社会的主流观念里是极难想象的。在中国即使许多大奸大恶之人也知道敬祖孝父。关注公众号,易经天下。因此我们能看到许多违法犯罪的人一回到村里就规范起了自己的行为,有的甚至在发家之后为家乡修桥补路。

西方人在骨子里更注重个人感受,强调自我利益。西方经济学圣典《国富论》写到: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通过个人利益的实现来推动公共利益。他们更注重自我空间,对于集体观念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则相对漠然。

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内外的巨富们实际手里都不缺钱了,但还是会很努力的工作。西方的企业家会说继续做企业是为了实现梦想和价值,中国企业家说:我是有钱可以退休了,但是我手下还有一个公司的弟兄等着我养活了。

2、生前身后,来世今生
只强调个人利益,社会结构会变成一片散沙,所以西方世界在经济之外以宗教为纽带将整个社会连接起来。这个宗教纽带在西方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更多追求的是生后之事,说白了就是死后去天堂还是下地狱的问题。上帝授意信徒通过今生的修为换取通往死后通往天堂的船票,然而上帝和死后的天堂,活着的人从未见过,死了的人也无法告诉活着的人。 

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儒家文化强调入世,修为是为了今生的修为,较少提及死后的事儿。关注公众号,易经天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即使提及鬼神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自己熟悉的鬼神,也即是自己的去世的长辈以及祖宗,这些人或者自己亲眼见过,或者自己宗族里有人见过。这个鬼神是非常现实的鬼神。西方人批判我们没有信仰,太过现实,这是因为不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与之不同。西方人担心生前做坏事儿,死后上不了天堂,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中国人做坏事儿是怕死后无言面对列祖列宗,就是死了想着的还是集体利益和宗族观念。

3、因何而生,为谁而死
说到面对死生的态度,中国人重集体利益西方人重个人自由可见一斑。西方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国人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尊重和珍惜生命,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放弃生命的权利,西方人为的是“自由”,中国人为的是“仁和义”,宗族情怀的“仁”,名族大义的“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是造成天灾面前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两个世界人民截然不同表现的原因。一面是要求自由,要罢工加薪,为的是个人,求的是利益;一面是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的家国,求的是大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于义者是君子,在古代的三教九流是上流;喻于利者是小人,在中国古代是下流。讽刺的是,如今一群原本“下流”的人凑在一起,反而成了上流社会。人心不古。

三、同舟共“冀”,与子同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于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兴于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明白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区别,我们就不难理解,同样是面对疫情中西方的人民和医护人员的表现为什么有云泥之别。

新冠病例远低于西方世界的燕赵大地在短短几天内几乎进入了战时状态。这并不是因为河北省内的疫情比国外更严重,而是燕赵儿女要给全国的袍泽一个安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