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加索领衔百位世界级大师登场!只展10天!

 文博圈 2021-01-17

天气热,展览更热!

昨天,小编冒着40度的高温天气(据说地表温度达到了罕见的69.3度),到中国美术馆看展。

只为一睹100多位享誉世界的大师作品!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文博圈  摄

▲展览现场   文博圈 摄

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

外国艺术家的3500件作品中,

遴选出涉及61个国家

100多位艺术家

创作的224件精品


任何一位大师,都足以撑起一个重量级展览!

形式上涵盖了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多种类型,中国美术馆更是用6个展厅展示这百位艺术家作品。

只是展期太...短...了...伙伴们要抓紧时间看哦!

▲展览现场   @文博圈


展览作品其中包括:

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约尔格·伊门多夫、格哈德·里希特

......

享誉世界的大师的名作。

1

国际艺术作品之

油画

巴勃罗·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现代艺术立体画派创始人。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他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使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到今天为止,关于他的话题总是不断,而且世界各地也经常举办他的相关展览。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展厅里一位小朋友用相机记录大师作品  @文博圈

展览1号厅的“C”位,正是展示下面这幅《带鸟的步兵》。而且这次展览的海报也是用它来做主图,可见此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毕加索作品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带鸟的步兵|作者:巴勃罗·毕加索|1971年|规格:146×114cm

《带鸟的步兵》是毕加索晚年的步兵队列中的一个,但显然是其中已经衰老不堪的一个。在他的军刀柄上,一只白色的鸽子正在小憩,喝着他递上去的一碗水--作为和平的使者,鸽子一直是反战与反暴力的象征,它的翩然降临使拄剑的老兵看起来更象一名和平的卫士。

 在整个画面的灰色背景前,这位身着蓝衣的老兵神情悲惨,眼下的皱纹和灰白的头发使他比褐柄的军刀看起来更加苍老。所有的沧桑和“战功”都已成为往事,累了困了,一切都无所谓了......

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作者:巴勃罗·毕加索|1970年|116x89cm  @文博圈

▲抽烟斗的男人|作者:巴勃罗·毕加索|布面油彩|1969年|130x97cm  @文博圈

▲抽烟斗的男人(局部)@文博圈

▲人物形象|作者:巴勃罗·毕加索|1967年|规格:52.8×74.5cm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

▲静|作者:安德烈·梅尔尼科夫|1987年|规格:66×140cm

罗伊·利希滕斯坦

▲柠檬立体静物因|作者:罗伊·利希滕斯坦|1975年|规格:228.6×172.7cm

▲展览现场,学生在临摹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  @ 文博圈

大卫·霍克尼

▲横渡大西洋|作者:大卫·霍克尼|1965年|规格:183×183cm

安塞姆·基弗

▲阿拉里希的坟墓|作者:安塞姆·基弗|1975年|规格:220×300cm

马尔库斯·吕佩尔茨

▲静物画:渔夫之死|作者:马尔库斯·吕佩尔茨|创作年代:1977-1978|规格:190×245cm

约尔格·伊门多夫

约尔格·伊门多夫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 1964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是大师瑟夫·博伊于斯的门生。

七十年代末开始,与巴塞利兹、吕佩尔兹等人,共同创造了欧洲艺术史有重要影响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流派,并成为战后德国著名的画家。《德国咖啡馆》是其代表作,对德国社会现状作了概括性地描述和批判。

▲德国咖啡馆|作者:约尔格·伊门多夫|1983年|规格:180×230cm

格哈德·里希特

▲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作者:格哈德·里希特|1969年|规格:150×200cm

更多作品

画孔|作者:米歇尔·尼古拉耶维奇·洛马丁(俄罗斯)1981年|100x120cm  @文博圈

▲时髦女郎|作者:皮埃尔·卡隆|2009年规格:16×16cm

▲父母的故乡|作者: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2016年|规格:80×120cm

2

国际艺术作品之

雕塑

此次展览中国际雕塑板块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中国美术馆经典的国际雕塑艺术收藏,展出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逾30多个国家的作品。

国别众多、琳琅满目的国际雕塑艺术收藏构建了本次展览最为多元和颇具当代特征的内容版块,展现了20世纪中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雕塑艺术整体面貌,彰显了“美美与共”的艺术格局。

萨尔瓦多·达利

▲农牧神 人头角|作者:萨尔瓦多·达利|创作年代:1973|规格:218×60×140cm

▲圣塞巴斯蒂安|作者:萨尔瓦多·达利|创作年代:1974|规格:217×74×66cm  @文博圈

PS:达利的作品在美术馆楼前展览,参观时容易被忽略,这点需要注意一下哦


▲(坦桑尼亚) 西泰尼 乌木 |作者:利朗嘎|1970年|规格:11.5×18.5×42.7cm

▲展览现场观众在参观西泰尼木雕作品   @文博圈

▲战争中的女性  木|作者:何卡塔姆·阿卜杜尔·哈米德(叙利亚)|2017年|规格:26×6×60cm  @文博圈

▲普希金  铜 |作者:鲍里斯·米哈依洛维奇(俄罗斯)|2006年|49.8cmX21.5cmX15.5cm  @文博圈

▲齐白石  作者:谢尔盖·谢利哈诺夫(白俄罗斯)|1987年|63cmX43cmX24cm  @文博圈

▲爱因斯坦  作者: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白俄罗斯)|2009年|33cmX20cmX30cm  @文博圈

3

国际艺术作品之

版画

凯绥·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此前的一次展览中,介绍了珂勒惠支的创作及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力。在他看来,珂勒惠支的作品结合了质朴的现实主义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深刻地表现了她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其作品对生与死、悲与喜、战争与和平,尤其是对母爱及生命中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瞬间之刻画,可谓主题鲜明而又入木三分。

▲(德国) 面朝右侧自由像 石版|作者:凯绥·珂勒惠支|创作年代:1938|规格:48×29.5cm

葛饰北斋

说起日本浮世绘,就不得不提葛饰北斋,他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而且他的粉丝团也是超级豪华,有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画江河湖水的笔法风格独特,给人影响深刻,据说梵高的“星空”笔法就是借鉴了葛饰北斋画海浪的手法。

▲千绘之海  作者:葛饰北斋|规格:24×35cm  @文博圈

画中人物表情栩栩如生,他们在工作之余似乎交谈着什么有趣的事情!

▲千绘之海(局部)@文博圈

歌川国芳

▲风景|作者:歌川国芳|规格:24×35cm

▲渔民|作者:歌川国芳|规格:27.5×36.5cm  @文博圈

安迪·沃霍尔

▲彼得·路德维希肖像|作者:安迪·沃霍尔|1980年|规格:105×105cm

4

国际艺术作品之

摄影

此次展览的摄影作品,主要来自泰吉轩画廊携艺术家、基金会及收藏家的捐赠和世界现代摄影领域里的重要代表、墨西哥摄影艺术家佩德罗·梅耶乐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经典作品。

作品涵盖了摄影发明人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亚当斯的《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韦斯顿的《青椒30号》等在摄影史上占重要位置的经典名作。

爱德华.韦斯顿

▲青椒,第30号|作者:爱德华·韦斯顿|1930年|规格:18.5×23.2cm

佩德罗·梅耶尔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作者:佩德罗·梅耶尔|1973年|规格:98×96cm

哈瓦那的维米尔|作者:佩德罗·梅耶尔|1979年|96.5x68cm @文博圈

更多作品

▲查尔斯·达尔文|作者: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隆|1880年|规格:21×26.4cm 

▲玛莎·格雷厄姆 - 致世界的一封信|作者:芭芭拉·摩根|1940年|规格:25.7×33.7cm

中国美术馆通过这次展览,进而勾勒出多年来收藏国际美术作品状况的轮廓,让观众不出国便能更多了解世界级大师的艺术作品。

展览信息

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06-27 至 2018-07-08 12:00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展览场地:1、6、7、8、9、10号厅

开放时间:9:00 - 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馆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