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游黄洋界记 文 |刘久鑫(四川成都) 黄洋界,这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因为我特别喜欢主席的文采,尤其黄洋界本是一枚避雷针,它把中国红色革命高高地顶了起来,使井冈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旅游圣地。因此,只要一说到黄洋界,就会想到红军革命的峥嵘岁月。前不久,有幸前往井冈山,零距离接触了中国革命的前哨——黄洋界。 1 天公不作美,我们到黄洋界时,没有万里晴空,有的是细雨绵绵、仙雾缭绕。那茫茫的云雾,如汪洋大海般一望无际,峰峦叠嶂的美景,我们只能从导游嘴里得知,因而领悟到了汪洋界的来历,自然觉得当之无愧、名不虚传。 抑或时间较为紧张,抑或天空下着细雨,我们检完票,便沿着崎岖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黄洋界挺近。我们虽然是一步步拾级而上,可腿肚子仍旧酸得打颤。同行的朋友便感概道,这已是修好的路了,我们攀登起来都这么困难,可想当年红军还要在此打仗,那可不是件什么轻松事了。正是红军精神的鼓舞,大家胸中激情燃烧,精神为之亢奋,不仅没有被眼前困难所吓倒,反倒焕发出了无穷的力量,继续朝着山顶一步步前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历经崎岖山路的考验,冒着下过不停的山雨,携手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当看到“黄洋界哨口”石碑时,内心顿生一丝无名的激动,我忍不住掏出手机,要在这哨口留下自己的身影,也是想牢牢记住红军的革命情怀。 照完相,我们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工事,其依然保持着昔日旧貌。不过,战壕里早已积满雨水,尤其雨还在下过不停,好像在继续给战壕供给着物质一样。因此,虽然我们无法体验当年红军的战斗生活,但我们的脑海里在不停地放映着那个激战的场景。 导游见此情景,便告诉我们,当年为防止敌人偷袭,红军砍掉了哨口四周的树,这里全是光秃秃的山岗,没有如今郁郁葱葱的大树。我想,立足实际,灵活应对,这不正是值得我们秉持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2 参观完哨口,我们便来到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这块高12米、长4米、宽2.8米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黄洋界的山顶上,静静地向游客讲述着井冈山的烽火岁月。 导游指着纪念碑给我们讲,碑的正面镌刻的是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几个字,背面刻的是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手迹。我们眼前的这块碑,不是最早的那块了,原先的纪念碑是木质结构,因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块碑历经了两次变迁。 在立碑的对面,还有一块横碑,高6.96米、长10.94米、宽2.6米。横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三个大字。我转过身,紧跟导游,走近了横碑,细细地品鉴起毛泽东的词来,并在心里默默地朗读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我读着这首旷世之作,黄洋界保卫战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1928年8月30日,红军主力应中央要求下山,敌军知道消息,立即集结四个团5000余人,快速朝井冈山挺进,很快便到了黄洋界。而此时的井冈山,只有一个营200多人的兵力。张子清见力量悬殊,除依靠黄洋界险要地势外,还实施竹钉阵、篱笆墙及滚木擂石等战法,连续四次成功阻击敌人的进攻。到夜色渐晚时,红军把修好的土炮抬了上来,先发的两炮都哑了火。于是,红军脱下衣服,擦干净了炮弹上的锈,使尽全力射出了第三枚。就是这一枚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部,摧毁了敌人的弹药库。与此同时,积极动员群众参战,老人、妇女、儿童齐上阵,摇旗呐喊助威,并用铁通燃放鞭炮,鞭炮声、呐喊声、枪弹声……使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吓得当晚就把部队撤走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井冈山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顽敌,成功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时,随即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与黄洋界一道被世人记住了,并将永远地流传。我想,和群众心连心一家亲,这不就是我们正要寻找的“依靠群众、勇于创新”的井冈山精神! 3 参观完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后,我们决定去体验下红军挑粮生活,于是沿着红军挑粮小道,踩着泥泞的小路一直朝前走。 大约行进不到200米远,我们便来到了槲树旁,也就是毛泽东、朱德曾经带领军民一起挑粮休息的地方,如今还有游客冒着雨在那里照相。岁月渐渐远去,坐在那里的人,已不是当年的红军了,可那两棵槲树却坚挺地立在山中,而且长得愈加粗壮伟岸,犹如当年的红军一样,仍旧在默默地守望着这方热土。槲树的四周,是四季常青的五里排,早已长成了蔽日遮雨的参天大树。 再往前行不到五十米,有老乡在此摆了个摊位,还准备了扁担,倘若你付上两元钱,就可体验到红军当年的挑粮生活。说到挑粮,导游给我们讲起了《朱德的扁担》:那是1928年,国民党严密封锁革命根据地,导致井冈山粮食奇缺,士兵一日三餐吃的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得吃野菜。为解决吃饭和储粮问题,工农红军第4军便发起挑粮运动,已是40多岁的军长朱德,仍旧坚持与士兵一道下山挑粮,士兵们心疼军长,商量后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有扁担,心里着急,便叫警卫员到老乡家买来毛竹,自己动手削了一根。没过几天,士兵又把它给藏了起来。于是,朱德又重新做了一根,然后还在扁担上刻了“朱德记”三个字。朱良才知道这个故事后,便把它写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扁担》还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之中。 我们重走了挑粮小道,也体验了挑粮生活,真切地感受到了红军“吃野菜、南瓜汤”的艰苦岁月。想想我们现在所过的幸福生活,该是多么地值得珍惜。不过,这也是红军当年革命的期望。我想,红军这种不畏困难、革命到底的作风,不正是需要我们继承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吗! 4 参观完工事,体验了挑粮。当走回检票处时,我忍不住伸出头,看了看山下的路。天啊!这哪里是路,分明是陡峭的山壁,其险峻得让我的心儿打颤,难怪毛泽东同志曾经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正是这险要的地势、壮美的历史以及不朽的精神,使我的脑海顿然冒出淡淡诗情,遂在心中默默地念道:毛竹森森林中行,大雾弥漫如仙境;驱车直入黄洋界,追思先烈情至真。界口伫立心儿欢,险峰立功抗凶顽;美景致胜来何处?子孙万代记心间。 刘久鑫,独立创作人,社会学常务理事,做过省级党刊编辑,也当过街娃。20年间,有2000余篇300多万字的作品被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采用。出版有《青春颂歌》《总督丁宝桢》等作品11部,部分书籍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馆藏,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等地列为中心组理论学习选读教材。人生座右铭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和“我的扶贫故事”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火热开展,欢迎关注了解。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分别公布获奖名单,两个主题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
|